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0日08时至7月21日06时,河南中北部出现大暴雨,郑州、新乡、开封、周口、焦作等地部分地区出现特大暴雨,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在灾害发生后,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志愿者义无反顾地加入到了防汛救灾的工作当中,为当地灾后重建工作贡献青春的力量。
2022年2月,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子实践团成员侯路开对郑州“7.20”水灾中的线下青年志愿者马子岳与线上青年志愿者李晨骁进行了采访。
01
线下篇
采访对象及简介
马子岳,现就读于中山大学本科经管大类,担任经管实验2-4支部团支书,入党积极分子。高中就读于郑州外国语学校,任班级生活委员,曾获校级“三好学生”。郑州“7.20”水灾后,作为一名志愿者参与回民六中党支部举办的物资捐赠等志愿活动。
采访纪实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河南特大暴雨发生后,马子岳作为线下志愿者跟随郑州回民六中党支部参加了对河南其他地区的物资捐赠活动。在洪灾后疫情期间,他帮助回民六中部分因疫情原因无法到校领取学习资料的同学邮寄书本和生活用品。在马子岳看来,这次行动是为家乡作贡献的一个机会,也是一次站出来承担一名青年人应该承担的责任的机会。
在担任志愿者期间,共产党员坚守岗位,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和使命的精神令马子岳印象深刻。马子岳的父亲就是一名共产党员,在抗洪期间,为了保证单位的财务和其他人员的安全,他放弃了陪伴家人的机会。马子岳被父亲“舍小家为大家”的行为所感动,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期间也主动承担起了家中的责任。在大学期间,他积极加入到当地的志愿组织,继续发光发热。
谈及伟大建党精神,马子岳认为,伟大建党精神是一个宏大的概念,在抗洪中,身边的一些党员同志的行动举止深刻地诠释了建党精神所要求的担当使命、不负人民。党员同志冲在一线、抗洪救灾的行动让他认识到,为社会作贡献并不在于惊天动地,只要愿意发现,需要帮忙的地方总是有的,即可以在生活中的各个小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大学期间,马子岳同学作为一名团支书,在学习之余为同学们定期讲解团课,在为大家准备团课的过程中,他对党的精神、党的理念有了更全面、更系统的理解。他谈到,应该从专业论述中寻找红色基因、红色足迹,同时也要联系生活,挖掘身边的红色印记,将党的一些理念和实际生活相联系,更好地落实学会、学懂、学透党的理念、党的精神。
在采访的最后,马子岳也希望有更多的青年加入到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大潮中去,用行动去诠释伟大建党精神。多实践、少喊口号,要在为社会、为他人的服务中寻找个人的价值。
02
线上篇
采访对象及简介
李晨骁,现就读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工程力学钱伟长班,担任航空学院工程力学年级中心组组长,入党积极分子。高中就读于郑州外国语学校,任班级班长三年,曾获校级“三好学生”,校模拟联合国社团一年,参与学校各项事务。郑州发生“7.20”暴雨期间,和一些同学组成线上志愿团队,作为信息联络组协助各处物资对接,为支援抢险救灾的救援队寻找住处、食物等资源。
采访纪实
在河南特大暴雨发生后,李晨骁作为线上志愿者和他的同学们一起利用身边的设备,整合网络上的各种救援信息和物资信息,协助组织线下组的对接工作,为线下组的工作提供信息支持。他们分工细致紧凑,环环相扣,他们帮助多支外地救援队联系住处、帮助多个社区解决物资短缺问题,小小的团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在担任志愿者期间,人民群众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令李晨骁印象尤为深刻。他说:“在灾害发生的第二天,郑州周边的城市陆续有救援队、军队赶过来,虽然自己没有第一时间到现场,但是看到组织里线下志愿者对接的视频,非常震撼。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最远到福建,最近是周边的新乡、洛阳,包括河北的一些救援队都纷纷赶来,感觉大家的心在一起,是拧成一股绳的。”一场灾难,让李晨骁感受到了众志成城的民族大爱,让他进一步理解了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也让他对中国共产党产生了更深的向往,入学后不久李晨骁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我们采访时,他早已成为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
谈及伟大建党精神,李晨骁认为,伟大建党精神是一个高度概括的概念。在灾难来临之时,党员同志们冲锋在前,舍小家为大家,用血肉之躯筑成保卫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的“红色堤坝”,这便是伟大建党精神最直接的体现。
在采访的最后,李晨骁认为,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不仅要掌握足够的知识和技术,也要充分地适应时代,把自己的所学尽可能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而且要培养我们内在的责任感和团结意识,更要在为社会、为他人的服务中寻找个人的价值
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寄语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中,我们青年一代应该担负起时代和历史的责任,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让青春在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
图文来源:医药学子“追寻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实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