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助航】林洪:教书育人是本分和责任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6-16浏览次数:966

image.png

  在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林洪看来,教书育人既是一名教师的本分,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虽已有三十余年的教学经验,林洪对课堂仍然保持着最初的敬畏感。每次上课前几天都要认真备课,而且当天一定要早起,并提前二十分钟赶到教室做好课前准备。他说,教课不只是知识的简单传授,还包含了自我对新知识的不断追求。而为人师的责任感又促使他常常将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吸纳到讲义中来,连每次外出参加国内外科技规划、论证、评审、交流等会议,也会将国内外食品行业和科技发展最新动态带回到课堂,真正做到“科教相容”“教研相长”。如此一来,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更多的是打开了他们的视野——做研究,除了做好基础命题,更要着眼于领域和行业的前沿,特别是应用学科的学生,有前沿意识才会有立足之地。

  在学生眼中,林老师的课堂特别有魅力,气氛轻松、通俗易懂,讲授内容不拘于课本。他善于创新教学方法,将知识生活化、趣味化,使学生能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收获知识,在收获中感受到食品科学的魅力。林洪始终认为,大学固然要研究高深学问,但同时还肩负着培育人才的重要使命,“人师”不但是社会赋予的一种职业和身份,更重要的是思想里要有强烈的育人责任感。他很注重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课中会不断提问。他常说“做学问,首先要学会问问题,不要以为听懂了,就没有问题了,而是要提出高层次的问题,只有这样才会主动学习,不断提高学习的本领”。在林洪循循善诱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懂得了知识学问无止境,需要穷力追求。

  多年来,林洪坚持给本科生上课,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主动承担了大一的“食品科学概论”课,这门课程是整个食品专业课程的浓缩版。他开讲前总是精心准备,把前沿的科学信息和成果以讲故事的方式传递给学生,目的就是让刚入门的食品科学专业学生能够尽快了解专业内容,确立牢固的专业意识,带着兴趣和问题主动钻研学业。每年都会有几个其他专业的学生来旁听这门课,受到林洪课堂的吸引后,干脆转入了食品专业就读。

  如果说对低年级本科生是培养专业兴趣,而对研究生,林洪则非常注重他们科研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他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训练不单是通过常规的项目和课题,而在很多细节上,都注重对学生科研思维的培养。他坚持每个星期检查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科研工作,仔细阅读作业和周报并提出意见,使学生再碰到问题时,他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与其交流沟通。他同时鼓励学生要多思考,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他还经常通过微信等与学生分享自己或者别人撰写的科研笔记和学习心得,以启发他们尽快地找到做科研的好方法和途径。即使出差在外,只要看到新的科研文献和一些重要的会议信息,包括自己的一些想法,他都会及时发给学生。

  林洪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科研的实践中,启发他们努力发现本领域和相近领域的最新动态,提出自己的感受,形成新课题申报的素材;让学生参与到国家课题的申报、评审、验收等环节中,亲身经历科研的整个过程,使得刚毕业就能独立开展课题的立项和结题;让学生参与评审导师已经评审过的论文,换位思考以评审专家的角度写出评语,这对其论文写作大有裨益。遇到具体实验细节,林洪则鼓励学生直接与参考文献的作者取得联系,锻炼他们的交往能力;他常出资鼓励学生外出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锻炼表达能力。

  林洪认为,一个科研人,只懂得做研究还不够,如果同时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将会大大增强自己的科研实力。他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将所带研究生根据性格特点和能力特长进行合理分工,每个人都负责一项实验室仪器、试剂、文献档案、卫生维修等具体管理活动,对某些工作能力欠缺的学生也有针对性地安排到有较高挑战性的岗位锻炼,并定期轮岗。实验室轮岗的管理制度,就像提前进行的职场演练,学生可以经历不同的岗位挑战。这项很多人或许会忽视的日常管理,却让学生学到了接人待物的方法,增强了处事能力和责任心,综合素质得到了较高提升,在步入工作岗位后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林洪还要求实验室所有的学生每周都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学习情况发送给他,不管多忙,都会第一时间为三十多名研究生逐一回复,对其工作和学习时刻鞭策鼓励,对遇到的困难给予及时的解答和帮助,悉心呵护学生的成长。

  2008年毕业的博士生李德昆在2011年成为全亚洲首位具有完整食品链认证能力的审核员,目前担任跨国公司Intertek天祥集团的食品项目经理。回忆起在林老师身边求学的日子,他的言语里充满了感激,“林老师学识渊博仍坚持学习,敏感新领域新事物,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实验室博学敏思蔚然成风。林老师开朗幽默而细心,指导学生多用引导和鼓励的方式,使得大家有如家如亲的感觉,我们非常爱实验室爱老师,学习也很自觉。” (米娜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