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动态
《海水养殖鲈鱼生理学与繁育技术》出版发行
发布人:温海深  发布时间:2020-07-07   浏览次数:

  海水养殖鲈鱼主要种类包括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尖吻鲈(Lates calcarifer)、欧洲舌齿鲈(Dicentrarchus labrax)等,这三种鲈鱼性腺发育成熟与生殖过程均在海水环境中完成,幼鱼和成鱼生长阶段均具有广盐的适应特性,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引种与主要养殖对象,是经济价值很高的鲈形目鱼类。2018年海水养殖鲈鱼总产量达到16万吨,位居海水养殖鱼类产量第二位。其中花鲈在海水养殖鱼类中产量始终名列前茅,2010年以来每年养殖产量均超过10万吨,约为日本和韩国海鲈养殖产量总和,年总产值超过30亿元。海水网箱、室内工厂化、海水池塘、内陆池塘、河口池塘和中小型水库等均适合海鲈的规模化养殖,且花鲈在内陆盐碱水域水产养殖及深远海网箱养殖中存在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2017年,海鲈(主要是花鲈)被列为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主要种类之一,体系设立了海鲈种质资源与品种改良、营养与饲料岗位科学家,旨在围绕海水养殖鲈鱼的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关键技术的研发、集成、试验和示范,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为我国海水鱼类养殖产业健康稳步发展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撑。

《海水养殖鲈鱼生理学与繁育技术》一书由中国海洋大学温海深、李吉方、张美昭等专家执笔撰写,由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海鲈种质资源与品种改良】(CARS-47-G06)资助支持。本书为国内首部海水养殖鲈鱼系统性研究专著,填补了该领域的出版空白,中国工程院林浩然院士特为本书推荐作序。全书围绕海水养殖鲈鱼的产业发展、生理学研究、养殖繁育技术展开了系统论述,可供动物生理学、水产养殖学等相关学科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师生和科研人员参考。本书为作者团队中国海洋大学鱼类繁殖生理与种子工程实验室从事海水养殖鲈鱼十余年研究的成果结晶,历经两年多的编撰、修改和完善,今付梓问世,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书系统梳理了三种海水养殖鲈鱼生物学知识以及人工繁育、苗种培育技术及产业发展前景等。然后,本书重点以花鲈生理学和繁育技术研究为主线,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和个体水平等深入研究了花鲈的生长发育及生理机制、对盐度适应的生理机制,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花鲈的生理学最新研究进展。结合一线生产实践和实验室研究,深入研究了投喂与限食对花鲈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对主要环境因子的生理响应,以期为花鲈养殖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不断完善、优化养殖实用技术。根据花鲈苗种培育和商品鱼养成的产业空间布局,结合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系统研究了花鲈的繁殖生理机制及其调控,旨在完善人工繁育及苗种培育技术,推动花鲈南北接力繁育与养殖模式的顺畅运行。针对鱼类人工繁育的新兴研究热点——精液超低温保存,在参考大量其他鱼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花鲈精液冷冻保存开展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并归纳总结了尖吻鲈和欧洲舌齿鲈精液冷冻保存的相关研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海水养殖鲈鱼精液保存参考资料。最后,本书结合长期生产实践经验,总结了南、北方花鲈群体亲鱼培养、越冬、人工繁殖、仔稚鱼和幼鱼培养等相关技术,较为全面地阐述了花鲈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

海水养殖鲈鱼生理学与繁育技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