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
朱教授这样说
Q: 请问您当初为什么会选择来海大?
A: 因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在海大会有更好的发展,所以就来到了海大做海洋药物。
Q: 请问您除了在学校授课和从事研究工作之外,还有什么课余爱好吗?
A: 基本上,平时都比较忙,但有空还是会打打羽毛球,游游泳或是看看书。
Q: 您作为大二的班主任,已经陪同学们度过了一年的时光,您觉得16级的同学们有什么变化吗?
A: 他们长大了很多,大一时,他们还比较稚嫩,过了一年,他们更适应大学的生活,也能更从容的处理一些事情。
Q: 我们了解到您曾在国外学习过,那么您觉得国外在学习研究方面与国内有什么不同呢?
A: 总体来讲,还是有差别的,但从硬件上说,没有什么太大差距,甚至国内的设施比国外的要好一些;但更重要的是科研的思路和理念的差别,国外做的更精细,一个科学问题研究的更深入,而我们就是面扩得广一点,研究的东西多一点。
Q: 您认为学生想要学好微生物药学,需要做到些什么?
A: 首先,微生物药学属于药学,那么掌握药学基础知识很重要;另外就是这个学科涉及生物方面的内容比较多,所以相关的生物知识也是需要的,像生化,微生物,分子生物学这样的学科知识都要了解和掌握。同时药物化学和化学类的知识也要掌握,包括天然产物,药物合成之类的。
Q: 您曾随船队多次去不同海域进行开展研究,那么回来之后,您有什么感受和收获?
A: 按照国家战略,我么们现在主要做海洋微生物,所以出海比较多。在海洋微生物代谢的研究和深海极地微生物的研究方面,在国内是很有特色的,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知名度,我们发表的一些文章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Q: 有人说,药学这个专业如果不读研的就找不到好工作,请问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A : 这个要因人而异,关键是要看你个人是要过怎样的生活或是你今后的目标是什么,如果你要搞研究,那你肯定要读研究生;但是你今后若是不想搞科研,本科学历出去之后也有广阔的去向。这主要是看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志向。
Q: 您已经在海大工作了十余年,那么您对医药学院这些年的变化,有什么感想,对未来有什么期许?
A: 我们医药学院这些年的发展是很迅速地,我刚开始来的时候,条件还是比较简陋,教学楼还只有一座,现在已经有有三座了。实验条件更是改善了很多,虽然我们学院起步比较晚,还比较年轻,但是从学科排名来说,我们还是很靠前的,这是我们全院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和付出。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从海外回来的学子加入我们的海大,这样我们我们医药学院发展的趋势还是很不错的。我们医药学院会发展的越来越好的。
朱天骄教授
简介
个人简介:
朱天骄,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1999年毕业于无锡轻工大学生物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药物化学专业获博士学位。1999年至今在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工作。2013.9-2014.9德国Marburg University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领域:
微生物药学。近年来主要从事海洋微生物、极端环境微生物及其活性代谢产物的研究。先后对海洋微生物、极端环境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活性筛选及活性成分的研究。
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攻关、国家海洋局公益项目等课题多项。发表研究论文10余篇,申请专利5项。
联系方式:
tel:0532-82031632
e-mail:zhutj@ouc.edu.cn
研究生招生与培养:
招收研究生专业:生药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制药工程。
研究方向及内容:
1. 极地微生物、海洋微生物药用资源研究;
2. 药用微生物资源的基因挖掘研究,次级代谢产物沉默途径的诱导与激活研究;
3. 重要活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及代谢调控研究。
承担和完成主要课题:
1. 南极真菌物种与代谢产物多样性及药用潜力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6147),2014-2017,课题负责人;
2. HIF-1α靶向抗肿瘤新型EPT类化合物HDN-1成药性评价,国家863 (2011AA09070104),2011-2014,课题负责人;
3. 南极真菌中抗肿瘤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调控研究,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0HM057),2010-2013,课题负责人;
4. 海洋灰绿曲霉生产灰绿霉素A的反应器发酵优化及代谢调控研究,国家863(2006AA09Z429),2007-2011,子课题负责人;
5. 海洋真菌来源灰绿霉素A抗肿瘤候选药物的研究, “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9103-045),2009-2011,课题副组长。
相关研究论文:
1. Haibo Zhou, Liyuan Li, Wei Wang, Qian Che, Dehai Li, Qianqun Gu, and Tianjiao Zhu*. Chrodrimanins I and J from the Antarctic Moss-Derived Fungus Penicillium funiculosum GWT2-24. J. Nat. Prod. 2015; 78(6): 1442 -1445.
2. Qian Che, Tong Li, Xiaofang Liu, Tingting Yao, Jing Li, Qianqun Gu, Dehai Li*, Wenli Li*, and Tianjiao Zhu*.Genome Scanning Inspired Isolation of Reedsmycins A-F, Polyene-polyol Macrolides from Streptomyces sp. CHQ-64. RSC Adv. 2015, 5(29): 22777-22782.
3. Zhenjian Lin, Xinhua Ma, Hongjuan Wei, Dehai Li, Qianqun Gu, Tianjiao Zhu*. Spicarins A-D from Acetylated Extract of Fungus Spicaria elegans KLA03. RSC Adv. 2015, 5(44): 35262–35266.
4. Zhuang Ding, Lianqing Zhang, Juan Fu, Qian Che, Dehai Li, Qianqun Gu and Tianjiao Zhu*. Phenylpyropenes E and F: new meroterpenes from the marine-derived fungus Penicillium concentricum ZLQ-69. J Antibiot (Tokyo). 2015, 2015; 68(12), 748–751.
5. Jixing Peng,Huquan Gao, Xiaomin Zhang, Shuai Wang, Chongming Wu,Qianqun Gu, Peng Guo, Tianjiao Zhu*, and Dehai Li*. Psychrophilins E–H and Versicotide C, Cyclic Peptides from the Marine-Derived Fungus Aspergillus versicolor ZLN-60. J. Nat. Prod. 2014, 77(10): 2218-2223.
6. Aiqun Lin, Guangwei Wu, Qianqun Gu, Tianjiao Zhu* and Dehai Li*. New Eremophilane-type Sesquiterpenes from an Antarctic Deep-sea Derived Fungus, Penicillium sp. PR19N-1. Arch. Pharm. Res.2014, 37: 839-844.
7. Guangwei Wu, Aiqun Lin, Qianqun Gu, Tianjiao Zhu* and Dehai Li*. Four new chloro-eremophilane sesquiterpenes from an Antarctic deep-sea derived fungus, Penicillium sp. PR19N-1. Mar. Drugs. 2013, 11:1399-1408 .
8. Huquan Gao, Lina Zhou, Dehai Li, Qianqun Gu, and Tian-Jiao Zhu*. New Cytotoxic Metabolites from the Marine-Derived Fungus Penicillium sp. ZLN29. Helv Chim Acta. 2013, 96(3): 514-519.
9. Shi-Wei Sun, Chang-Zhu Ji, Qian-Qun Gu, De-Hai Li, Tian-Jiao Zhu*. Three new polyketides from marine-derived fungus Aspergillus glaucus HB1-19. J Asian Nat Prod Res. 2013, 15(9):956-61.
10. Liyuan Li, Dehai Li, Yepeng Luan, Qianqun Gu, and Tianjiao Zhu*. Cytotoxic Metabolites from the Antarctic Psychrophilic Fungus Oidiodendron truncatum. J. Nat. Prod. 2012, 75(5):920-92.
采访:刘媚娇
图片:李佳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