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个人申报、单位推荐、学校评审,2012年度天泰奖的评选落下帷幕,医药学院李德海副教授喜获第十四届 “天泰优秀人才奖”,药学2011级学生王珊珊获得2012年度“天泰奖学金”,获奖者出席了1月4日下午在崂山校区举行的颁奖仪式。
“贫困的生活,给予我的不是痛苦,不是自卑,而是一个坚毅的品格和战胜困难的决心。”
药学2011级学生王珊珊来自农村,家有九十多岁老人需要赡养,还有一个十几岁的弟弟正在上学,父母收入微薄,家庭经济困难,负担较重。但是王珊珊并未因家庭贫困而自卑自弃,而是更加积极努力,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回应困难,以优秀的综合表现回报父母,通过学习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王珊珊在大一时便加入红十字会,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进入院学生会和校学生会工作,不断锻炼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凭借优秀的表现,经过组织的考察选拔,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经过大一学年的勤奋努力,王珊珊取得了年级第九、班级第七的优异成绩,荣获学校二等奖学金。王珊珊现在担任院自强社志愿者部副部长及阳光使者总务处副处长,继续自己的自强奋斗之旅。
“青年勇于攀登,英才辈出医药。”
李德海,男,1980年1月生,博士,副教授,药物化学硕士生导师,医药学院院长助理。2009年中国海洋大学“青年英才工程” 计划资助获得者;国际期刊Bioorg. Med. Chem., Mini Rev. Med. Chem., Int. J Mol. Sci., Afr. J. Biotechnol.等审稿人。李德海老师200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药学院,获学士学位;2002年至2007年于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硕博连读获药物化学博士学位;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在加拿大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进行博士后研究(Raymond J Andersen课题组),2009年9月经中国海洋大学“青年英才工程”人才引进加入医药学院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室。
李德海老师现主要从事海洋微生物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发现、结构优化及构效关系的研究,从深海、南极、海洋动植物等特殊海洋环境来源微生物中共分离、鉴定出226个化合物,包括85个为国际上首次发现的新化合物;在世界上首次报道全新骨架活性化合物17个。上述研究为海洋创新药物开发提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先导化合物或模板骨架结构,具有原始创新性。共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SCI收录31篇,总IF>71;被引用123次)。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org. Lett.、Tetrahedron、J. Nat. Prod.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SCI研究论文20篇 (总IF>45),其中IF>3.0的7篇;被Nap. Prod. Rep. (IF:8.881)等引用82次(SCI他引40余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授权1项;应邀参与编写《Handbook of marine natural products》(Springer出版社,Fattorusso, Ernesto; Gerwick, William H.; Taglialatela-Scafati, Orazio主编)的部分章节(Chapter 5.2: Marine Natural Products that target Microtubules. Andersen, R.J.; Li, D.; Nodwell, M.; Roberge, M.; Strangman, W. and Williams, D.E.)。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No. 21102137,25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面上)(No.41176120,71万)、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No. 20100132120026,3.6万)、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No. 2010GSF10216,20万)、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No.BS2010HZ027,6万)、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No. SIMM1203KF-14,10万)、中国海洋大学“青年英才工程”科研支持经费(10万)等7个项目的资助。
自从1995年和1998年天泰集团出资200万在中国海洋大学分别设立“天泰奖学金”和“天泰优秀人才奖”以来,每年拿出10万元用于帮助那些品学兼优家境贫寒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和奖励那些在教学和科学研究、现代化管理等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中青年教师。此次评奖,全校共有18名老师和25名学生获奖。自设奖以来,我院耿美玉、李英霞、于广利、朱伟明、李延团、赵峡、李静、邵长伦、李德海等老师获得“天泰优秀人才奖”,自07年以来,我院学生高群、张朝晖、马红光、李永春、王珊珊等获得“天泰奖学金”,基本保持了每年均有学生获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