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荟萃

成果荟萃丨《文学评论》刊发郭玉越撰写的论文《艺术是进化的吗?——一个仍待商讨的问题》

发布者:徐晓琨发布时间:2023-05-05浏览次数:71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郭玉越撰写的论文《艺术是进化的吗?——一个仍待商讨的问题》在《文学评论》2022年第3期正式发表,该期刊属于《中国海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目录(2019版)》A级期刊。

《文学评论》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文学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文学研究和理论批评的大型学术刊物,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AMI综合评价体系顶级期刊。

一、主要内容

早期有关艺术是否进化的争论,反映了人文艺术理论与自然科学方法尝试融合的诉求,但这种尝试以失败告终。原因是研究者对斯宾塞“进步进化论”的机械套用和对达尔文“适应进化论”的选择性忽视。本论文从对“evolution”一词词义的正本清源开始,对艺术是否是进化的问题进行重新讨论,主要分为四个步骤展开:

1.艺术的“进化”与艺术的“进步”

从词源学上考究“evolution”的词义及其使用范围,就不难发现,前期的不少研究者混淆了斯宾塞的进步进化论和达尔文的适应进化论,将“进化”等同于“进步”,将“艺术是否进化”的问题等同于“艺术是否进步”的问题来讨论。因此,国内有关艺术进化问题的讨论,就转变成艺术是不是进步的讨论,进而转化成两个具体的带有很强价值判断色彩的问题:第一,从内容上看,越复杂的艺术就是越好的吗?第二,从时间上看,后出现的艺术就一定比先出现的艺术更好吗? 

2.从艺术进步论到艺术适应论

上述两个问题的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与这些否定的答案相伴随的,是“艺术进步论”阐释效力的衰竭。同时,“艺术适应论”在理论和实践上是否能够成立,也成为一个需要仔细讨论的话题。论文引入卡尔·波普尔提出的“主动达尔文主义”的概念,将艺术行为判定为一种“主动适应”的过程,认为艺术行为对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3.有关艺术适应性的论争

“艺术适应论”透露了一个明显的反传统知识结构的观点:属于人类文化领域的“艺术”,竟然是一种“生物学”意义上的重要工具。一番关于艺术是否具有适应性的争论在所难免。反对艺术适应性的学者从传统艺术哲学的“艺术无功利”思想出发,将艺术界定为“非适应的副产品”,并得到很多研究者的支持。但这种反对,依然无法解决一些最基本的艺术问题:在数万年前出现的人类原始艺术(甚至可以作为人类文明出现的标志)是否也是无功利的呢?

4.艺术的适应性:持续演化着的艺术

论文认为,艺术品的核心价值不是物质价值,而是超越物质和技术层面,与艺术创作者和接受者的情感、想象直接共振的精神价值。这种精神价值虽然要以艺术作品的物质性和技术性为基础,但其核心却在于经由艺术品的物质性传达出的情感世界和想象空间。艺术想象和艺术情感最独特的文化适应性在于:虽然借助艺术想象所营构的艺术世界是一个“假世界”,但是艺术世界所触发的情感却是“真情感”。“假世界”不仅保证了艺术能够区别于人类的其他精神活动(尤其是宗教),而且赋予了艺术超越时间限制并随时在人类情感方面发挥作用的属性;“真情感”一方面以人类共有且世代传承的基本生物性为基础,从而保证了人类艺术情感的普遍性和共通性,另一方面又与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理性活动并存,并适时调节理性活动给现实世界带来的异化,维持人类精神世界的平衡状态。正是在这个层面上,艺术的适应性价值得到充分展示,我们也才能得出以下判断:艺术持续存在于和适应着人类社会,也即,艺术是演化着的。

二、创新性及理论价值

论文的创新性及理论价值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从词源学的角度区分了“进化”和“进步”,对人文学界关于“evolution”的误解进行纠偏,从而确立了重新讨论艺术进化问题的可能性。二是破解了传统艺术哲学“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造成的困局,采用“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从生理—文化协同演化的角度来讨论“实用技术”和“美的艺术”的适应性,从而肯定了艺术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独特的价值和地位。


作者简介

郭玉越,男,1989年6月生,河南浚县人,山东大学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现为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文艺学方向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美学和美学理论,目前侧重于科学美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各1项,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文学评论》《自然辩证法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核心期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