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简单如我,学无止境——法政学院 李简

发布者:孙文景发布时间:2024-04-30浏览次数:11

李简,女,汉族,19947月出生,共青团员,法政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12级学生。曾获国家奖学金、青岛银行优秀大学生奖学金;参与学校SRDP研究课题获得优秀结题,参加法政学院基地社会调查创新实践项目获得优秀结题,获得“优秀学生”、“阳光使者团优秀干部”等荣誉称号。


我叫李简,“简简单单”的简,我的大学也可以简单概括为“学习”两个字,即学习适应、学习为人、学以致用。古人有云: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没学到。这句话说的是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断地学习,生命不息,学习不止。我也一直按照这句话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学习适应新环境

2012年,背上行囊,告别父母,刚来到大学的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学会适应这个陌生的新环境。适应大学的生活节奏、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相处、出色的完成学业......这一切对初来乍到的我来说都是难题。而来自母亲的爱和教育让我与这个陌生的地方慢慢地变熟悉和融洽。母亲是个善良温和的人,从小她就教育我,待人一定要有礼貌,这是对他人基本的尊重。因此在大学校园里面,无论是见到了老师还是同学,我都会用我最大的热情和他们打招呼,每当这时我也会收到他们热情的回馈。这也让我明白,如果你希望赢得他人的尊重,那么首先要尊重和以诚待人。母亲还教我要热爱周围的环境,不管是自己的家乡还是学校,因为只有在喜爱的环境里才会真心感到快乐。来到青岛以后,我便试着去爱这个美丽的海滨城市,一段时间后我惊奇的发现,我爱上了这里的红瓦绿树和碧海蓝天,也爱上了这里质朴的小巷街道;来到了海大,我爱上了这里德国特色的校园建筑,爱上了湖畔的图书馆,也爱上了这里取则行远的校园文化。这里的一切,在我的眼里,都变得如此的迷人,这使得我适应大学新环境的过程变得非常愉快。厚积方能薄发,致学方能成才,当我学会了适应环境、给自己定下了目标后,学习为人便成为我在大学最为重要的必修课。

学习为人处事

为了不断完善自己,完成“学习为人”这门必修课,我积极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阳光使者团。这是一个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指导管理下的学生社团,在这里我认识了一群热心公益的小伙伴,他们渴望用自己的态度和行动去影响他人。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和社团成员分享心理健康方面的心得之余,我也尝试着将收获的快乐进行传播。我学着去关心周围的人,了解他们的心情,为他们提供倾诉的途径,帮助他们联系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在“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活动中,我参与了宣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一起分发心理健康小册子、唱青春励志的歌曲、跳阳光灿烂的舞蹈,呼吁更多的人保持健康的心态、成为快乐的一员。大二时,我参演了大学生心理话剧《猫眼看世界》,在一个多月的准备过程中,我每天坚持参加排练,提建议、改剧本、筹资源,最终得以将精彩的表演呈现在全校师生面前。这个过程中虽然付出了很多,但我认为我的收获要远大于我的付出。通过社团活动,我学习到了如何开展团体合作,如何糅合不同意见,以及如何将快乐和健康积极的态度传递给更多的人。

在社团中学习传递快乐,在校园里我也试着向学长学姐学习如何传递关爱。还记得新生入学时候的我,刚来到学校什么都不熟悉,只是傻傻的站在广场上,多亏遇到热心的学长学姐,一路给我带路、帮助我拿行李、联系学院,才让我顺利完成新生入住,所以我也一直希望能够将这份爱和帮助传递下去。因此无论什么时候,当我见到那些面带疑惑的新生或者对某些校园规章制度和校园设施不明白的同学,我都会主动上前询问他们是否需要帮助,并尽我所能的去帮助他们。

为了将爱传递的范围扩大,我加入了青岛的一个社会志愿组织——新芽组织。因为一颗同样热爱公益的心,来自各行各业的成员在这里走到了一起。我们的主要活动是和青岛的多个社区联系,找到那些需要关爱的孤寡老人,并给予我们的关爱服务。正是因为这个对口关爱孤寡老人的活动,我认识了宫奶奶——一位88岁却仍旧身体硬朗的老红军奶奶。与其说我去陪奶奶聊天,倒不如说是我去向奶奶学习。宫奶奶给我讲她以前的故事,给我讲党和国家的故事,而我陪她买买菜,做做家务,到现在已经像朋友一样愉快地相处了将近三年。有时候,我的一些不正确的观点会遭到她的严厉批评和纠正,有时候她也会问我现在的年轻人关于国家的一些态度和看法,平常我们也会在微信上互相推送一些自己看完觉得很好的文章。在和宫奶奶持续深入的交流中,我对“爱国”这个概念的理解越来越深,越来越具体。我明白我们个人的命运和国家是命运紧扣的,只有国家强大了,我们每个人才能真正的挺起胸膛来。结合我们所学的专业,我认为爱国就是需要我们运用专业知识探索治国之策、安邦之道。怀着这样一种使命感,我更加喜欢上了我所在的这个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学以致用

