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刘文典,中国海洋大学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贵州德江服务队队长,2020年8月-2021年7月服务于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煎茶中学,负责九年级十班的化学教学工作。
我本不是一个浪漫的人,然而支教这件事,却是我用最质朴的方式做过的最有情怀的事。
2020年8月,一阵海风将我这片“雨云”吹在了贵州的天空,雨水降落在祖国西部的这个美丽小镇——煎茶镇的土地上,由此开启了“水”与“茶”的奇妙化学反应。这一年,在扎根西部教育扶贫的实践里,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在身体力行参与脱贫攻坚的行动中,我一路奉献着,一路收获着,更在一路成长着。
“化合反应”
支教路一段一段地走,接力棒一代一代地传,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赴贵州省德江县支教,到我们第22届已经是第19个年头。“流水的青岛支教老师,铁打的煎茶中学”。其实,在决心要支教的时候,单是“煎茶”这个诗意的名字就已经打败了其它支教地,成为了我心中的Mr. Right。2020年8月23日,我和前辈们一样,也如约踏进了贵州的土地。从贵阳机场来煎茶的途中,碧空如洗,群山环绕,云雾缭绕,公路盘曲而上,穿山而过。傍晚时分,顺风车停到了国道边上的煎茶中学——我和队友如时来到了支教地。
到达之后的每一天都在期待着能教什么科目,能遇上什么样的娃,就这样焦急地等待了一个周,在正式开学的前一天下午,我终于拿到了自己的课表——九年级一个班的化学和七年级四个班的生物。脑子一懵,但立马就充满了斗志:虽然班级多,还跨年级、跨学科,这有啥的,没问题!就这样上了两节晚自习后,又突然被告知只教化学。最终,我与十班60多个孩子开始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成为了煎茶中学一名普通的老师,而煎茶也成了我一生牵挂的第二故乡。
“置换反应”
立足本职,站好三尺讲台永远是支教的第一任务。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上课之后才发现,教学远不是当初想象的模样。尽管第一节课搬出了写了很长的“不许与必须”立规矩,可依旧改变不了学生上课不听讲,不独立完成作业的现状。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仍是较大的升学压力、紧凑的教学进度与学生薄弱的学习基础、较差的学习习惯、严重的厌学心理之间的矛盾……但不经历几次“风吹雨打”,就很难练就攻坚克难的本领。孩子们身上的贪玩与惰性,是需要教师的严格教导与悉心关爱才能置换出的。
授课时,我充分利用“希沃白板”软件进行知识讲解与互动,提高学生的课上参与度;自习时,我是被学生称为开了“外挂”的“鹰眼统帅”,睡觉走神玩游戏一抓一个准,不给他们开小差留余地;每一次批改作业后,我都会详细分析每一位同学的问题知识点,对于作业认真的同学也会进行实物奖励;课间的我不舍得离开,宁愿在教室里站一会,听听他们的小心思,聊聊我的大学生活,不断拉近与他们的距离。就这样平稳度过了期中考试,成绩还算过得去,但总觉得作为毕业班的学生,孩子们少了一些冲劲和斗志。我开始反思,也逐渐提高了对学生的要求。此后在备课时,我在讲好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强调了中考内容,做到了“既不脱离考纲也不拘泥于课本”;课下,我成了学生的“时间管理大师”,在保证学生休息的基础上,抓紧一切时间为学生做补习提升。学业上的严格伴随的是生活中的关切。酷暑天里的冰棒,重度压力下的电影茶话会,运动会时的能量饮料、陪跑助威,早自习时的面包饼干……不是想“贿赂”他们考高分,只是想让孩子们感受到,除了他们的家人,还有一个青岛老师也在用心的爱着他们。
就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严格的要求,不抛弃、不放弃的态度以及真心的关爱构筑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慢慢瓦解着学生身上的消极与懈怠,孩子们的化学排名从平行班第六名进步到第三、第二名,成绩进步了10分有余。渐渐地,我和孩子们都心照不宣似的,不再只是关注分数,而是更加偏移到这次小测哪些基础知识没掌握好,那次考试又提升了自己的哪些短板上,孩子们都在朝着更好的自己大步前进着。
“复分解反应”
