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远航】中国海洋大学参加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员返校

发布者:张亚健发布时间:2018-04-27浏览次数:10

4月22日上午,伴着细雨纷飞,极地海洋过程与全球海洋变化重点实验室的师生们将满满一卡车的仪器和配件卸到海洋与大气学院一楼仓库中。至此,中国海洋大学参加中国第34次南极考察所有人员和物资全部安全返校。

参加此次南极考察的中国海洋大学师生有海洋与大气学院史久新教授、矫玉田教授级高工、硕士研究生权陕媛和法政学院董跃副教授。其中,矫玉田高工于去年11月7日乘极地破冰船“雪龙”号从上海出发,参加第一航段;史久新教授和权陕媛于今年2月22日从新西兰登船,参加第二航段;董跃副教授于今年1月21日,乘飞机赴南极长城站进行考察。

此次南极考察全程历时159天,随船的中国海大师生参与完成了全航程的温盐和海流走航观测,南大洋西风带抛弃式温盐和探空气球观测,阿蒙森海、罗斯海和普里兹湾的海洋综合调查。其中,阿蒙森海的西经126度断面是考察队采纳史久新教授的建议临时调整增加的。该断面从南纬72度46分的南极陆架,向北一直延伸至南纬60度的阿蒙森深海平原,跨越12.7个纬度,长达770海里(1420公里),这是中国南极考察有史以来完成的最长海洋综合观测断面,也是中国第一次在南大洋西风带和南极绕极流核心区完成全深度海洋断面观测。这一大跨度经向观测断面的完成,为全面认识从海盆到陆架的海洋过程提供了完整的数据支持。

此次考察在雪龙船上总计布放和回收了5套海洋潜标,极地海洋过程与全球海洋变化重点实验室在普里兹湾成功回收了2套海洋潜标,并在原址布放新的潜标,与其他单位合作布放了我国在阿蒙森海的第一套海洋潜标。这些潜标将为研究南极沿岸海洋与冰间湖过程提供全年连续的观测数据。另外,本次考察在西风带成功布放了1套Argo浮标,完成学校承担的“青年973项目”的现场观测任务。

董跃副教授则作为我国南极立法起草及论证工作的核心成员之一,承担了“南极科学考察站管理规定研拟”及“南极考察活动多元化背景下的管理立法”现场调研任务,就长城站区的管理运行情况以及其他类型南极活动对于站区秩序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考察评估,先后走访了智利的空军站、研究所站、海军站,俄罗斯别林斯高晋站,韩国世宗大王站,乌拉圭阿蒂加斯站,对于各国科考站的管理机制进行了现场调研,并且对于有关国家在相关区域及特别保护区内的监督检查措施进行了观察和评估,为我国南极立法相关工作积累了第一手的资料,并且在考察途中完成了《南极活动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的研拟搞及编制报告的起草工作。

通讯员:史久新 矫玉田

矫玉田高工检查潜标用的浮球

史久新教授(左)与李淑江(中国海洋大学校友)在阿蒙森海CTD作业现场

董跃副教授(右二)在俄罗斯站进行现场访谈

权陕媛在西风带投放XCTD

图为后半航段的物理海洋组成员在雪龙船前甲板合影,除了4名其他专业的外援,其余6人全部为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或物理海洋学专业校友:李淑江(左一,2002届学士、2008届博士)、李丙瑞(左四,2006届博士)、刘长乐(左六,2001届学士)、权陕媛(右四,2016届学士)、史久新(右三,1992届学士)、郭桂军(右二,2010届学士,2016届博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