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生物资源增殖与保护研究室
Lab of Marine Biological Resources Enhancement & Protection


一、实验室简介

海洋生物资源增殖与保护研究室隶属中国海洋大学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21年新组建成立,前身是鱼类行为学实验室和渔业生态学实验室。研究室经过20多年的发展壮大和优化整合,在海草床恢复生态学、海洋牧场、渔业资源增殖生态学与养护技术、浮游生物学、分子生态学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研究室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良好的研究平台和工作环境。

二、本实验室目前主要聚焦方向:

1.海草床退化生境高效修复技术与恢复工程:通过生态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和生态工程学等交叉融通,深入研究海草床生态功能及其生态学过程,挖掘海草床潜在的经济价值,系统研发海草床蓝碳增汇、高效生态修复和融合发展的技术与模式,形成海草床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利用的新理论和新技术。

2.海洋牧场生境构建与效果评价技术:研究海洋牧场生产力演变及生态互作机制、场效应形成机理与提升策略、食物网评估与营养结构重构机理等重要理论基础,研发海洋牧场海藻场营造、生物资源评估、绿色海洋牧场构建等关键技术,探究海洋牧场与固碳增汇、海上风电、海洋公园、休闲渔业等的融合发展机制和模式,打造具有生态修复和资源增殖功能的现代化海洋牧场空间利用技术体系和开发新模式。

3.近岸增养殖海域的微生态过程及其功能特征解析近岸增养殖生态系统以浮游生物为主的生态过程,探讨近岸增养殖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增养殖资源的幼体发生特征,建立近岸增养殖海域的生态修复、资源增殖与养护、海洋牧场构建、生物灾害评估等微生态理论和功能提升策略。

4. 海洋鱼类分子生态学:通过分子生物技术手段结合传统的形态学研究深入开展海洋鱼类的群体进化研究以及保护遗传学的相关研究,探讨海洋鱼类系统地理格局形成的影响因素以及在更新世冰期气候变迁的影响下西北太平地区洋海洋鱼类的进化机制。

三、师资队伍

张沛东,教授、博士生导师、渔业系副主任,团队负责人。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存续委员会海草物种专家组成员、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渔业资源分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理事、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农业分会常务理事、农业农村部海洋牧场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2006年获中国海洋大学博士学位,2012年赴日本北海道大学访问交流。长期致力于近岸海域生态压力缓解理论和修复技术研究,主要聚焦于海草床退化生境高效修复技术与恢复生态工程、现代生态海洋牧场构建理论与技术、渔业资源增殖理论与技术等方向的研究。开展了大量基于自然恢复和工程修复相结合的典型渔业水域生境修复技术研究和实践,主持/参加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2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近10项,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奖励3项。

李文涛,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0年获韩国釜山国立大学博士学位。曾于2008-2010年主持全球海草监测网韩国站的监测工作等。主要从事水生植物生理生态学、浅海和河口区域生态环境修复以及海草床碳汇(蓝碳)的相关研究。参与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项目的科研工作。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海草相关的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12篇。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件。

尤凯,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近岸海域浮游生物的监测与研究工作,重点关注近岸浮游微生态系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对增养殖和岸带工程等涉海人类活动的响应特征。先后主持相关的科技服务类课题8项,参与相关的国家级及国际合作课题4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2篇。

宋娜,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鱼类种群遗传学、分子分类学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等课题,并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项目。以第一或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

四、代表性成果

本研究室建立以来,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973计划项目、公益性项目、908专项等研究课题或子任务50余项,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奖二等奖、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近10项;参编中英文专著近10部。代表性成果如下:

1. 在我国温带海草床退化生境恢复技术和生态工程方面,开展了大量基于自然恢复和工程修复相结合的海草床保护修复实践,突破了海草床生态系统恢复关键技术,研制了高效的海草机械辅助增殖装置和设备,推动我国海草床的生态修复进入集约高效的2.0时代。主导开展了我国首次海草床规模化修复,支撑了我国多个海草生态修复工程,在河北唐山、山东威海、烟台和东营等海域修复养护海草床超过20000亩,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社东西问》《CHINA DAILY》《山东卫视》《香港文汇报》《青岛日报》等十余家主流媒体相继报道了团队在海草床修复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效,并获得第十届母亲河奖绿色项目奖(全国高校项目仅有8个)和全国青少年零碳科技大展领航项目(全国共15项),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强国和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做出了较突出的贡献,在业内产生了显著影响。

2. 海洋牧场方面,从现代生态海洋牧场构建技术和效果评价技术着手,较系统地开展了现代生态海洋牧场构建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与实践,系统调查与比较分析了我国北方多海区底栖大型海藻以及海藻附植动物等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查明了适宜我国北方沿岸海域生长的大型海藻种类,并从礁型设计、礁材选取、鱼礁建植以及牧场区生态效果评价等方面系统研究了人工藻礁构建技术,研发了多款具有综合生态效益的人工藻(草)礁并实现了规模化的推广应用,推动了区域海洋资源环境养护和渔业可持续发展。主持编制水产行业标准1项(已报批),主持完成中国水产学会团体标准1项(已颁布),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项,其中1项已颁布, 20209月,团队获批农业农村部海洋牧场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第一批科技团队全国工作站(全国仅9个),在海洋牧场海草床和海藻场构建技术及渔业资源增殖与养护技术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3. 通过对近岸增养殖海域的连续定点监测,解析了浮游生物群落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主要环境条件的响应机理,为近岸增养殖海域的生态修复及海洋牧场的管理提供了基础支撑数据。在海洋牧场生态机理方面,创新性地开展了浮游沉降研究,从沉降通量角度解析了海洋牧场的关键微生态过程,明确了浮游沉降的微观结构及其功能特征。

4. 采用基因组测序(全基因组重测序、简化基因组测序)和转录组测序技术等开展常见海洋鱼类的适应性进化机制研究,从基因组层面和基因表达层面解析了海洋鱼类在应对环境变化时的分子调控机制,对于揭示宏观海洋环境变化下海洋生物微进化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