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综合新闻

  • 本站讯10月24日,在中国海洋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2024中国-东盟渔业、水产养殖与蓝色经济研究与学术合作论坛”在青岛召开。来自文莱、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泰国和越南等8个东盟国家23所高校的60余位校长、副校长及代表出席本次论坛。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林旭升、东盟水产教育网络主席 Mohd Effendy Abd. Wahid出席论坛并致辞。本次论坛以“中国-东盟 加强海洋经济协作 促进全球发展”为主题,由中国海洋大学与东盟水产教育网络(ASEAN-FEN)联合主办,旨在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海洋经济与水产教育领域的协同合作,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推动双方海洋经济合作和科教协同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首席科学家焦念志教授与8个东盟高校代表就中国-东盟海洋与水产科教合作情况做了专题报告。在主题讨论环节,各高校代表就深化中国-东盟渔业、水产养殖与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伙伴关系、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水产教育领域的互利共赢和资源共享展开深入交流。本次论坛的召开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在蓝色经济与海洋科技领域的合作,是落实“共建丝绸之路经济
    2024/10/25
  • 本站讯10月24日,由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主办的百年校庆系列活动“海洋与大数据技术论坛”在崂山校区行知楼报告厅举办。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王雪鹏出席并致辞,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部长董军宇主持论坛。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姚建铨,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阿尔伯塔大学教授Witold Pedrycz,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南安普顿大学教授Sheng Chen,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香港岭南大学副校长Sam Kwong,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新西兰工程院院士、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教授Mengjie Zhang等国内外知名学者作报告。王雪鹏在致辞中指出,今年是学校建校100周年,此次论坛以“海洋与大数据技术”为主题,符合当前海洋科学与大数据融合发展的全球趋势。他表示,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进一步促进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海洋科学技术的跨界创新与发展,携手为构建人类与海洋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董军宇主持论坛特邀报告环节,姚建铨探讨了大数据技术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Sheng Chen发表了题为“超越香农比特:深度学习在联合语义源编码和传输中的角色”的主题演讲;Wi
    2024/10/25
  • 本站讯10月24日上午,中国海洋大学-上海万欣计算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欣公司”)捐赠签约仪式在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举行。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范其伟,万欣公司副总经理曾军、山东总经理栾中出席捐赠签约仪式。根据捐赠协议,万欣公司捐赠智慧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软件)一套,支持学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范其伟对万欣公司支持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行动表示衷心感谢。他讲到,万欣公司在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方面深耕细作、成就卓著,同时心系教育,彰显了公司的社会担当。期待校企双方进一步聚焦学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迫切需求,深化交流,推动创新人才培养,为双方高质量发展相互赋能,携手为教育事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曾军简要介绍了万欣公司近年来的发展概况。他表示,万欣公司扎根高校20年,专注于高校智慧实验室一体化的建设与管理。能在中国海洋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为学校实验室建设与信息化管理贡献绵薄之力,深感荣幸。公司愿与学校进一步加强交流,助力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及教学与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范其伟(左)向曾军(右)赠送捐赠证书仪式由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处长王哲强主持。教育基金会办公室主任、教育基金会秘
    2024/10/25
  • 本站讯10月24日上午,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博物馆开馆揭幕仪式在鱼山校区举行。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资源开发处处长刘竹东,青岛市市南区历史城区保护发展局局长孙熙宁,青岛水族馆党总支书记王云忠,水族馆馆长齐继光,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党委宣传部部长、新闻中心主任蒋秋飚,以及长期关注支持海洋生物博物馆发展的各界朋友出席仪式。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博物馆开馆揭幕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博物馆,成立于2008年,致力于推动生命科学教育与海洋学科的发展,同时也是海洋知识普及的重要基地。该博物馆占地超过2000平方米,以海洋为主题,分为多个功能专区,如海洋栖息地、生物演化、初级生产者、海洋无脊椎动物、海洋鱼类、深海生物及极地探索等,共收藏超过700个品种和3000多件珍贵标本。2023年以来,博物馆作为中国海洋大学和青岛市“鱼山校区校城融合开放项目”的一部分,进行了重大的升级改造,通过更新展览设施、增设多媒体互动区和优化访客服务设施等举措,进一步提高了访客体验,扩大了接待能力,确保博物馆能够以更现代化的方式展示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相关科研成果。提升后的海洋生物博物馆作为中国海洋大学重要的科普服
