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成员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合影
本站讯 7月10日至7月12日,中国海洋大学南京高温灾害科普队成员来到南京,开展为期三天的调研活动。团队此行,通过实地考察和座谈的方式对高温防灾减灾数据进行了整理,并宣传了高温防灾减灾知识和我校社会实践育人理念。
7月10日,队员们集体商议活动时间与活动方案,针对市民们对高温灾害的了解程度和宣传情况进行调查,设计并制作调查问卷和高温防灾小知识宣传单,并在网上发布。
7月11日,调研队在南京新街口和羊皮巷菜市场进行调研。队员们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探寻市民们面对高温天气的对策。向保安、环卫工人等高温作业人员发放了宣传单,介绍了高温防灾政策。据悉,南京市政府规定高温防暑补贴必须是现金,此外在试用期内的员工也可领取到高温补贴。南京市民了解防暑降温措施,希望市政府加大对高温灾害的关注,并采取进一步措施应对高温天气。
队员们不仅宣传高温防灾减灾知识,同时也向市民介绍中国海洋大学三下乡活动。南京市民们非常欢迎调研队的调查,赞许了此次三下乡高温知识科普调研,并表示今后应该多组织、多宣传类似的活动。同时市民们希望调研队学子努力学习,今后为我国的海洋事业做出贡献。
7月12日,队员们前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并在该校师生的带领下参观了大气探测基地和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一所以大气科学为特色,海洋、信息、环境、管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该校长望学院团委赵魏丹老师接待了我们,对调研队的到来表示欢迎,对三下乡活动给予了肯定,并组织学生座谈。调研队和该校同学交流了他们对高温天气的态度,科普了高温防灾知识。通过访谈,调研队了解到夏季的南京常常如火炉般闷热,主要是由于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维持较长时间的高温高湿天气。特别是7月中下旬和8月上中旬,副热带高压一般维持在长江中下游及其附近地区,使得这些地区闷热难耐。
在实验室王教授的热情带领下,调研队参观了该校气象探测综合观测场,王教授介绍了雨量器、气溶胶观测仪等仪器。参观之余,教授还组织了她的研究生团队与调研队交流,让我们更深入理解气象观测知识和严谨扎实的学术作风。本次交谈,调研队得知观测场拥有各类仪器设备 500 余件套,具备开展相关气象探测仪器与装备的研发场所和条件设施。参观结束后,调研队再次就调研初步成果与赵魏丹老师交流,老师向调研队表示希望建立两校的合作关系,日后有机会将带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同学们来到中海大交流调研。
经过本次调研,调研队对高温天气有了全面的认识,了解到各行各业的高温防灾减灾政策。队员们认识到,高温灾害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要努力学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相信人们会有更好的方法,应对炎热的盛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