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由“划桨”到“掌舵”的新班导生制度

——“四位一体”班级管理模式

发布者:学生处发布时间:2016-06-13浏览次数:272

 2013年,法政学院初尝“班导生”制度,从第一年的尝试、第二年的探索到第三年的趋于成熟,班导生制度受到学院师生的广泛好评,班导生作为新生管理的纽带,同班主任、专兼职辅导员、班干部共同形成了班级管理和服务的四元主体,在学生事务管理中发挥了独特和重要的作用。

 基于工作实践的现实需要应运而生的班导生制度在法政学院经历了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班导生制度是一种“以高带低,以老带新”的学生工作管理模式,经培训指导的优秀高年级学生在新生初入学阶段,有效协助辅导员和班主任开展新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服务工作,在师生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成为新生进入大学后的直接引路人。

 在制度发展初期,班导生主要在新生入学教育期间,对新生生活、思想、熟悉大学生活等多方面进行辅导,以解决新生入校期间的适应问题。在具体实施中,班导生由于身份的特殊性,不同于班主任、辅导员,更贴近新生生活,因此他们扮演的角色更倾向于“保姆”,是新生班级的“划桨人”。工作涉及到新生班级管理、学业学习、教育活动、心理辅导、特殊学生关注等方方面面。班导生的定位是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助手,班干部的指导者,新生的引路人和知心哥哥姐姐。诚然最初的班导生们最重要的特质便是负责,真正对同学们树立起责任心,承担起岗位应该承担的工作,不拘泥于制度,往往自发的多承担很多工作,很好的实现了为新生服务的工作本质。但也暴露出了种种问题:工作时间短和作用不充分,只活跃在新生入学一月内;完全是班主任老师和辅导员雇佣的“保姆”,新生更多的是在被动接受。

 通过三年的实践探讨,经过问卷调查和新生访谈,学院反思存在问题,进行制度优化。由原先“三人带班”转变为“二人带班”,在保证工作完成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人员精简的目标,让班导生做新生班级的“掌舵手”而不是“划桨手”;“开学季见面”转变为“暑期建立线上联系”,开拓解决新生问题的新途径;“班会见面”转变为“迎新点等待”,尽早帮助新生寻找班级归属感等。2015年,为解决班导生工作周期短的问题,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迎新工作结束后,学院对所有班导生进行考核,考核优秀的班导生可以继续担任新生辅导员助理,由此形成了“班导生—辅导员助理”工作延续机制,很好地解决了班导生工作时间短和作用不充分等问题。

 三年来班导生制度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多方受益。一方面,班导生同班主任、专兼职辅导员、班干部共同构成了班级管理的四元主体,践行多元共治理论,并且丰富和拓展了治理理论内容和体系。班导生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减轻学院在教学与管理中的压力,在师生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建立这种“以高带低,以老带新”管理机制,不仅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而且可以及时了解新生动态,减少学院运营成本与压力。另一方面,班导生制度帮助新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班导生同受教育管理的学生年龄相仿,这种示范模范作用会给新生在入学初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班导生自身也大有收获,通过辅助班主任、辅导员管理班级事务,自身的能力以及素质也得到较大的提升,从而实现双赢的目的。班导生制度与学生创新实践教育相结合,既实现了创新班级教育管理的目的,也促进了学生的成长与成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