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渔业学科研究工作的一点微小经验
大家好,我是李韵洲,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2021届博士毕业生。我本科毕业于本校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毕业于华盛顿大学,博士期间在任一平教授与陈勇教授指导下,从事海洋保护区和渔业资源养护与管理相关的研究,特别关注人类和自然耦合系统下的海洋保护策略、渔业资源和渔民社区三者的动态关系。目前在缅因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担任博士后,即将前往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继续从事科研工作。
作为在鱼山学习生活了五年的学子,非常荣幸收到母校的邀请,向学弟学妹们分享我的经历。在准备这次分享之前,我回顾了以往毕业生的优秀事迹,发现对于从事科研工作这一相对“小众”的职业路径,特别是渔业相关的研究,大家似乎关注不多。这其中除了有投入成本高,回报不确定性也高的因素之外,我想可能更多是因为“科研人员”这项职业的神秘色彩,让很多同学在职业规划的决策点上望而却步。从事渔业学科的研究工作等同于出海调查、做实验、发论文吗?长期从事一项研究是否会枯燥无聊?如何了解我是否适合读博或者从事渔业领域的相关工作呢?这些问题曾经伴随了我许久,可能也是大家的疑惑,所以今天借这个难得的机会谈一谈我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分享一点从事渔业学科研究的微小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交叉学科中探索兴趣,重新定义自我价值
像大多数的渔业专业的同学一样,我也经历过一段迷茫期。以为学习渔业就是出海打鱼,不清楚作为一名晕船的女生如何在未来就业选择上保持自己的优势。记得大一的某个晚上,我给家人打电话说起想要转专业的想法,这一通一个多小时的电话,爸爸跟我分析不同专业的利弊,表示会尊重我的选择。电话的结尾我没有得到确切的结论,但却获得了一枚“解压舒心”的药丸,觉得自己可以再折腾一把,多做一些尝试,至少不要因为自己的短视而做出将来会后悔的决定。大二我申请了学校本科生研究发展计划(SRDP),向老师表达了自己想要申请科研课题的想法,随后组建了一支五人的本科生团队,开始写项目计划书,搜集文献资料,第一次在学院老师面前做开题答辩。本以为自己能够顺顺利利地接纳这个专业,干出一番“科学事业”,没想到项目进程尚未过半,我对高度重复的实验室工作兴趣大减,再度对自己的选择产生怀疑。结果事情的转机出现在项目的后半程,暑期我们去到青岛胶南做野外实验,当地的一家渔民负责接待我们,白天男主人带我们去码头做实验工作的准备,划着小木船载我们去海上浮筏挂上装满实验样品的网笼,女主人在家织渔网,给我们准备晚餐。晚上我们一行几个同学打通铺睡在渔民家的炕上。窗外就是海,在房间里都能闻到海咸咸的味道。男主人带着浓重的胶南口音跟我们说,这是他儿子的房间,现在孩子已经离开渔村去城市里工作了。
现在回想起来,那几天对于热心接待我们的渔民一家来说只是再寻常不过的几十个小时,那些在房间里的聊天也不过是随口说出的几句话,但这些细小的片段就好像触发了一个不知藏在何处的按钮,把我推向一条新的轨道。以往我们在学校里学习如何观察鱼类形态特征,识别鱼类行为和评估渔业资源,而这一次野外实验,虽然它的本意仍是关注渔业资源的生物学,我的注意力却偷偷跑到了渔民身上,第一次明白男性和女性在渔业生产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感性地察觉到这可能是个从业者越来越少,甚至会慢慢消失不见的行业。
后来,我尝试着去争取更多带有“人类”要素的学习机会,验证自己是不是真的对这个研究领域感兴趣。大三我组建了一支来自水产学院、生命学院和经济学院的学生团队,参加了“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四我完成了渔业管理和经济相关的本科毕业论文。最后,在准备申请美国大学的过程中,看到有学校专门开设课程探讨海洋和人类的关系,有许多教授从事渔业科学和管理、海洋保护区、海洋空间规划、资源经济学等多领域的交叉研究,还有一群特别酷的学生,曾在华盛顿州的印第安部落里负责环境教育,拿到法学博士学位后在巴哈马当潜水教练,在阿拉斯加的商业渔船上当观察员,还开展过普吉特湾鲑鱼保护、加州海草床修复、珊瑚礁监测、气候变化等一系列对我来说全新又有趣的研究课题,那一刻我才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也对自己的专业莫名产生了一份自豪感。
