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2021届省级优秀毕业生经验分享——李韵洲、马亚宸、张晓妆

发布者:李琪发布时间:2021-06-29浏览次数:983

从事渔业学科研究工作的一点微小经验

大家好,我是李韵洲,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2021届博士毕业生。我本科毕业于本校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毕业于华盛顿大学,博士期间在任一平教授与陈勇教授指导下,从事海洋保护区和渔业资源养护与管理相关的研究,特别关注人类和自然耦合系统下的海洋保护策略、渔业资源和渔民社区三者的动态关系。目前在缅因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担任博士后,即将前往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继续从事科研工作。

作为在鱼山学习生活了五年的学子,非常荣幸收到母校的邀请,向学弟学妹们分享我的经历。在准备这次分享之前,我回顾了以往毕业生的优秀事迹,发现对于从事科研工作这一相对“小众”的职业路径,特别是渔业相关的研究,大家似乎关注不多。这其中除了有投入成本高,回报不确定性也高的因素之外,我想可能更多是因为“科研人员”这项职业的神秘色彩,让很多同学在职业规划的决策点上望而却步。从事渔业学科的研究工作等同于出海调查、做实验、发论文吗?长期从事一项研究是否会枯燥无聊?如何了解我是否适合读博或者从事渔业领域的相关工作呢?这些问题曾经伴随了我许久,可能也是大家的疑惑,所以今天借这个难得的机会谈一谈我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分享一点从事渔业学科研究的微小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在交叉学科中探索兴趣,重新定义自我价值

像大多数的渔业专业的同学一样,我也经历过一段迷茫期。以为学习渔业就是出海打鱼,不清楚作为一名晕船的女生如何在未来就业选择上保持自己的优势。记得大一的某个晚上,我给家人打电话说起想要转专业的想法,这一通一个多小时的电话,爸爸跟我分析不同专业的利弊,表示会尊重我的选择。电话的结尾我没有得到确切的结论,但却获得了一枚“解压舒心”的药丸,觉得自己可以再折腾一把,多做一些尝试,至少不要因为自己的短视而做出将来会后悔的决定。大二我申请了学校本科生研究发展计划(SRDP,向老师表达了自己想要申请科研课题的想法,随后组建了一支五人的本科生团队,开始写项目计划书,搜集文献资料,第一次在学院老师面前做开题答辩。本以为自己能够顺顺利利地接纳这个专业,干出一番“科学事业”,没想到项目进程尚未过半,我对高度重复的实验室工作兴趣大减,再度对自己的选择产生怀疑。结果事情的转机出现在项目的后半程,暑期我们去到青岛胶南做野外实验,当地的一家渔民负责接待我们,白天男主人带我们去码头做实验工作的准备,划着小木船载我们去海上浮筏挂上装满实验样品的网笼,女主人在家织渔网,给我们准备晚餐。晚上我们一行几个同学打通铺睡在渔民家的炕上。窗外就是海,在房间里都能闻到海咸咸的味道。男主人带着浓重的胶南口音跟我们说,这是他儿子的房间,现在孩子已经离开渔村去城市里工作了。

现在回想起来,那几天对于热心接待我们的渔民一家来说只是再寻常不过的几十个小时,那些在房间里的聊天也不过是随口说出的几句话,但这些细小的片段就好像触发了一个不知藏在何处的按钮,把我推向一条新的轨道。以往我们在学校里学习如何观察鱼类形态特征,识别鱼类行为和评估渔业资源,而这一次野外实验,虽然它的本意仍是关注渔业资源的生物学,我的注意力却偷偷跑到了渔民身上,第一次明白男性和女性在渔业生产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感性地察觉到这可能是个从业者越来越少,甚至会慢慢消失不见的行业。

后来,我尝试着去争取更多带有“人类”要素的学习机会,验证自己是不是真的对这个研究领域感兴趣。大三我组建了一支来自水产学院、生命学院和经济学院的学生团队,参加了“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四我完成了渔业管理和经济相关的本科毕业论文。最后,在准备申请美国大学的过程中,看到有学校专门开设课程探讨海洋和人类的关系,有许多教授从事渔业科学和管理、海洋保护区、海洋空间规划、资源经济学等多领域的交叉研究,还有一群特别酷的学生,曾在华盛顿州的印第安部落里负责环境教育,拿到法学博士学位后在巴哈马当潜水教练,在阿拉斯加的商业渔船上当观察员,还开展过普吉特湾鲑鱼保护、加州海草床修复、珊瑚礁监测、气候变化等一系列对我来说全新又有趣的研究课题,那一刻我才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也对自己的专业莫名产生了一份自豪感。