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能在祖国西部担当作为、历练成长,亲身感受到贵州人民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亲身参与到助力困难学生发展的过程中。这是一种青春无悔的付出,更是一种让自己迅速成长的收获。
这一年,我和队友们传承并创新了“海之梦”一帮一爱心帮扶助学项目,我们从学生提交的300多份纸质申请表中,逐一筛选审核、录入存档,最终,在73位爱心人士的帮助下,煎茶中学初高中123名学生获得了共计173758元的爱心资助金。为了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我们联系了爱心企业为煎茶中学无偿捐赠了130套崭新课桌椅,为50名单亲或留守儿童举办了集体生日会。空闲时,我和队友走访了龙盘村的龙盘完小,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我们为孩子们带去了优质羽绒服、书包、毛毯等价值3万余元的爱心物资。
这一份助困经历,让我看到了还有很多孩子独自寄宿在透风漏雨、安全得不到保障的平房里,还有很多孩子放学后的休息时间要自己烧饭洗衣,还有很多孩子他们明明自己就是孩子,却还是用小小的身躯撑起了照顾弟妹的重担。“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虽然他们生活在阳光照得不那么足的地方,但我却在他们为体育考试练习得通红的坚毅的脸上,在他们渴求知识的坚定的瞳孔里,在他们扛下生活重担却依然微笑着的身板中看到了最耀眼的光芒!面对逆境,他们没有抱怨,始终满怀着希望,凭借着坚强的活力,突破环境的重重窒碍,焕发出青春的光彩。这不也是我的人生所该有的模样吗?
在建党百年的历史时刻,能以中共党员的身份在贵州这片红色土地上支教,在深感荣幸的同时,更能体会到肩上所担的重任。组织学生排演《半条棉被》话剧让我再次坚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庆祝建党百年主题演讲以及“百名青年讲党史”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革命先驱者无惧牺牲、我党筚路蓝缕建设百年伟业的艰辛,更让我明确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青年“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人民不负党”的谆谆嘱托!
“分解反应”
幸福这一“催化剂”终究还是加快了反应的进程。
刚来的时候总感觉一周有“上不完”的课,刚结束一节课还没来得及休息,下一节课就来了;过了个年后,依然感觉课“上不完”,只不过是还没有讲什么,陪伴孩子们的时间又少了45分钟。中考前最后一节化学晚自习,同第一次一样,孩子们又依次在黑板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不同的是,这次的名字充满了故事——忘不掉课代表风雨无阻地到办公室等我上课,忘不掉“分子在不断运动”的代表学生,忘不掉“粉笔雕”技术一流的煎中工匠,忘不掉极度认真的可爱女孩们,忘不掉毕业后跟我“疯狂道歉”的调皮男孩们,忘不掉把鲜花、零食、礼物塞给我的男生女生们,忘不掉毕业时你们说遇见我的小幸运,忘不掉九年级十班的所有的你们。
他乡异地,我和队友却没有在陌生的环境中凌乱,除了学生的信任,更不离开煎茶中学各位老师如亲人般的关怀。忘不了好酒好菜好玩招待我们的“羊霸”;忘不了每次都不踩雷的“探店王”徐老师、陈老师;忘不了带我们逛吃逛吃、与我一同“隔离”的杨老师;忘不了请喝奶茶的时髦曾校长;忘不了让我们搭车,请我们吃饭,带给我们特产,信任我们、支持我们的好多好多老师……是你们让我在他乡异地、初入社会时感受到了如家般的温暖,给了我大胆前行的勇气!
“所谓朋友,就是一个灵魂分别处于不同的躯体。”很幸运,我在这里一下子就遇见了四个。忘不掉我们穿着民族服饰,跳着土家健身操;忘不掉通力作战,勇夺第一的“法考”小队;忘不掉都是夜猫子的女生们齐亮屏幕的夜晚;忘不掉每次吃饭前碰杯的仪式感;忘不掉捉鸡吃鸡炸鸡的快乐;忘不掉个人情绪低落时其他人的敏锐;忘不掉,这一年,我们一起支教的时光。
我们几个志趣相投的人,终究是把日子过成了诗。
我本不是一个浪漫的人,然而支教却教会了我怎样用最平常的方式过出最诗意的生活。2021年7月,一阵海风将我吹离了贵州的天空,我也要停靠在祖国其他土地的上空,化雨润土。但我相信,煎茶镇上“水”与“茶”的化学反应不会因此而停止,因为过不了多久,下一片云朵就会到来……
图文来源:中国海大研究生支教团
一审:张艺耀
二审:薛舒文
三审:董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