回过头看,从感到迷茫到找到方向,再到如今博士毕业,开始了博士后的工作,这一路有许多磕磕碰碰,但幸运的是我在寻路的过程中源源不断地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和老师的指点。在从事海洋保护和渔业相关的交叉研究中,我也渐渐领悟,渔业的定义比我当初想象的要宽广得多。渔业最有魅力之处是在于,它以极其巧妙的方式连结了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且充满辩证思维,从人类社会角度出发,渔业捕捞、沿海开发、碳排放等人类活动是如何影响着海洋环境和渔业资源,在生物学层面鱼类又是如何响应和适应环境变化,再回到人类视角,怎么开展低成本但可靠的监测和评估,如何权衡人类发展需求和生态环境健康,以及怎样制定科学有效、社会公平的管理策略……这些多维度的问题实际上给了我们大量空间来选择和创新,让拥有不同背景和志趣的青年有机会在这个重要议题中发声。
很多同学在刚进入或被调剂到渔业这个专业时灰心丧气,觉得和自己的兴趣不匹配。其实换个思路想,如果你热爱冲浪潜水,兴许也会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监测和保护感兴趣;熟悉算法和编程的科技爱好者说不定未来能在渔业和生态建模领域有所建树;那些在学校里热衷于组织文艺活动的同学没准能在科普写作、自然教育和公众倡导领域找到一方天地。无论做什么,前提是要对自己和对学科有个清晰的认识,而对学科加强认识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参与其中,获取一手经验。我很庆幸自己曾有许多机会去挖掘学科和自身兴趣的契合点,促成我在求学的过程中没有浪费太多时间成本,顺利找到自己喜欢的研究领域。我想这种方法也适用于大多数人,在本科阶段就有了从事学术研究的经验,自然会对所在学科有大致的了解,这样再决定是否要继续读博或从事渔业领域其他相关工作也会容易得多。
打破对科研工作的成见,be open and down to earth
平日里大家谈起“科学家”,第一印象是什么?严肃认真、沉默寡言?说来惭愧,这是我小时候对科学家的认识,极其刻板片面。然而在我开始从事科研工作,频繁地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交流的时候,我才意识到那些工作出色的科研工作者往往性格活泼大方,擅长社交,语言表达能力极佳。尤其在过去这一年,当网络会议变得更加便捷后,这种特质得到充分显现。在紧凑高强度的会议日程下,连开三五个小时的会已是家常便饭,但那些杰出的科学家总是能够保持精神活跃,思维敏锐,在会议席间自如应对各方意见,准确清晰地输出观点。也就是说,做学术研究并不只是成天埋在样品堆里做实验或者坐在电脑前写论文,而是很多时候需要在社交的过程中推进工作:要向项目资助方阐述研究方案,说服对方提供科研资助;联系潜在的合作者,探讨共同合作的机会;向同行、学生、政策决策者、公众、媒体等不同群体展示研究成果;时常还要与渔民、地方渔政部门等其他利益相关者联络。完成这其中的任何一项任务都需要开放的视野、逻辑的思维和生动的表述。当然,有许多天才科学家先天就具备这些超群技能,但如果有意识地去学习和训练,这些技能后天掌握起来也会很快。特别是对于研究生、科研新人来说,我们实际上有很多场景可以去开拓自己的眼界,磨练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实验室的例行组会上做口头报告,参加不同议题的线上研讨会,向报告人提问,以及参加学术会议和研究生社交小组等等。更简单一点,可以尝试着跟家人介绍自己的研究工作。这听起来似乎很容易,但其实要对着非专业领域的人把自己做的研究讲清楚,而非斤斤于学术名词、技术细节,往往需要对研究问题有着全局高层次的理解和深入浅出的阐述。