回过头看,从感到迷茫到找到方向,再到如今博士毕业,开始了博士后的工作,这一路有许多磕磕碰碰,但幸运的是我在寻路的过程中源源不断地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和老师的指点。在从事海洋保护和渔业相关的交叉研究中,我也渐渐领悟,渔业的定义比我当初想象的要宽广得多。渔业最有魅力之处是在于,它以极其巧妙的方式连结了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且充满辩证思维,从人类社会角度出发,渔业捕捞、沿海开发、碳排放等人类活动是如何影响着海洋环境和渔业资源,在生物学层面鱼类又是如何响应和适应环境变化,再回到人类视角,怎么开展低成本但可靠的监测和评估,如何权衡人类发展需求和生态环境健康,以及怎样制定科学有效、社会公平的管理策略……这些多维度的问题实际上给了我们大量空间来选择和创新,让拥有不同背景和志趣的青年有机会在这个重要议题中发声。

很多同学在刚进入或被调剂到渔业这个专业时灰心丧气,觉得和自己的兴趣不匹配。其实换个思路想,如果你热爱冲浪潜水,兴许也会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监测和保护感兴趣;熟悉算法和编程的科技爱好者说不定未来能在渔业和生态建模领域有所建树;那些在学校里热衷于组织文艺活动的同学没准能在科普写作、自然教育和公众倡导领域找到一方天地。无论做什么,前提是要对自己和对学科有个清晰的认识,而对学科加强认识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参与其中,获取一手经验。我很庆幸自己曾有许多机会去挖掘学科和自身兴趣的契合点,促成我在求学的过程中没有浪费太多时间成本,顺利找到自己喜欢的研究领域。我想这种方法也适用于大多数人,在本科阶段就有了从事学术研究的经验,自然会对所在学科有大致的了解,这样再决定是否要继续读博或从事渔业领域其他相关工作也会容易得多。

  • 打破对科研工作的成见,be open and down to earth

平日里大家谈起“科学家”,第一印象是什么?严肃认真、沉默寡言?说来惭愧,这是我小时候对科学家的认识,极其刻板片面。然而在我开始从事科研工作,频繁地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交流的时候,我才意识到那些工作出色的科研工作者往往性格活泼大方,擅长社交,语言表达能力极佳。尤其在过去这一年,当网络会议变得更加便捷后,这种特质得到充分显现。在紧凑高强度的会议日程下,连开三五个小时的会已是家常便饭,但那些杰出的科学家总是能够保持精神活跃,思维敏锐,在会议席间自如应对各方意见,准确清晰地输出观点。也就是说,做学术研究并不只是成天埋在样品堆里做实验或者坐在电脑前写论文,而是很多时候需要在社交的过程中推进工作:要向项目资助方阐述研究方案,说服对方提供科研资助;联系潜在的合作者,探讨共同合作的机会;向同行、学生、政策决策者、公众、媒体等不同群体展示研究成果;时常还要与渔民、地方渔政部门等其他利益相关者联络。完成这其中的任何一项任务都需要开放的视野、逻辑的思维和生动的表述。当然,有许多天才科学家先天就具备这些超群技能,但如果有意识地去学习和训练,这些技能后天掌握起来也会很快。特别是对于研究生、科研新人来说,我们实际上有很多场景可以去开拓自己的眼界,磨练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实验室的例行组会上做口头报告,参加不同议题的线上研讨会,向报告人提问,以及参加学术会议和研究生社交小组等等。更简单一点,可以尝试着跟家人介绍自己的研究工作。这听起来似乎很容易,但其实要对着非专业领域的人把自己做的研究讲清楚,而非斤斤于学术名词、技术细节,往往需要对研究问题有着全局高层次的理解和深入浅出的阐述。

