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大国渔匠:让百姓吃上好鱼!
发布人:温海深  发布时间:2020-08-28   浏览次数:

渔业,一个古老而又新兴的产业,与人类文明的脚步相伴而行、齐步而趋。从原始渔猎到驯化家养,从天然捕捞为主到人工养殖为主,从粗放式发展到资源合理利用,经过几代渔业人的奋力拼搏,我国渔业逐渐发展壮大。我国是水产品生产、贸易和消费大国,渔业是农业和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我国水产品产量连续29年世界第一,占全球水产品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为城乡居民膳食营养提供了四分之一的优质动物蛋白;同时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渔民增收、助力产业脱贫攻坚等做出了突出贡献。

科技创新是第一驱动力,我国渔业的发展离不开几代水产工作者的不断努力。这期间,几代水产院士挑起了中国渔业的脊梁,他们怀揣家国情怀,引领高端发展,并掌握着渔业最前沿的科学与技术,用工匠之心让国人从吃鱼难吃好鱼

建国之初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改革开放以后对虾、扇贝、藻类等人工鱼苗技术的发展,90年代的网箱、工厂化养殖技术,以及进入本世纪以来,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的推广,极大推动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十八大以来,渔业科技加快关键技术突破、技术系统集成和科技成果转化,循环水、稻鱼综合种养、多营养层级立体养殖等生态养殖模式不断推广,物联网养殖设备、大型深海养殖装备不断涌现,药残检测、产地检疫、质量安全工作稳步推进,为推进渔业高质量绿色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近年来,围绕“加强品种创新,推广新品种,调减结构性过剩品种,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名特优品种、高附加值品种、低消耗低排放品种”的要求,大国渔匠们更是不断用科技引领创新,有力地推动我国渔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变革,也为世界渔业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一起来认识一下

大国渔匠

刘建康

中国淡水生态学奠基人

刘建康,鱼类学、生态学家 男,19179月生,江苏吴江人。1938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47年获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早期从事鱼类学研究工作,对鳝鱼性别逆转现象进行了专门研究1944年发表的《鳝鱼的始原雌雄同体现象》一文引起国际动物学界的关注。1949年后,着重开展鱼类生态学、淡水生态学的研究工作。参加并领导湖北省梁子湖的鱼类生态调查研究,长江干流上、中、下游鱼类生态调查研究,为我国淡水鱼类的生态学提供了系统的第一手数据资料。参加和领导的武汉东湖渔业稳产、高产试验和水体生物生产力研究,与后续的东湖生态学研究,使东湖渔业生产获得高速发展,并从理论与实践上为发展中国淡水渔业与淡水生态学作出了贡献。

2017116日,刘建康院士在武汉逝世,享年100岁。

陈宜瑜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生的事业

陈宜瑜,动物学家 男,19444月出生,福建仙游人。196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现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主任。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

对鲤科和平鳍鳅科鱼类进行系统的分类研究,发现了5个新属30多个新种,对鲤亚目科间和平鳍鳅科科下类群提出了新的分类系统,被国内外同行所引用通过对裂腹鱼类的起源和演化的分析,探讨了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幅度和形式,证明青藏高原在第三纪晚期以后曾经历过3次急剧上升和相对稳定的交替阶段,并推测了3次隆升的幅度提出了可用于解释云贵高原某些湖泊区系起源的同域成种的进化模式,及边域快速成种的实例进行了渔业-环境优化对策分析和一系列科学试验示范,在洪湖建立了兼顾调蓄、渔业、灌溉的养殖新模式。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刘筠

中国人的聚餐因他多了一条鱼

刘筠(1929.11.17-2015.01.21)鱼类繁殖和育种专家,出生于湖南省武冈,1953年毕业于湖南大学。长期从事鱼类及水生经济作物的生殖生理和人工繁殖及育种的研究,10项科研成果12次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理论上建立了系统的中国主要养殖鱼类(四大家鱼为主体)、中华鳖(甲鱼)和蛙类(食用性)的繁殖生理学,实践上研制了养殖鱼类和水生经济市场人工繁殖和育种的技术体系。率先应用细胞工程和有性杂交相结合的综合技术,在国内外建立了第一个遗传性状稳定且能自然繁殖的四倍体鱼类种群,成功地培育出了优质的三倍体鲫鱼和三倍体鲤鱼。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赵法箴