带着学习没有终点的想法,我在专业学习上也丝毫不敢懈怠。造烛求明,读书求理,我希望自己能够真正学懂这些专业知识,并且有朝一日能够将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运用专业知识为社会做出贡献。我喜欢思考,也喜欢想象美好的蓝图。比如,在社会工作课程的学习中,我会思考这些社会工作方法怎样运用到社区工作中,为社区居民、尤其是那些孤寡老人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我也会憧憬,如果有这样一个社区,它拥有自己专业的固定的社会工作者,并且对社区的老人们实行小组工作方法,让他们能够找到一群志同道合、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同伴,并且针对其中个别特殊对象实行个案工作法,我觉得老人们的晚年生活肯定会更加丰富多彩,在外工作的年轻人也不用再为没有时间陪伴老人的问题而发愁。我不断地学习、思考,希望有一天我的所学能为我所用。在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我喜欢问问题,当一个问题在我的努力探索中得到解决时,我会有很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我对周围的事物都感到新鲜和好奇,这同样给我的学习带来很多新的乐趣。对本专业的学习让我不断成长,也让我坚定了继续学习的信念。

大学是一个百宝箱,每一个社团、每一次活动都充满诱人的香气,我们希望在这里绽放自己的激情的青春。诚然,实践也是一种学习,但是,作为一个学生,我们依然要牢记和重视课堂知识的学习。有些时候,课程和实践活动难免会产生冲突。早在上大学之前,就有一些人说,大学很自由,可以随便翘课。还有一些人说,翘课要有针对性和判断力,有用的课不要翘,没有用的课随便翘。其实,课程有没有用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学以致用,只要真正将知识学好了,并和实践结合,这些课程对于我们来说就一定大有用处。因此,大学三年,我几乎没有落下过一节课。于我来讲,学会如何科学的管理时间,协调各种课外活动与专业课学习也是另外一种学习。我将老师在管理学和战略管理等课程中的好的方法运用到我的时间管理中,学会给自己列计划表、列清单,将大目标一步步细分为若干个小步骤,将自己的时间合理分配、提前安排,将所有的任务按照轻重缓急分类。每当我完成任务,一项项划掉我的计划清单时,我都会有一种一切尽在掌控之中的自豪感。

我的大学可以说简单到只有“学习”。可是我从不感到厌倦,而是倍感充实。过好简单的人生就是不简单,做好简单的事便是不简单。过去的三年大学生活,让我学到了很多,我知道我以后要学的还有更多。学无止境,我坚信:过去学到的,将成为人生的积淀,可以丰富自我,而以后继续学习的,会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师长点评】:

该生在校期间有自己明确的学习和自我成长目标,并能合理做好规划,扎实实施;学习态度端正,课堂积极回答问题,成绩优异;积极参与学院和班级活动,乐于助人,积极进取;在生活中,团结友爱,尊师敬长,和同学关系融洽。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讲师 张一

我叫李简,“简简单单”的简,我的大学也可以简单概括为“学习”两个字,即学习适应、学习为人、学以致用。古人有云: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没学到。这句话说的是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断地学习,生命不息,学习不止。我也一直按照这句话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学习适应新环境

2012年,背上行囊,告别父母,刚来到大学的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学会适应这个陌生的新环境。适应大学的生活节奏、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相处、出色的完成学业......这一切对初来乍到的我来说都是难题。而来自母亲的爱和教育让我与这个陌生的地方慢慢地变熟悉和融洽。母亲是个善良温和的人,从小她就教育我,待人一定要有礼貌,这是对他人基本的尊重。因此在大学校园里面,无论是见到了老师还是同学,我都会用我最大的热情和他们打招呼,每当这时我也会收到他们热情的回馈。这也让我明白,如果你希望赢得他人的尊重,那么首先要尊重和以诚待人。母亲还教我要热爱周围的环境,不管是自己的家乡还是学校,因为只有在喜爱的环境里才会真心感到快乐。来到青岛以后,我便试着去爱这个美丽的海滨城市,一段时间后我惊奇的发现,我爱上了这里的红瓦绿树和碧海蓝天,也爱上了这里质朴的小巷街道;来到了海大,我爱上了这里德国特色的校园建筑,爱上了湖畔的图书馆,也爱上了这里取则行远的校园文化。这里的一切,在我的眼里,都变得如此的迷人,这使得我适应大学新环境的过程变得非常愉快。厚积方能薄发,致学方能成才,当我学会了适应环境、给自己定下了目标后,学习为人便成为我在大学最为重要的必修课。

学习为人处事

为了不断完善自己,完成“学习为人”这门必修课,我积极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阳光使者团。这是一个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指导管理下的学生社团,在这里我认识了一群热心公益的小伙伴,他们渴望用自己的态度和行动去影响他人。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和社团成员分享心理健康方面的心得之余,我也尝试着将收获的快乐进行传播。我学着去关心周围的人,了解他们的心情,为他们提供倾诉的途径,帮助他们联系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在“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活动中,我参与了宣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一起分发心理健康小册子、唱青春励志的歌曲、跳阳光灿烂的舞蹈,呼吁更多的人保持健康的心态、成为快乐的一员。大二时,我参演了大学生心理话剧《猫眼看世界》,在一个多月的准备过程中,我每天坚持参加排练,提建议、改剧本、筹资源,最终得以将精彩的表演呈现在全校师生面前。这个过程中虽然付出了很多,但我认为我的收获要远大于我的付出。通过社团活动,我学习到了如何开展团体合作,如何糅合不同意见,以及如何将快乐和健康积极的态度传递给更多的人。

