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综合新闻

  • 本站讯9月2日-3日,中国海洋大学教学支持中心和人事处在崂山校区联合举办2024年新入职教师教学技能研修班,共有来自24个教学单位的76名新教师参加本次研修班。9月2日上午举行开班仪式,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刘勇,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教学支持中心主任段善利出席仪式,学院优秀教师代表、研修主讲团队及新教师齐聚第八教学区,共同开启高等教育教学理论与实战学习。仪式由教学支持中心副主任姜永玲主持。刘勇在开班致辞中对新入职教师表示欢迎,并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新入职教师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争做“海大大先生”。二是希望新入职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学校三严教风,站稳讲台、站好讲台。三是希望每一位教师能够在海大打造好一门“金课”,出版一本“金教材”,培养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他强调,中国海洋大学历来重视本科人才培养,遵循“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教育教学理念,强调创新思维培养、跨学科能力和国际胜任力的培养,全方位推进一流本科人才培养。学校“繁荣人才工程”特聘教授、管理学院李志军教授在代表新入职教师发言时表示,很荣幸在百年校庆前夕加盟中国海洋大学。他提到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重要
    2024/09/06
  • 本站讯9月2日,“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服务联合国机构项目”第四批(2024-2025年度)志愿者出征仪式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海德学院2022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本科生翁苡珊将赴位于埃及开罗的世界卫生组织开展为期半年的志愿服务,学校作为山东省唯一入选高校,连续三年参与该项目。学校团委在今年5月启动志愿者招募工作,经过学院推荐、学校选拔、联合国有关部门面试等环节,海德学院2022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本科生翁苡珊被选拔为本次服务联合国机构项目正式志愿者,海德学院2022级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本科生何一荻及王若楠被选拔为储备志愿者。 彭博在玻利维亚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工作 龚栩平在秘鲁国际移民组织工作一直以来,学校团委积极服务党的对外工作大局和重大外交倡议,组织和引领青年学生跟着习近平总书记“走出去”,在国际志愿服务实践中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现已派出两批共3名志愿者在联合国机构开展海外志愿服务。今年8月,学校第二批服务联合国机构项目志愿者海洋与大气学院2020级海洋科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本科生龚栩平、海德学院2021级食品科学
    2024/09/06
  • 为切实增强新生的消防安全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学校保卫处于9月1日至3日在崂山校区举办了2024级本科生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与演练活动,这是学校新生入学安全教育的重要一环。注册消防工程师授课规模宏大 组织有序本次培训覆盖了全校4500余名本科新生,共分49个方队进行,确保了培训的系统性与高效性。培训内容紧贴实战需求,涵盖了初起火灾扑救技巧、消防器材操作、应急疏散流程及火灾案例警示等多个维度,旨在全方位提升新生的消防安全素养。防烟面罩操作实战导向 成效显著培训现场,丰富的演示器材与逼真的实战模拟场景相结合,为新生提供了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通过专业注册消防工程师的精心讲解与示范,以及学员们的亲身体验与实操演练,增强了新生的消防安全意识,使他们初步掌握了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及紧急疏散技巧。模拟烟雾逃生屋演练部门协作 共筑安全本次培训得到了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工作处、武装部及后勤保障处等多个部门的支持与协作,通过周密筹备与紧密配合,有效克服了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及参训人数众多等挑战,确保了活动的顺利进行与圆满成功。灭火器使用防患未然 警钟长鸣保卫处借此契机,再次向全校师生发出“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
    2024/09/05
  • 合影留念 本站讯 9月2日上午,由中国海洋大学承办的2024年生态环境部气候灾害风险与海洋环境保护国际研讨班在崂山校区开班。中共青岛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丁安辉、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刘勇等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非学历教育管理处处长刘召芳主持开班仪式。2024年气候灾害风险与海洋环境保护国际研讨班开班仪式 丁安辉首先介绍了青岛城市概况。他表示气候危机与海洋环境变化深刻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一直以来,中国主动承担与国情相符的国际责任,不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力度,通过南南合作帮助发展中岛屿国家应对这一挑战。未来,青岛市委外办将持续推进青岛市与各岛屿国家友好交往,支持中国海洋大学继续面向发展中岛屿国家深化海洋与气变领域科研、培训等合作,与在座各位携手共建繁荣之海、美丽之海。 刘勇表示,举办此次研讨班,是不断密切海洋领域国际合作,提升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灾害风险、提升海洋环境治理能力的积极举措。希望培训班充分发挥学校海洋学科特色与优势,聚焦相关国家在应对气候灾害风险、海洋环境保护中的突出问题,积极研讨提出解决方案。学校将在生态环境部、山东省、青岛市的大力支持下,持续深化与各国政府有关部门、教
    2024/09/04
  • 9月2日,2024海峡两岸大学生海洋文化交流活动开营仪式在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举行。交流活动由中国海洋大学主办,青岛海外联谊会协办。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副书记卢光志出席开营仪式。
    2024/09/03
  • 8月30日,学校召开有组织科研专题研讨会。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厚杰出席会议,并对学校“大生命”学科有组织科研工作作出部署。
    2024/09/03
  • 讯8月29日,学校召开“十四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申报推进会,教务处处长丁黎黎、高等教育出版社理科事业部副主任陈正雄出席,会议由教务处副处长辛远征主持。
    2024/09/02
