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助航】朱俊英:体育课也应发挥学生主体性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10-22浏览次数:1275



  体育系朱俊英老师的健美操教学在2015年春季学期的教学评估中被专家评为优秀。“自从教授体育课以来,我一直在思考、并和同行专家探讨着一个问题:大学体育课程中,需要学生学会什么?掌握什么?是一门专项课程的技术技能,还是终身体育的思想与习惯?”朱俊英说,学生终究要离开课堂、离开校园,他所习得的体育专项技能也许只是他完成学业的一个环节,以后可能根本不再用到,对于要有长远发展的学生而言,他需要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生活方式,“所以我想体育课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健身理论知识、具有终身体育的意识,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团结协作的精神、创新意识以及高层次的鉴赏能力。”

  2013年,朱俊英第一次参加健美操课程评估后,就不断探索、改进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改革教学模式,力求把健美操课程建设成为一门集趣味性、健身性、时代性、教育性于一体的课程。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体育学习提供了便利。受到兄弟高校在线教学平台的启发,朱俊英在健美操课程网络平台建设上投入大量精力,搜集、甄选了大量不同形式的、高质量的健身视频上传,不间断地补充一些流行的健身视频,供同学们课后锻炼使用,丰富学生课下学习内容,提高学生课后锻炼的兴趣,解决传统体育教学中学生课后学习素材不足的问题,节约了学生盲目搜索的时间。

  在大多数的体育课程学习中,学生只是被动模仿习得技术和技能,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比较欠缺。结合健美操课程的特点,在课堂中朱俊英会以启发式教学为主,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动作的基础上,分解成套动作中的步法,主动学习新授内容。

  教学过程中,朱俊英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已学步法课后自编一个热身组合,并在课上带领学生热身,教师对编排、展示、领操情况进行评价,提高学生对健美操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学生的创新、鉴赏能力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有了简单步法编排、队形编排的基础上,给学生提要求、增难度,给学生布置了四个组合操化动作的编排、展示的作业,这样既复习了基本步法,有增加了学生课后的练习密度,达到了课后健身的目的。”朱俊英说。

  现在的大学女生普遍没有良好规律的锻炼习惯,在追求形体美的同时,又被惰性绊住了行动的脚步。另外,只有极少数学生会课后复习,导致到第二次上课时,大部分学生对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没有太多印象,要占用课上较多时间进行复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调动学生课后学习、锻炼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朱俊英划分了学生课后锻炼小组,每组大约5-6人,由组长负责组织学生的课后锻炼,实行个人考核与小组考核相结合,小组考核成绩直接决定了个人的平时成绩,使小组成员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为防止学生在课后锻炼时会懈怠,朱俊英还以网络平台为依托,让各小组把课后作业录制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这样一来,学生一周课外锻炼时间基本都在3次以上,每次半小时以上,保证有效锻炼时间,通过半强制的手段,让学生体验科学、有效运动带来的效果,有助于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养成,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

  学生不会永远都上体育课,体育课结束后是否会正确锻炼、健康生活?这是朱俊英所关心的问题。因此,她会利用自己的运动医学与运动生理学专业知识背景,每节课都会结合生活中、运动中常见现象进行体育基础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掌握在运动中常见的运动疾病、损伤发生的原理、原因、处理方法以及与健康体适能有关系的内容,如运动与肥胖、心肺适能、力量素质、运动处方等,使学生掌握正确运动的原则与方法,具有自我医务监督、自我锻炼指导的能力,正确认识体育,具备“终身体育”所需常识,实现体育课程智育的功能。

  大学生处于思想活跃、好奇心强的阶段,喜欢尝试各种新鲜事物。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丰富课堂内容,朱俊英会在课堂上传授各种学生喜闻乐见、形式多样、流行时尚的健身元素作为辅助练习内容,如律动全国的广场舞,动感十足的搏击操,还有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有氧舞蹈等多种健身元素,使学生每节课都有新发现,保持课堂上兴奋点。她还会介绍学生关注的“拜拜”肉和小肚腩的消除方法,还有“马甲”线和翘臀的练习方法,并让学生有愉快的体验。

  “体育运动本就是放松身心的过程,因此在体育课上也努力营造这样的氛围,通过夸张的肢体模仿、通俗形象的比喻放松学生的神经,尤其是大一新选课的学生,使他们在课堂上不再拘谨。”朱俊英说,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学习效果也就显著了。如此,课程的教学理念得以体现与表达,使育德寓于育体之中,实现了体育课的功能,培养了学生创新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和勇于承担的精神。(金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