对虾养殖业的开拓者

赵法箴院士是我国海水养殖专家,19355月出生于山东省莱州,1958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现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兼任农业部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水产学会顾问等。60年代初首次完成中国对虾幼体发育形态研究,并与他人合作完成对虾幼体发育生态研究,为对虾人工育苗奠定了基础。60年代中期,在主持获得小面积对虾养殖示范成功的同时,取得中型和大型水面养殖对虾研究成功,为中国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70年代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对虾养殖高产试验和开发饵料的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80年代主持完成国家攻关项目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世界产权组织金奖,对虾人工配合饵料研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虾养殖业的迅速发展,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管华诗

打造中国“蓝色药库”梦

管华诗(19398月),海洋药物与生物工程制品专家。山东省夏津县人,1964年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现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品加工专业,现任中国海洋大学校务委员会名誉主席、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兼任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长期从事海洋药物及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是我国海洋药物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首创我国第一个现代海洋药物藻酸双酯钠(PSS),后又相继研制了甘糖脂、海力特和降糖宁等3个海洋新药和系列生物功能制品,且均实现产业化。系统建立了海洋特征寡糖规模化制备技术体系,并构建了国内外第一个海洋糖库。以糖库为基础,目前在研的4个一类候选海洋新药处于不同的临床研究阶段。主持编著了我国首部大型海洋药物典籍《中华海洋本草》,为我国海洋中药的研发奠定了坚实的资料基础。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全国科技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最高科学技术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何梁何利奖等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十余项。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作言

开创了鱼类基因工程研究新领域

朱作言,细胞及发育生物学家 男,19419月生,湖南澧县人。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

合作完成了鲤鲫间的细胞核移植。领导开创了鱼类基因工程研究新领域,培育出首批快速生长2.3-4.3倍的转基因鲤、鲫和泥鳅;在揭示外源基因整合的镶嵌性和不稳定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转基因鱼模型理论和克隆纯合转基因鱼品系对策,阐明了转GH基因鱼饵料蛋白利用的高效性和鱼体组成的高蛋白低脂肪品质;克隆了鲤科鱼类4个基因,首次提出并构建了全鱼重组基因表达载体,为鱼类基因育种奠定了理论和实用化基础;首次发现鲤种的DNA分子标记,揭示了鱼类GH基因结构对研究脊椎动物早期演化的特殊意义。

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曹文宣

长江鱼类守护人

鱼类生物学家 男,19345月生,四川彭州人。19557月毕业于四川大学,现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通过对高原特有的裂腹鱼类生物学特点及其与高原环境变化适应性关系的研究,创新性地从裂腹鱼类的起源、演化和分布的角度,论证了青藏高原的地质发展历史;在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救鱼措施的研究中,确认主要救鱼对象为中华鲟,科学论证其可以在坝下自然繁殖,力主不必修建过鱼设施,代之以繁殖群体保护和人工繁殖放流,不仅保证了该物种的繁衍,而且为国家节约大量的基建投资;在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研究中,开辟了我国鱼类资源小型化现象研究的新领域。近年来一直致力于长江鱼类资源和珍稀、特有鱼类物种保护的研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二等奖各1项,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特等奖各1项。其代表作有裂腹鱼类的起源和演化及其与青藏高原隆起的关系三峡工程对长江水域生态的影响及对策等。

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林浩然

名贵石斑鱼“游”进寻常百姓家

林浩然院士是我国鱼类生理学家和鱼类养殖学家,193411月出生于海南省文昌市,195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水生经济动物研究所教授。系统而创造性研究调控鱼类繁殖和生长的理论和技术:(一)和加拿大R. E.彼得(R. E. Peter)教授合作,阐明鱼类促性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受神经内分泌双重调节的作用机理,将这理论应用于鱼类人工繁殖,建立使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诱导鱼类产卵的新技术,在国内外推广,获得显著应用成效,对我国鱼类养殖产量提高发挥重大作用,誉为鱼类人工催产的第三里程碑,国际上定名为“Linpe Method”(林彼方法)。(二)阐明激素调节鳗鲡生殖活动的作用机理,建立埋植性类固醇激素诱导鳗鲡性腺发育成熟的新方法,为鳗鲡人工繁殖研究提供关键技术路线。(三)阐明鱼类生长激素分泌和鱼体生长受多种神经内分泌因子调节以及相关功能基因的作用机理,证明鱼类消化道能吸收这些因子而明显促进生长,为新型鱼类促生长剂的研制与应用奠定基础。(四)指导研究团队和企业合作,创建石斑鱼生殖与生长调控和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罗非鱼优质品种选育和产业化关键技术、中国大鲵子三代全人工繁殖和苗种规模化培育技术等,有力地带动了我国石斑鱼、罗非鱼和大鲵养殖产业的发展。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教委与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广东省科技进步奖,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南粤创新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奖励。已培养100名博士和80多名硕士,发表学术论文350多篇,编写《鱼类生理学》,《鱼类生理学实验技术和方法》等专著,对促进我国鱼类生理学的学科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福绥