另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许多刚开始读博的同学可能会以为科研工作的实质只是在纯粹地探究理论方法、不断研发新的技术,然后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学习理论知识、研读学术论文上,但到了发表论文的环节常被审稿人批评和实际情况结合不足,因而对学术丧失信心。我也经历过这个阶段,我想一个可以很好地打破这个固定思维的方式就是真正明白我做这个研究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在读博期间,我有幸和美国环保协会的科学家们一起工作,这是一家关注海洋健康、渔业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变化等自然环境议题的国际组织,他们的宗旨叫做“Together, we create lasting solutions to our biggest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在我看来,这句话里的“solution”其实某种程度上回答了科研工作的本质,也就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讲,做学术研究绝非是在象牙塔里空想,或者更直白点说,搞科研要接地气。一方面,进行实地调研考察、了解现实情况会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厘清研究问题,另一方面,时常与公众交流也能让我们保持一个较为客观的视角进行研究。

有人戏称,当PI有点像同时担任了一家小公司里的CEOCTOCFOHRPR,我觉得再贴切不过了。身兼数“职”,意味着需要掌握多种技能,承担更大的责任。所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绝不是光靠“严肃认真、沉默寡言”就可以胜任的,更不应抱着“自我沉浸、活在云端”的心态。如果能提前意识到这一点,我想大家在职业选择和科研工作中会少走很多弯路。

  • 学术研究之外,万花筒里观自在

成为PI道阻且长,容易劝退一大批同学,但好在渔业学科毕业生的出路远不止于此。就从我身边知道的案例来说,好多朋友在研究生项目结束后进入到NGO、机关单位、杂志社等非学术领域工作。随着国家对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和渔业资源养护的日益重视,除了传统的公务员、渔业、水产品加工和贸易公司职员等职位,在过去十年里越来越多的海洋和渔业相关的就业机会如雨后春笋般萌发,再也不像以前我们读本科的时候大家成天忧心忡忡,不知道有什么工作机会可以选择。这十年间,我自己感受到的变化最大、发展最为迅猛的海洋相关行业当属非政府组织(NGO)。在博士和博后阶段,我有幸和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自然资源保护协会、美国环保协会、青岛市海洋生态研究会、智渔等国内外NGO的老师们一起共事,合作开展和参与了渔业学习网络、社会公益型海洋保护地、国际甲壳类渔业工作组等课题项目,从NGO人身上学到不少学术论文或书籍里无法触及的宝贵经验,深深敬佩他们对于海洋保护和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热忱、使命感和行动力。我想,对于那些想在学术研究之外做出一番事业,或者尚未做好投身科研工作准备的同学来说,如果有机会在强大的NGO团队里工作,不管是对于团队协作能力和个人专业技能的培养,还是在实践中获取一线资料为以后科研工作做准备,应该都是非常好的职业生涯开端。

前文提到个人兴趣和渔业学科之间存在许多结合点,这些兴趣也完全可以带到NGO的工作领域。据统计,我国现有近一千家环保类NGO(包括国际和国内)1,涵盖了海洋和渔业管理政策推动、海洋保育、渔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监测、环境教育、公众倡导、环境基金会等不同领域。在这些各类NGO迅速发展的同时,它们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缺乏专业性人才2,但这也恰恰为具备海洋、渔业和生态领域专业知识背景的同学提供了一展身手的好机会。在本科阶段提前参与科研项目有助于形成对学科领域和学术工作的基本了解,这个方式也同样适用于其他工作领域。大家如果对NGO或其他工作感兴趣,不妨多留意一些校园实习机会,在尽可能早的阶段明确最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1数据来源:中国发展简报 (http://www.chinadevelopmentbrief.org.cn/directindex.html

2国家环保总局.中国环保民间组织现状调查报告



  

明确目标冲冲冲


  

大家好,我是马亚宸,2012年考入海大,2016年毕业后留校工作两年,2018年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将再次成为海大辅导员继续我的教育事业之路。在海大的9年让我完成一次次蜕变,临近毕业,我想结合自己研究生期间的经历与大家分享一些感受。

明确目标,寻求支持

虽然学生工作有时比较繁杂,但我感觉这是一份容易收获幸福感和成就感的工作,当初两年的辅导员工作经历让我确定了未来的方向。

在进入实验室后,我主动和导师沟通,表明了自己硕士工作后想就业的想法,导师尊重并支持我的选择,给予我充分的信任和较多的锻炼机会。因此,在完成论文写作和科研实验外,我承担了实验室网站建设、财务管理、集体荣誉评选、活动组织和会议筹备等多项工作。这让我不断提升多方面的能力,也让我把实验室当做自己的家,对实验室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同时也收获了许多的温暖与感动。

