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这一目标,市政协委员柴寿升积极建言献策。他提出厘清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
信网4月15日讯 (记者 顾青青)“到2035年,初步建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这是青岛发布的最新目标。目前,青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距离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目标还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今年两会,青岛市政协委员、致公党中国海洋大学支部主委、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柴寿升针对如何加快推进青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目前青岛已规划海洋命运共同体示范区,创建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建设中国北方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升级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等等,但建设与实践中依然存在海洋资源优势与海洋经济规模不匹配、区域内海洋产业发展不平衡、高端海洋科技平台规模协同效应不突出、高层次海洋科技人才流失、管理运营体制与机制建设相对滞后等诸多问题和挑战。
围绕“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这一目标,市政协委员柴寿升积极建言献策。他提出厘清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内涵、特征、构成因素及评价指标体系是关键。“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主要可以从航运产业、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事服务、海洋治理和营商环境等宏观维度进行理解,但实际操作运行中需要具体的发展战略进行指导,其核心内涵及构成亟待进一步解析;特别是在中国情境和区域异质性下的特殊性需要进一步挖掘。同时,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亦承担着区域城市集聚、周边辐射等功能,各区域间同质资源竞争情况明显,不同海洋城市如何在海洋经济发展中寻找自身定位,各自发展水平如何,相应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能为实践发展提供启示。”
同时,柴寿升指出青岛应明确在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中的独特优势。面对深圳、上海等竞争对手,进一步巩固自身海洋传统产业优势,依靠自身传统优势进行产业深化和转型升级,形成“比较优势”。作为北方海洋经济核心结点,应明确地理及区位优势,构建以青岛为龙头的区域协同创新格局,整合区域内各自海洋产业优势综合发力。全面整合官产学研等社会各方力量协力推进,加快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海洋产业升级,有效解决目前海洋产业普遍存在的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
此外,柴寿升认为加快推进青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还需制定完善海洋专业人才规划和激励机制。“海洋专业人才是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核心竞争力。青岛应强化海洋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育海洋创新领军人才,通过精神与物质双重激励,激发人才队伍的活力与创造力,为青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来源:信网 编辑:亚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