中国“扇贝之父”

张福绥院士生于19271227日,无党派人士,山东省昌邑县人。195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196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副博士学位。生前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动物学会和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名誉理事长。曾任中国动物学会贝类学分会理事长,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

张福绥院士主要从事贝类增养殖学研究,早年系统研究了中国海浮游软体动物的分类区系。深入研究了黄渤海贻贝的繁殖与生长规律,提出了贻贝人工育苗和自然采苗新工艺,推动了贻贝养殖产业化。主持了海湾扇贝引种工程研究,解决了引种海湾扇贝在中国海域的养殖生物学与生态学问题,建立了一套工厂化育苗与养成技术并致力于产业推广,促使我国北方海域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海湾扇贝养殖产业区。主持实施了墨西哥湾扇贝引种工程,推动了南海与东海海域的扇贝养殖产业。晚年开始关注扇贝种质、病害、环境与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提出实施离岸养殖等建议,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海水贝类养殖业的发展。张福绥院士科研成果丰硕,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140余篇,获得专利11项。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陈嘉庚农业科学奖、第三世界科学院农业科学奖、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徐洵

破解对虾白班病病毒基因组密码第一人

徐洵,19341011日出生于福建省建瓯市,女,汉族,海洋生物工程专家。1957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曾任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加州大学UCSD生物遗传中心客座教授。现任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是我国海洋基因工程的主要奠基人和学术带头人。

八十年代利用DNA重组技术首次在海洋低等生物中发现人功能蛋白的原始基因。九十年代初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海洋基因工程实验室。首次将基因技术应用于海洋环境科学领域,解决了海洋病毒污染快速检测的难题。率先克隆了我国海水鱼类基因,成功地构建了我国第一个拥有知识产权的海洋基因工程菌。在国内外率先破解了严重危害对虾养殖业,迄今已知的最大的动物病毒-对虾白班病病毒基因组密码,为病毒防治奠定基础。近年又在国际首次报道了对虾天然免疫的分子基础(抗病毒因子和介导感染受体等)。2000年瞄准海洋科学研究的前沿,带领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深生物遗传资源的研究。培养出了一支从事深海生物及其遗传资源研究开发的学术团队,大量研究成果确定了实验室在深海生物及其基因资源研发方面的特色和优势,该实验室已成为我国深海生物基因研发基地。曾获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奖和中科院自然科学奖等多项成果奖励。主编书籍有《海洋生物基因工程实验指南》和《DNA重组技术》等。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唐启升

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的奠基人

唐启升,19431225日生,辽宁省大连人,海洋渔业与生态学家。1961年毕业于黄海水产学院,现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黄海水产研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名誉所长,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学术委员会主任、名誉院长,农业农村部科技委副主任,山东省科协主席,国家973计划资环咨询组组长等。

长期从事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研究,开拓中国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和大海洋生态系研究,为中国渔业与海洋科学多学科交叉和生态系统水平海洋管理基础研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做出突出贡献。在渔业生物学、资源增殖与管理、远洋渔业、养殖生态以及战略咨询等方面有多项创新性研究,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洋生物资源及其栖息环境调查与评估海湾系统养殖容量与规模化健康养殖技术渤海渔业增养殖技术研究”3项成果分别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狭鳕渔业信息网络和资源评估调查”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6项获省部科技奖励。向国家提出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等院士专家建议9项,促成《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等国家文件发布。发表论著350余篇册。荣获国家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优秀回国留学人员、首届中华农业英才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国家973计划先进个人、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三农模范人物、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4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夏德全

开创我国罗非鱼雄性化养殖先河

夏德全院士(1938.12.27-2005.09.08)是我国鱼类遗传育种和生物技术专家,196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他通过常规育种和高新技术相结合,培育了纯种奥利亚罗非鱼,使奥尼杂交鱼雄性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推广到全国,增收经济效益20多亿,开创了我国奥利亚罗非鱼和奥尼杂交鱼养殖和研究。同时还系统地研究了奥利亚罗非鱼遗传特性和抗寒相关因子,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创造性地将免疫电泳技术引入鱼类同工酶研究,这一开拓性工作为鱼类生化遗传学研究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成果获得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通过生物技术研究,先后获得了多种细胞核移植鱼、融合鱼、雌核发育鱼和转基因团头鲂,为我国鱼类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育种研究发展作出较大贡献。利用DNA指纹技术研究鱼类杂种优势机理,这在鱼类育种上是首创的,丰富了鱼类杂交育种理论和指导了生产实践。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雷霁霖