201911月,学院党团委出现岗位空缺后第一时间联系我,我有幸成为学院兼职辅导员,负责了学院全部资助工作,并成为158名硕士生的带级辅导员,确保了学院工作的顺利开展。正是因为平日我与老师们的多次沟通就业问题,我才能收获这次锻炼的机会,9个月的兼职辅导员经历也为我之后的求职之旅加分助力。

研究生阶段与本科相比,大家应该都少了些许迷茫多了份坚定,要实现心中目标,除了自己努力,老师们的指导和支持也是至关重要的。大家一定不要畏惧与导师、辅导员的沟通,每一位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成长成才,多与老师交流,主动说出你的想法或是困惑,相信你会收获更多。

  


我参与设计的实验室网站

抓住机会,提升自我

党支书、台湾交换生、“柚子铺台湾交换生服务”公众号负责人、学院兼职辅导员、研究生教学秘书助理、实验室财务管家、学术年会组织者、中国新农科水产联盟成立大会志愿者、晚会主持人、暑期三下乡成员等都是我在研究生期间抓住的机会,极大丰富了我的实践经历。

研究生期间我担任了3年的党支部书记,党团工作如果不用心组织特别容易失去成员的积极性,因此我尽力认真组织每一次活动。从实际需求出发,我组织了“职在必得”求职类系列主题党日、“做下课最后走的人”志愿活动等;从党建带团建促班建的工作思路出发,我组织了“相亲相爱一家人”班级素质拓展和聚餐、“我的五日计划”疫情居家学习活动等。是否用心,其实大家都能感受到。积极参与、团结凝聚的每一位成员让我们党支部获评校级先进党支部,班级获评省级优秀班集体。

2019年春天我去台湾交换一学期,为了让自己交换经历更意义、更价值,我加入了全台最大的交换生服务社团“柚子铺”,和两岸有志青年一起为交换生提供公益性服务。我发挥自身优势,成为用户运营部门负责人,带领团队管理4500人的同城群,每日为大家线上答疑解惑、提供最新资讯,并组织了“辣条团购”等8场线上活动,得到广大交换生的喜欢和肯定。回校后,我积极协助学校国际交流处开展多项工作,希望尽己所能为两岸青年交流做出一些贡献。

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组织协调等能力是从事任何一份工作的必需品。但能力不是凭空生成的,也不是随着年龄增加而提升的,而是在一次次经历和锻炼中成长起来的。希望大家根据自己的目标有选择、有意识地多去培养,此刻的经历和付出就有可能成为未来某刻的关键因素。

 我的班级

  


       和走进台湾小学,讲述“大陆之旅”

求职准备,早做才好

当求职季真正来临时,自己做过再多心理准备也难免有慌乱:你会发现国考能报名的岗位数量比想象中还要少一些,选调热门岗位的竞争比想象中还要大一些,公务员事业编的备考内容比想象中还要多一些……提早做准备才是硬道理。

首先说毕业论文。写论文和找工作备考我感觉都必须全心投入,很难一心两用。研三上半学期是求职的黄金期,建议毕业论文最好研二下学期就能开始,这样研三上学期可以多分些精力放在求职。幸好我是12月初确定了工作,距离3月份提交论文还有比较充裕时间。论文赶到最后很难深入思考下去,无法接收做较大修改。若是论文没写完、工作没找到同时存在,就甚是煎熬。

再说说求职状况。在我2020年下半年的求职考试中,出现了山东选调调整题目类型、辅导员考试提前一个月、山东省考提前至与选调同一天、青选计划初试和复试间隔5个月等多个“特殊情况”,这些意外陆陆续续出现,打乱了我的时间安排,增加了备考的难度。所以不要完全按照以往考试时间表备考,把整体安排提前,可以适当参加一些笔试和面试感受考场氛围和状态,能帮助自己更从容应对变化。

最后说一下求职心态。在报考岗位时,把工作地点、薪资待遇、发展前景等自己看重的因素在心中从高到低排个序,选择岗位时有个取舍,避免最终找到工作与自己的意愿不合。每个人对工作的要求是不同的,不必与周边同学做比较。求职持续时间比较长,多与周边同学沟通交流,共享学习资料和求职信息,互相帮助也许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愿每一同学都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找到理想工作!