在社团中学习传递快乐,在校园里我也试着向学长学姐学习如何传递关爱。还记得新生入学时候的我,刚来到学校什么都不熟悉,只是傻傻的站在广场上,多亏遇到热心的学长学姐,一路给我带路、帮助我拿行李、联系学院,才让我顺利完成新生入住,所以我也一直希望能够将这份爱和帮助传递下去。因此无论什么时候,当我见到那些面带疑惑的新生或者对某些校园规章制度和校园设施不明白的同学,我都会主动上前询问他们是否需要帮助,并尽我所能的去帮助他们。

为了将爱传递的范围扩大,我加入了青岛的一个社会志愿组织——新芽组织。因为一颗同样热爱公益的心,来自各行各业的成员在这里走到了一起。我们的主要活动是和青岛的多个社区联系,找到那些需要关爱的孤寡老人,并给予我们的关爱服务。正是因为这个对口关爱孤寡老人的活动,我认识了宫奶奶——一位88岁却仍旧身体硬朗的老红军奶奶。与其说我去陪奶奶聊天,倒不如说是我去向奶奶学习。宫奶奶给我讲她以前的故事,给我讲党和国家的故事,而我陪她买买菜,做做家务,到现在已经像朋友一样愉快地相处了将近三年。有时候,我的一些不正确的观点会遭到她的严厉批评和纠正,有时候她也会问我现在的年轻人关于国家的一些态度和看法,平常我们也会在微信上互相推送一些自己看完觉得很好的文章。在和宫奶奶持续深入的交流中,我对“爱国”这个概念的理解越来越深,越来越具体。我明白我们个人的命运和国家是命运紧扣的,只有国家强大了,我们每个人才能真正的挺起胸膛来。结合我们所学的专业,我认为爱国就是需要我们运用专业知识探索治国之策、安邦之道。怀着这样一种使命感,我更加喜欢上了我所在的这个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学以致用

带着学习没有终点的想法,我在专业学习上也丝毫不敢懈怠。造烛求明,读书求理,我希望自己能够真正学懂这些专业知识,并且有朝一日能够将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运用专业知识为社会做出贡献。我喜欢思考,也喜欢想象美好的蓝图。比如,在社会工作课程的学习中,我会思考这些社会工作方法怎样运用到社区工作中,为社区居民、尤其是那些孤寡老人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我也会憧憬,如果有这样一个社区,它拥有自己专业的固定的社会工作者,并且对社区的老人们实行小组工作方法,让他们能够找到一群志同道合、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同伴,并且针对其中个别特殊对象实行个案工作法,我觉得老人们的晚年生活肯定会更加丰富多彩,在外工作的年轻人也不用再为没有时间陪伴老人的问题而发愁。我不断地学习、思考,希望有一天我的所学能为我所用。在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我喜欢问问题,当一个问题在我的努力探索中得到解决时,我会有很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我对周围的事物都感到新鲜和好奇,这同样给我的学习带来很多新的乐趣。对本专业的学习让我不断成长,也让我坚定了继续学习的信念。

大学是一个百宝箱,每一个社团、每一次活动都充满诱人的香气,我们希望在这里绽放自己的激情的青春。诚然,实践也是一种学习,但是,作为一个学生,我们依然要牢记和重视课堂知识的学习。有些时候,课程和实践活动难免会产生冲突。早在上大学之前,就有一些人说,大学很自由,可以随便翘课。还有一些人说,翘课要有针对性和判断力,有用的课不要翘,没有用的课随便翘。其实,课程有没有用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学以致用,只要真正将知识学好了,并和实践结合,这些课程对于我们来说就一定大有用处。因此,大学三年,我几乎没有落下过一节课。于我来讲,学会如何科学的管理时间,协调各种课外活动与专业课学习也是另外一种学习。我将老师在管理学和战略管理等课程中的好的方法运用到我的时间管理中,学会给自己列计划表、列清单,将大目标一步步细分为若干个小步骤,将自己的时间合理分配、提前安排,将所有的任务按照轻重缓急分类。每当我完成任务,一项项划掉我的计划清单时,我都会有一种一切尽在掌控之中的自豪感。

我的大学可以说简单到只有“学习”。可是我从不感到厌倦,而是倍感充实。过好简单的人生就是不简单,做好简单的事便是不简单。过去的三年大学生活,让我学到了很多,我知道我以后要学的还有更多。学无止境,我坚信:过去学到的,将成为人生的积淀,可以丰富自我,而以后继续学习的,会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师长点评】:

该生在校期间有自己明确的学习和自我成长目标,并能合理做好规划,扎实实施;学习态度端正,课堂积极回答问题,成绩优异;积极参与学院和班级活动,乐于助人,积极进取;在生活中,团结友爱,尊师敬长,和同学关系融洽。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讲师 张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