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远讲座第二十一讲:韩建业谈文化上的早期中国

作者:王嘉如来源:行远书院发布时间:2019-12-10点击数:840

125日下午,中国海洋大学行远讲座第二十一讲在崂山校区树下空间8101教室开讲。讲座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韩建业教授,为海大师生讲述“文化上的早期中国”。行远书院院长钱致榕教授主持讲座。

韩建业首先从不同时代“中国”的文化意义出发,讲解了文化上的早期中国的特点。他指出,文化意义上的中国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是在政治意义上的中国分裂时向往统一、统一时维护统一的重要基础。

随后,韩建业从传统史学、疑古学派、中国文化西来说等多个角度介绍了对早期中国的研究概况,并重点讲解了早期中国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公元前18000-7000年,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区系形成;公元前6200-5500年,中国新石器时代中期中段文化区系形成,这是早期中国文明起源的第一步;公元前5000-4200年,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区系逐渐形成;公元前4200-3500年,形成了庙底沟时代文化上的早期中国,也就是最早中国,这是早期中国文明起源的第二步;公元前3500-2500年,是仰韶后期文化上的早期中国时期。

早期中国文明形成的第一步是古国文明,韩建业结合丰富的考古资料分别介绍了长江下游的良渚区域文明、海岱地区的龙山区域文明、长江中游地区的屈家岭石家河区域文明等不同区域文明的特点。他将早期中国的文明化进程分为四个阶段,并将相同时间段内的中西文明进行比较,探讨早期中西文明发展过程中的文化交流情况以及气候变迁对中西文明发展的影响。

韩建业认为,早期中国对现代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它是现代中国多民族国家、多元一统政治文化的基础,也是文化意义上中国连续发展、政治意义上中国长期维护和向往统一的基础,也影响到儒家、道家等重要思想的传承。

讲座最后,韩建业与现场师生进行互动交流,回答了大家关于早期文化遗址发掘等方面的疑问。

韩建业教授谈文化上的早期中国

与会师生合影留念

通讯员:王嘉如 图:路越

编辑:赵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