  

党支部分小组组织模拟面试



莫问收获 但问耕耘


张晓妆,水产学院2021届渔业资源专业硕士毕业生,曾任班长、兼职辅导员、德育辅导员,获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中国海洋大学“优秀兼职辅导员”、“优秀团员”、“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大家好,我是张晓妆,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渔业资源专业2021届硕士毕业生,毕业后将继续留在母校从事党政管理工作。在海大7年求学时光里,是我遇到的每个人、经历的每件事让我能够成为今天的我,是水产学院见证了我的成长,很开心和大家分享我的经历,希望能对大家有一点点的触动和启发。

读研的三年时间,我一直都在努力平衡好科研、实践和求职所花费的时间,力求全面发展,但在不同学习阶段,自己侧重的方面还是有所不同的。

研一上学期,科研工作和课程学习是我的第一要务:我积极向师兄师姐请教数据分析方法,学习实验技能,研一上学期就发表一篇中文核心论文;修读完成了培养方案要求的大部分课程并取得不错成绩;在导师指导下撰写了5000多字文献综述,为毕业论文撰写奠定基础,也为求职预留出充足时间。

研一下学期和整个研二学年是我“多任务并行”的一段时间:持续推进科研工作,顺利完成了第二篇英文论文的修改、投稿,通过了开题审核、中期筛选等研究生培养环节。先后担任学校兼职辅导员和德育辅导员,协助团委老师进行2019级本科生带级、班级团支部建设、水产学院官方公众号“海大水产之声”推送审核、各类班级信息整理汇总、宿舍安全卫生检查、2019级研究生入学教育等各项工作;在实验室老师提供的锻炼平台上,参与实验室学术年会筹备、网站建设等工作;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担任山东省暑期学校志愿者、大学路小学“海洋导师”等,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3项;团委、实验室的工作和志愿服务经历极大提升了我人际沟通、组织协调、文字表达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对我求职产生了非常大的积极影响。

得益于前期已完成了毕业论文的全部研究工作,在完成实验室例行负责工作和英文论文返修、履行班长职责之余,研三上学期我几乎开启了全身心备考模式。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先后参加中国人民银行济南营业管理部、国家公务员、青选计划、中国海洋大学党政管理干部和山东省选调优选考试,最终留在母校,为母校的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以上就是我研究生三年来的基本历程和阶段安排,我还有几个一直激励我的座右铭想和大家分享: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在成长的过程中,周围环境是塑造我们三观、影响我们进步的重要因素。善交益友,和优秀的人在一起相处是我们以最快速度提升自我的方式。在平时的生活中,身边的老师、科研牛人、实践大神还有入职海大党政管理岗位的师兄师姐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在成长过程中每当遇到困惑,我或是翻出师兄师姐们之前的经验分享贴来再细细阅读,或是通过微信等形式直接向他们咨询;或是和导师面对面交流;或是静下心来思考导师的谆谆教诲。和优秀的人在一起,才能慢慢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2、“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

我认为在研究生入学之初就对自己的未来做出清晰的规划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因为只有在一次又一次经历中我们才能获得成长,才能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就像余世存在《时间之书》中写到的那样:“年轻人,你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所以,当感到迷茫时只管把眼前的每一次作业完成地无可挑剔,把每一项任务做到极致,到需要做出选择的岔路口时,我们心中自会有答案。

3、“如果生活没有记录,就好像生活不曾发生过”

提到时间管理大家可能会想到制定计划,然而总是会有微信、游戏、短视频等各种各样的诱惑让自己无法完成目标,久而久之就会陷入痛苦和纠结。在意识到这一点后,我采取的做法是把自己每天的生活如实记录下来,知道自己如何利用时间,才知道如何管理时间。因此我自己设计了一张表格,主要记录每天上午、下午和晚上三个时间段自己都做了哪些事情,自20174月开始我已坚持记录4年多。定期回顾总结时,我会发现自己的生活充实且有意义;制定计划时,也会更加了解自己的时间利用效率,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4“每一个你想要学习的念头,都可能是未来的你在向你求救”

考上大学并不意味拿到了通往成功的入场券,找到工作也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我们都要面临不同的挑战。“成长”二字除了年龄的增长之外,更重要的是一个人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思想、精神、心灵的成长。学习赋予我们的能力可以拓宽我们人生的边界,支撑我们做任何想做的事情,让我们在漫长人生岁月中拥有宝贵的选择权。终身学习,终身成长,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一生的修行。

在沉默的时光里默默扎根,心中有了目标就持之以恒地努力,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相信一定会“功到自然成”。最后,祝愿大家都学业有成,一切顺利!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