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王书明教授,上过他的课的同学都会用 “严格”“负责”“不好对付”等来评价他。“我们要在规定的两周时间内翻译20多页的英文资料,上交word版翻译稿,然后进行课堂讨论,再根据翻译的资料写成论文,CSS鄄CI级别的参考文献不低于 15篇。论文写完要在课堂上讨论修改、至少修改两次,甚至更多,才能定稿。”有同学说,“这是对研究生写论文的要求。”而王书明则说:“论文的要求都是一样的,没有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区别,读者不会说这是本科生写的论文,这样就不错啦,读者只会说这篇论文写得好或不好,不会管是什么人写的。”
原来同学们口中所谓的“严格”源于王书明研究型教学法本身的要求。王书明是法政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老师,他给本科生开设的课程有 “环境政策与管理”“环境社会学”“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和“城市管理”等。王书明探索研究型教学方法是从2006年开始的,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方法。
王书明的课程都是面向大三、大四的同学开设的,“这些同学都已经对专业知识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需要提升水平、开阔视野。我开课的目的在于拓展知识面、提升专业素养,因而采用研究型教学法效果更显著,能给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提供直接的训练与帮助。”他进一步解释说,“课堂设计的所有教学环节都是毕业论文的预演,也是真实科研过程的再现。”
“研究型大学从本科阶段就应该严格按照学术规范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素质,避免研究生阶段再补课。科学研究的规范落实在文字上很简单,但形成习惯很难,甚至很多研究生写毕业论文都经常不守规范,所以必须结合课程学习,按照学术标准严格训练学术规范。”王书明说,严格训练的目的就是要“让习惯符合学术规范标准、让学术规范标准成为习惯”。尽管研究型教学并不能把每名同学都培养成科研人员,但教师有义务让学生在课程中体会科研的创新过程就是这样一步步严格做出来的,不是靠灵感和高智商想出来的。
对于论文写作,王书明的经验是“论文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本科生不可能一次就把论文写成、写好,好的文章必定是反复修改。他说:“很多同学是抱着一种应付作业的心态在写作,既不愿意改、也没耐心改、也不会改。”对这种情况,他会在课堂上指导同学们修改论文,经过初稿、修改稿的多次完善,最后写出符合规范的有新意的课程论文。他会尽可能地在课堂上指出每位同学的需改进之处,如果选课人数较多就安排3-4次集体修改,使每位同学在论文修改的过程中都得到指导,都有所收获。而且,王书明一贯以高标准要求学生的论文,强调论文写作要用“冷冰冰”的客观数据说话,不允许一开就用华丽的辞藻来写作,这很容易掩盖真实的无知。学生写论文也应像老师做科研一样,要有切实可靠的论据作支撑。
写论文要有思想创新,但是很多同学冥思苦想都写不出来新思想。王书明说:“思想是读书读出来的,不是思出来、想出来的。”论文写作要力求创新,而创新并不是来源于灵感。他认为,创新的源头一是实地调查研究。二是读书。本科生没有大块的时间去做实地调查。因此,读书成为思想创新的主要来源。本科生要学会通过读书来获取创新思想,通过读文献来探索、发现新思想,从而在论文中写出自己的想法与思路。王书明主张在研究型教学课程中,本科生最好使用英文原著教材,因为很多国际一流的学术专著都是用英语发表的。这样一举多得,学生通过读、译、写可直接获取国际上的专业知识,掌握学术英语,有利于学生的科研选题和思想具有国际化视野。阅读量不求多,但求精。学术研究是一种能力,本科生通过阅读某一个问题“点”,将这“点”深入挖掘,把“点”搞懂、搞精,就可以使自己的水平有所提升,因而阅读的关键在“精”。他在课堂上要求同学们用两周的时间翻译所选英文章节,在课堂讨论的基础上展开学术思想交流,激发写作创新思想。研究型教学也有很多方式,可以将自己做科研的心得讲给学生听,可以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王书明则做了更进一步、更综合性的探索,它尽可能将自己能接触到的一切研究资源整合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成为教学资源。2008年以来,王书明以“生态文明”为选题申报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他把这些项目的研究内容和心得设计成SRDP项目、国创项目,再结合 “环境政策与管理”的教学,选拔同学中科研兴趣较高、能力较强的同学,提供更专业的、细致的指导,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让他们到科研一线体验真实的科研过程,提升优秀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和素养,把他们培养成为科研方面的拔尖人才。
经过多年实践探索,王书明的研究型教学的良好效果开始显现,选课同学在王老师的指导下写出了格式较为规范、质量较高的课程论文,有些对科研感兴趣的同学参加了王老师主持的科研项目,也有一些同学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高质量的论文,还有的同学在王老师的指导下获得山东省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奖。
(学生记者 李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