另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许多刚开始读博的同学可能会以为科研工作的实质只是在纯粹地探究理论方法、不断研发新的技术,然后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学习理论知识、研读学术论文上,但到了发表论文的环节常被审稿人批评和实际情况结合不足,因而对学术丧失信心。我也经历过这个阶段,我想一个可以很好地打破这个固定思维的方式就是真正明白我做这个研究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在读博期间,我有幸和美国环保协会的科学家们一起工作,这是一家关注海洋健康、渔业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变化等自然环境议题的国际组织,他们的宗旨叫做“Together, we create lasting solutions to our biggest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在我看来,这句话里的“solution”其实某种程度上回答了科研工作的本质,也就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讲,做学术研究绝非是在象牙塔里空想,或者更直白点说,搞科研要接地气。一方面,进行实地调研考察、了解现实情况会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厘清研究问题,另一方面,时常与公众交流也能让我们保持一个较为客观的视角进行研究。
有人戏称,当PI有点像同时担任了一家小公司里的CEO、CTO、CFO、HR和PR,我觉得再贴切不过了。身兼数“职”,意味着需要掌握多种技能,承担更大的责任。所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绝不是光靠“严肃认真、沉默寡言”就可以胜任的,更不应抱着“自我沉浸、活在云端”的心态。如果能提前意识到这一点,我想大家在职业选择和科研工作中会少走很多弯路。
学术研究之外,万花筒里观自在
成为PI道阻且长,容易劝退一大批同学,但好在渔业学科毕业生的出路远不止于此。就从我身边知道的案例来说,好多朋友在研究生项目结束后进入到NGO、机关单位、杂志社等非学术领域工作。随着国家对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和渔业资源养护的日益重视,除了传统的公务员、渔业、水产品加工和贸易公司职员等职位,在过去十年里越来越多的海洋和渔业相关的就业机会如雨后春笋般萌发,再也不像以前我们读本科的时候大家成天忧心忡忡,不知道有什么工作机会可以选择。这十年间,我自己感受到的变化最大、发展最为迅猛的海洋相关行业当属非政府组织(NGO)。在博士和博后阶段,我有幸和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自然资源保护协会、美国环保协会、青岛市海洋生态研究会、智渔等国内外NGO的老师们一起共事,合作开展和参与了渔业学习网络、社会公益型海洋保护地、国际甲壳类渔业工作组等课题项目,从NGO人身上学到不少学术论文或书籍里无法触及的宝贵经验,深深敬佩他们对于海洋保护和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热忱、使命感和行动力。我想,对于那些想在学术研究之外做出一番事业,或者尚未做好投身科研工作准备的同学来说,如果有机会在强大的NGO团队里工作,不管是对于团队协作能力和个人专业技能的培养,还是在实践中获取一线资料为以后科研工作做准备,应该都是非常好的职业生涯开端。
前文提到个人兴趣和渔业学科之间存在许多结合点,这些兴趣也完全可以带到NGO的工作领域。据统计,我国现有近一千家环保类NGO(包括国际和国内)1,涵盖了海洋和渔业管理政策推动、海洋保育、渔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监测、环境教育、公众倡导、环境基金会等不同领域。在这些各类NGO迅速发展的同时,它们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缺乏专业性人才2,但这也恰恰为具备海洋、渔业和生态领域专业知识背景的同学提供了一展身手的好机会。在本科阶段提前参与科研项目有助于形成对学科领域和学术工作的基本了解,这个方式也同样适用于其他工作领域。大家如果对NGO或其他工作感兴趣,不妨多留意一些校园实习机会,在尽可能早的阶段明确最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1数据来源:中国发展简报 (http://www.chinadevelopmentbrief.org.cn/directindex.html)
2国家环保总局.中国环保民间组织现状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