宝鱼之父

雷霁霖院士(1935.05.24-2015.12.16)出生于福建省宁化县。畲族。1958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是我国著名的海水鱼类养殖学家,工厂化育苗与养殖产业化的主要奠基人和学科带头人。他倡导以工业化理念发展水产养殖,引领了海水鱼类养殖产业发展新潮流。他系统研究了20多种海水经济鱼类的增养殖理论和技术,其中近10种实现了产业化;率先从欧洲引进大菱鲆良种,突破了大菱鲆工厂化人工繁育和养成关键技术,创建了符合国情的工厂化养殖模式,创下了年总产量超5万吨、年总产值逾40亿元的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对推进我国第四次海水养殖浪潮和“三农”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被誉为“中国大菱鲆之父”。

他先后主持了国家星火计划、科技攻关、行业专项、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等各类项目30余项,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杜邦科技创新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及省部级科技奖多项;已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海水鱼类养殖理论与技术》、《大菱鲆养殖技术》等专著和合著20余部;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获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科技兴农功勋科学家、青岛市突出贡献人才奖、青岛市科技最高奖、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功勋科学家等多项荣誉称号,2011年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选为全国敬业奉献身边好人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麦康森

海洋强国追梦人

麦康森,1958101日生,男,汉族,广东化州人,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专家,民革成员。1982年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水产系。1995年获爱尔兰国立大学动物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际鲍学会理事。

一直从事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的教学和研发工作,在探索我国水产动物营养研究与饲料工业发展模式,研究并构建重要养殖代表种的基础营养参数公共平台,开创贝类营养研究新领域,技术集成与创新成功开发鱼粉替代技术、微颗粒开口饲料配制技术、环境和食品安全营养调控技术,及成果产业化推广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主持完成的鲍营养学的研究2003年获教育部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 海水养殖鱼类营养研究和高效无公害饲料开发2005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主要海水养殖动物的营养学研究和饲料开发200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著作7部,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2项。参与组织了国家高技术海洋领域、国家攻关与支撑计划水产领域十五十三五研究发展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桂建芳

30年研究一条鱼

桂建芳,鱼类遗传育种学家 男,19566月生,湖北黄梅人。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 1985年获武汉大学硕士学位,1995年获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

长期从事鱼类遗传育种生物学基础和相关生物技术研究。系统研究多倍体银鲫的遗传基础和生殖机制,首次揭示银鲫独特的单性和有性双重生殖方式;原创银鲫育种技术路线,培育出有重大应用价值的银鲫养殖新品种;开拓出一条XY染色体连锁标记辅助的全雄鱼培育技术路线。已发表SCI刊源论文170多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0项,出版专著和研究生教材7部,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奖项。

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包振民

破解海洋生物“生命密码”

包振民,19611227日生,男,汉族,山东省烟台市人,贝类遗传学与育种学专家,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生物系,1997年获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养殖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海洋大学生命学院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生物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动物学会贝类分会副理事长等。

长期从事海洋生物遗传学与育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扇贝种质资源、基因组学和发育进化生物学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研究,开发了首个贝类BLUP遗传评估系统,建立了扇贝分子育种技术体系,育成5个扇贝优良品种,改变了扇贝养殖依赖野生苗种的局面,为探索我国水产种业的发展模式做出重要贡献。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并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参与组织了国家十五十三五海洋水产种业科技发展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201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少军

传承父志,只为年年有鱼

刘少军,刘筠之子,196276日生,男,汉族,湖南长沙人,士,鱼类遗传育种专家;现任湖南师范大学教授,省部共建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长期从事鱼类遗传育种研究,在鱼类远缘杂交研究领域的理论-技术-产品方面做出了系统的创新贡献。攻克了种间生殖隔离难关,阐明了鱼类远缘杂交的主要遗传和繁殖规律;建立了一步法和多步法鱼类杂交关键育种技术;创建了一批源于远缘杂交的四倍体和二倍体鱼的可育优良品系;研制的4个优良鱼类品种获国家级水产新品种证书;首次证明鲤--金鱼杂交演化途径。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以及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和湖南光召科技奖等奖励。

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农财宝典水产版】。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wanghailiang@ouc.edu.c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