    2024/10/24
  • 本站讯2024年10月23日-24日,由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指导,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山东省教育厅主办,中国海洋大学承办的2024未来海洋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青岛)顺利召开。40余场主题报告精彩呈现,近20个国家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近六百人次参加了会议。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刘勇出席会议并致辞。学校海洋与大气学院院长林霄沛主持会议。刘勇指出,“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资源的宝库,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领域,更是人类共同的未来。当前,全球海洋安全、发展、治理面临一系列突出挑战,必须加强国际间的合作,积极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携手推动海洋可持续发展。本次会议,聚焦全球海洋视角下的新质生产力的构建,旨在通过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激发海洋科技创新的活力,推动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为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会议并行设立了物理海洋与海洋信息技术、水产资源开发与保护、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保护三场分会场,分别围绕气候变化、海洋环境探测和保护、海洋信息传输与处理、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渔业资源开发与利用、渔业资源管理、水产养殖新模式和新技术、
    2024/10/24
  • 本站讯10月21日,在中国海洋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中国海洋大学主办的新质生产力与海洋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青召开,来自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同见证中国海洋大学全球新质生产力涌现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设立。自然资源部海洋预警监测司司长王华,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张静,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薛长湖,民建中央常委、外事委主任、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会长曾钫,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刘大川等出席本次研讨会。王华在致辞中表示,本届论坛主题“新质生产力与海洋高质量发展”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指示精神的体现。中心的设立为科研界、企业界、公益界搭建协同共进的平台,为我国提升海洋治理能力、实现海洋产业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力。期待海大能够在新的百年为我国海洋事业做出更大贡献。张静代表学校向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她对孙焱校友的捐赠和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对中心的成立和海洋海岛创新涌现生态社群的启动表示祝贺。她表示,海洋社群的发展,将进一步丰富学校在海洋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成果,中国海洋大学也将以务实的行动,同自然资源部
    2024/10/24
  • 本站讯10月22日下午,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集中捐赠签约仪式在崂山校区举行。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勇,山东卓优海工船舶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彦强、青岛万嘉集运物流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晓红、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副总经理王河云等出席仪式。刘勇代表学校对校友和捐赠企业负责人的到来表示欢迎,向各公司以及校友们给予学校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此次三家企业的慷慨捐资,体现了三家企业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高度重视,彰显了企业家们的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他期待以此为契机,校企双方发挥各自优势,拓展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此外,另有1991级国际贸易专业王善武校友、2004级物流管理专业一名校友以个人名义捐赠,支持经济学院事业发展,现场播放了校友祝福母校建校100周年的视频。刘勇赠送捐赠证书,经济学院院长赵昕介绍了经济学院发展情况,教育基金会办公室主任、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孟凡分别与张彦强、李晓红、王河云签订捐赠协议。仪式由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张念宾主持。捐赠企业相关负责人,经济学院师生代表,校友工作办公室、教育基金会相关人员参加仪式。通讯员:姜悦欣 孙明涵刘勇(左)向捐赠代表赠送捐
    2024/10/24