  • 本站讯8月29日,海洋科学领域核心教材建设中期推进会在中国海洋大学召开,吴立新院士、焦念志院士、宋君强院士、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王凡、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刘勇等专家委员会委员,李华军院士等教材主编及其团队,高等教育出版社理科事业部副主任陈正雄及中国海洋大学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吴立新主持。吴立新指出,各教材团队对海洋科学领域核心教材建设高度重视,对这套教材之于中国海洋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战略意义和地位达到了高度的认识,教材编写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非常难能可贵。海洋科学领域是全学科交叉,为教材编写带来很大的难度,这就要求我们要敢于在十年黄金期打一场攻坚战。他强调,质量是教材的生命,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教材的核心内涵。教材要有深度、梯度、广度,还要有适度的外延,还要把能源矿产安全、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空间安全等国家安全教育具体落实到教材的内容中,这是新时代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需求。他认为,教材是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抓手,要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对下一代人才的培养,通过建设这套高水平的教材,实现科技、教育、人才培养三者合一
    2024/09/02
  • 本站讯9月1日,中国海洋大学校友会青海分会(以下简称“青海分会”)成立大会暨庆祝建校100周年校旗全球传递活动西宁站传递仪式举行。中国海洋大学原校长、校友会会长于志刚,青海省山东商会副会长、轮值会长庄大国,青海省山东商会副会长胡广华,山东大学校友会青海分会会长路霖出席活动。青海校友代表齐聚一堂,共叙校友情、母校情。于志刚对青海分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并简要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事业发展情况和学校校友工作开展情况。他讲到,一批批海大人深耕青海热土,在各自的领域拼搏奋进、勇毅前行,为青海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为母校赢得了荣誉。青海分会的成立为广大在青校友搭建了情感联络、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的平台。期待在第一届理事会的带领下,分会充分发挥纽带作用,建设成为促进校友与母校联系交流、母校与青海合作共赢的坚实平台。青海分会首届会长、2003级生物科学校友杨成业对学校校友会以及广大青海校友给予的支持和信任表示感谢。他表示,分会将进一步建立健全组织架构和规章制度,积极联络校友、凝聚校友,提升校友服务,促进校友成长、助力母校发展。大会由2005级水产养殖学专业校友马睿主持,审议并表决通过了《中国海洋大学校
    2024/09/02
  • 本站讯8月30日上午,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以下称“基地”)揭牌仪式在崂山校区行远楼举行。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王厚杰、海洋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韩立民、基地负责人张瑛出席仪式。文科处处长董跃主持会议。王厚杰对基地的成立表示祝贺,他指出海洋是经济发展的战略要地,应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基地建立在海洋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为涉海交叉学科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开端,相信未来能够继续深化跨学科研究,加强国内外合作与交流,为国家海洋生态环境区域保护、规划与布局提供重要科学支撑。张瑛从基地建设、团队培养、成果开发与推广、数据库建设、合作交流五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她表示,基地依托中国海洋大学的丰富资源与独特优势,深入开展海洋环境与生物资源、空间资源、绿色能源、海底资源的跨学科研究,有助于拓展海洋科学的研究范畴,推动科技创新,提升海洋经济的质量和效益。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资源战略研究中心揭牌成立下一步,基地将继续深耕海洋资源领域的研究,融合海洋科学、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工程以及经济管理等学科,打造一支专注于海洋环境与资源战略研究的多学科、高水平研究团队。同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依托中
    2024/09/02
  • 本站讯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委托,国家计量认证海洋评审组对中国海洋大学进行了资质认定现场复查换证和扩项评审。经过评审组对学校实验室环境条件、仪器设备、人员技术等全方位考核考察,学校满足检验检测机构评审准则及其相关要求,顺利通过复查换证和扩项评审。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具有26个类别239个项目(含366个方法),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具有11个类别30个项目(39个方法)的检测能力。2024年8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下发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编号:240020049949),准予学校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行政许可有效期至2030年8月。本次计量认证CMA资质认定复查换证和扩项评审的顺利完成,标志着学校检测能力持续不断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整体学历、技术能力、实验室设施环境、依据标准、质量控制水平及能力显著提升,为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及服务社会提供了更强有力的支撑。通讯员:张大海 于力业
    2024/09/02
  • 本站讯近日,由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主办、湖南大学承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协办的2024年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华为杯)全国总决赛在湖南大学举行。学校参赛的2支队伍表现出色,分别荣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和华北赛区二等奖,实现了学校在该赛事的历史性突破。本次竞赛吸引了全国835所院校的18740名师生组成3266支队伍报名参赛,经过5个分赛区的预赛和决赛,最终遴选出224支参赛队进入全国总决赛。通过答辩、作品现场演示和评审专家质询等竞赛环节,大赛角逐出全国总决赛一、二、三等奖共计224项。其中,由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3级研究生龚晓妍,2022级本科生庚子睿、陈伟鹏、陈静组成的代表队,在郭忠文教授和赵硕老师的指导下,荣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由2023级研究生陈邦泽、2022级本科生吕茂宁组成的代表队,在王玺老师的指导下,荣获华北赛区二等奖。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是以促进国内物联网相关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为目标,激发物联网相关专业学生的创新和创业活力,推动高校双创教育而举办的面向大学生的学科竞赛。该竞赛于2023年3月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列入《2022全国普通高校大学
    2024/09/0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