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雨萌,女,水产学院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专业2012级本科学生。曾获国家奖学金3次。
谁的青春不迷茫?刚刚走进大学的我,在铺天盖地的社团活动中跌跌撞撞、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但没有目标的我仿佛断线的风筝,失去前进的方向。当我在未来的十字路口徘徊时,老师一句话点醒了我:当你对前路一无所知、无所适从时,专心做好手边的事,走好脚下的路。
我牢记学生的使命,在学业与科研中找寻平衡。连续两年班级第一,获得国家奖学金。坚实的专业基础成为我进入实验室的敲门砖,在主持《青岛近海平鲉属耳石研究与年龄鉴定》SRDP研究中,我第一次感受科研的魅力,从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到结果分析,我努力将专业知识应用到科研实践中。这段经历激起我对渔业科研工作极大的兴趣,随后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大赛(iGEM)更为我提供了挖掘自身创造力的新鲜平台。结合专业知识,我与队友创造性地提出用疾病疫苗研究细菌型鱼的想法,登上了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舞台,获得铜奖。
形势严峻而又有巨大潜力的中国渔业成为我想要驻足的彼岸,但专业知识尚浅的我在科研面前却微不足道。我不甘止步,恰逢美国缅因大学选拔学生参加Semester By the Sea交流,凭借优异的成绩与英语,我顺利入选来到美国。全英的教学和生活环境,高强的实践和动手操作,异域的交流和协作交融,我逐一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当被繁杂高难的专业知识困扰时,我阅读大量的英文著作寻找答案,并与教授不断交流探讨,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当受到全新的实验设备、一系列不适的晕船反应牵绊时,我咬牙克服身体的不适,坚持完成出海任务并学会熟练操作高精度的实验设备;当论文被一次次返回修改、知识体系被一遍遍推倒重建,我认真归纳总结科学写作的经验方法,修改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模块。一学期的磨练让我对海洋学科的理解又一次加深,付出的努力得到了美国教授一致好评,获得GPA 4.0的成绩。
成长的旅程,我心怀感恩,如今的我仍然在渔业科学的研究道路上继续前行。我很感激当时那个即使迷茫仍旧咬牙坚持前进的自己,让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坚持走过,我心依旧;花开一路,芬芳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