  • 本站讯10月22日,中国海洋大学校友会德国分会、法国分会、非洲分会、中东分会和新加坡分会成立大会召开。中国海洋大学原校长、校友会会长于志刚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来自德国、法国、非洲、中东和新加坡多个地区、各行各业的校友们线上相聚,畅叙校友情、母校情。  于志刚代表校友会对五个海外分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并简要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事业发展情况和学校校友工作开展情况。他指出,德国分会、法国分会、非洲分会、中东分会和新加坡分会的正式成立,标志着海外校友在交流感情、共享发展、情系母校方面有了更好的平台。希望在各位会长的带领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将新成立的五个海外校友分会建设成为促进校友之间、校友与母校之间联系交流的温馨家园,成为促进母校与海外校友所在国合作共赢、成就校友的坚实平台。  德国分会首任会长王佳立、法国分会首任会长周惠子、非洲分会首任会长战冬、中东分会首任会长王毅栋、新加坡分会首任会长夏冬分别介绍了当地分会的筹建情况。通过校友会这一互助、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加强校友之间的联系,为在海外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校友提供支持与资源,助力更多校友在全球舞台上实现梦想。希望通
    2024/10/24
  • 本站讯世纪海大,谋海济国。在中国海洋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由学校与青岛市共同推动的鱼山校区校城融合开放建设项目落成。该项目落成进一步改善了学校鱼山校区的校园环境条件和文化设施,使得具有百年历史积淀的鱼山校园焕发新的风采。鱼山校区校城融合开放建设项目作为青岛市开展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和旅游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的重点项目,于2023年10月正式获批立项,包括八关山环境文化建设、创造村建筑修缮提升、校园警务室建设、文化科普展馆布展策展、校园预约进校及安全保障系统、校园开放配套设施、建筑风貌提升等七大工程。青岛市坚持公益性、服务性原则,协助学校全面提升鱼山校区历史文化风貌。学校多次召开专题会推进鱼山校区环境文化建设和改造提升工作,力求通过展馆、人文景观等多种形式展示学校厚重的历史文化,着力将鱼山校区打造成为青岛市的靓丽名片,更好地服务青岛市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已于今年3月31日启用预约进校系统开放鱼山校园,目前校城融合开放建设一期项目已全部完工。学校将以此为契机,与青岛市共同推进“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把鱼山校区建设成为青岛市历史文化及科普高地,打造校城融合发展典范。文:刘莅 图:刘邦华鱼
    2024/10/24
  • 本站讯10月23日,在中国海洋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2024年英国大学日暨第九届中英学术研讨会在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举行。东安格利亚大学副校长史蒂文·麦奎尔(Steven McGuire)、学校副校长王雪鹏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英联合研究中心主任高会旺主持开幕式。  王雪鹏回顾了学校与东安格利亚大学在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等方面的历程以及相关进展。他指出,两校合作始于海洋环境科学,辐射带动了生物、数学、工程、化学、计算机、文学与传媒等多领域全方位的合作,成果丰硕。两校共同培养了四十余位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多人已成长为中国海洋环境科学领域的青年骨干。他表示,正是通过学生的交流、成长与发展,使两校的合作具有了更加长远的意义。  史蒂文·麦奎尔在致辞中祝福中国海洋大学百年华诞,对2024英国大学日暨第九届中英学术研讨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麦奎尔对致力于推动学校与东安格利亚大学合作的双方领导、老师和同学表示感谢,希望中英学术研讨会继续做好两校合作的桥梁,推动两校合作向更深、更广领域发展。  第九届中英学术研讨会以“深化多学科交流合作,助力全球海洋环境治理”为主题,来自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山东大学、
    2024/10/23
  • “校友之家”揭幕本站讯10月22日上午,中国海洋大学“校友之家”启用仪式在鱼山校区举行。中国海洋大学原党委书记、校友会名誉会长冯瑞龙,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原校长、校友会名誉会长吴德星,原校长、校友会会长于志刚,党委常务副书记、校友会常务副会长张静,原副校长、山东省中国海洋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剑敏,以及长期关注和支持学校发展的校友分会代表及各界朋友们出席仪式。仪式由中国海洋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孟凡主持。于志刚致辞于志刚对到场校友表示热烈欢迎,对多年来始终关心和支持学校工作的校友和社会各界友好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他回顾了“校友之家”的建设历程,指出“校友之家”的成立是学校切实加强校友工作、促进校友情感联结的重要举措。鱼山校区是世纪海大的发祥地,也是每一位海大人的寻根之地。这里见证了无数海大学子的青春岁月和成长足迹,是他们回校必定探访的地方。他表示,“校友之家”选址于此意义非凡,将以“承载校友青春记忆、打造校友服务中心、传承海大历史文化、搭建合作发展平台”为功能定位,在促进校友之间、校友与母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助力校友成长和母校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广大校友向往、信赖、有
    2024/10/23
  • 本站讯 10 月 21 日,由中国海洋大学与青岛市科协联合举办“冰海纪行 —— 中国海洋大学极地考察与研究 40 年” 展览在青岛水族馆盛大开幕。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王厚杰,海洋与大气学院院长林霄沛,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秦云鹏,青岛水族馆馆长党总支书记王云忠,青岛海底世界董事长李旭杰,以及中国海洋大学极地海洋过程与全球海洋变化重点实验室创始主任、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队员赵进平和中国海洋大学深远海与极地渔业研究中心主任、即将参加中国第 41 次南极考察队队员田永军,出席了开幕式并剪彩。中国海洋大学极地海洋过程与全球海洋变化重点实验室主任史久新主持开幕式。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王厚杰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向出席仪式的各界朋友们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对为这次活动给予大力支持的相关单位、工作者和志愿者表示衷心感谢。40年前,3名教师参加中国首次南极科学考察,开启了海大的极地事业。如今,中国海洋大学已经发展成学科齐全、人才云集的南北极研究团队,是国家极地研究的重要力量。中国海洋大学一直积极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材,应国家需要”。建设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海洋强国,离不
    2024/10/2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