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的功能和可能―2011年海大人文讲坛之二十五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12-20浏览次数:1017


1126下午3点,应海大人文讲坛邀请,北京大学中文系原主任、现任山东大学一级教授、著名文学史家温儒敏教授做题为《文学史的功能和可能》的学术讲座。

作为著名文学史家的温儒敏先生,对浩繁、复杂的现代文学史研究十分熟稔。在演讲过程中,他仅仅选取了现代文学史研究中最有代表性的三篇文章作为讲述内容,便串连起现代文学史研究的主要观念、方法和流脉,可谓举重若轻,由表及里。进而,他提出了文学史写作具有何种功能?还有何种可能?等等与文学史研究相关的根本问题,并建议同学们对已有的文学史研究成果的合理性提出质疑和思考。

在评述胡适的《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时,温儒敏围绕胡适所提出的“文学是进化的”这一进化论文学史观,进行分析。他肯定胡适的文学史观的历史性意义,认为:“这是文学史上第一次提出历史的发展是有目的的,新的要代替旧的,因此文学的发展也是有目的的,文学是不是研究从低级到中级再到高级的转变。”正是这种进化论文学观,给中国人和中国文学带来了精神支撑,理想信念。但,与此同时,他又指出进化论文学史观也有值得警惕的偏颇之处:“一是太注重理出一条线来了,这是一种线性思维,历史是复杂的,它将历史简化了。二是,太注重规律。自然科学有规律,但是文学有吗?‘进化论’的文学史观就导致了它很相信后者比前者进步。”而且,进化论文学史观,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已经日渐支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审美趣味,也阻滞了中国文学的多样化形态的存在。

在评述梁实秋的文章《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时,温儒敏强调了梁实秋的文学史观与胡适文学史观的不同之处。与胡适的进化论观念完全不同,梁实秋提出“文学无古今之分,只有中外之辨。文学应该放在一个平面中来考察”。显然,梁实秋所主张的平面的文学史观是对胡适所主张的线性的文学史观的纠偏。不过,温儒敏依旧指出了梁实秋文章中致命的弱点,或者,他的文学史观为什么影响不大的原因,就在于他的文学史观没有可操作性。

温儒敏还评述了周作人的的著作《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温儒敏指出:在文学史观上,周作人和胡适、梁实秋的又不一样。如果说胡适的文学史观是一条线,梁实秋的文学史观是一个面,周作人的文学史观则是一个圆圈,是循环的。这种文学观集中体现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一书中,该书是周作人1932年的一个演讲,是针对当时文坛上的“革命文学”的潮流而写的。“革命文学”当然认为“革命文学”是文学的高潮,但周作人是质疑的,他认为文学是周期性循环的。古往今来的文学观,一直处于 “载道”和“言志” 两个元素不断交替的循环之中。对于这种循环论文学史观,温儒敏评价为颇似西方的结构主义,且很认同于周作人所提出的审美形式上的循环论。

在整个演讲过程中,温儒敏都展现出大家之风。既讲述学术和知识,更传授思想和方法,不断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学做学问,学写文章。真可谓演讲形式别致,内容独到、精深。他告诉学生:不要再去做填写空白的工作――没有多少空白可填了,应该“跳出来”另开辟一片新天地。只有知识广博、真心热爱学生的老师,才会这样说。

    演讲结束后,温先生与学生们进行了倾心的交流。针对学生们的踊跃提问,温先生予以了睿智、风趣的回答,并顺带谈到知识分子对国家社会的担当,鼓励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用历史和辩证的眼光看待社会,对党和国家充满信心。演讲由海大文科委副主任、二级教授朱自强教授主持,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陈�等出席了讲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