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学院第十届“希望之星”评选活动圆满落幕
合影留念
11月25日下午,水产学院第十届“希望之星”评选活动现场答辩在鱼山校区逸夫科技馆举行,标志着以“传承·创新”为主题的水产学院第十届“希望之星”评选表彰活动圆满落幕。水产学院副院长温海深,党委副书记王伟莉,养殖系副主任高勤峰,教授代表黄六一、刘阳、刘士凯,团委书记耿雪晨出席活动并担任现场答辩评委。
此次现场答辩分为个人奖答辩和团队奖答辩两个半场。在个人奖答辩中2016级水产养殖学专业的何晓晴以自信大方的精神面貌以及精心设计的答辩内容充分展现了水产学子的个人魅力;2016级水产养殖学专业的石志杰精心准备的PPT以及其大一学年多获得的累累奖项赢得满场掌声;2016级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的范效楷以“创新进取”为主题展开答辩;2016级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刘春容从容讲述其一年来的学习实践成果。2015级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徐杨冰从梦想和责任两个方面阐述了自己成为一名有使命感的科研工作者的决心;2015级水产养殖学专业的苏芳凭着“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精神赢得评委老师的肯定;2015级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岳彩霞展现了不愧过往,不畏将来的决心;2015级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李晓悦向观众讲述自己的蜕变历程,其丰富的学习实践经历、流利的演讲让观众赞叹不已。2014级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刘姗姗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Nowhere means now here”;2014级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张雪同样怀着山高路远,脚踏实地的心态讲述自己的故事;2014级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张越淇用自己的努力诠释了“奋斗不息”。
团队奖答辩分为学习科研、志愿服务、创新创业和校园活动四个组别。学习科研组中三支团队认真严谨的态度和丰硕的成果赢得了评委老师的高度评价。对虾免疫防控小组首次成功分离中国对虾血细胞亚群,对于全面深入了解对虾免疫防御具有至关重要的科学价值,亦能给对虾白斑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和策略。鱼病免疫防控团队以“免疫防控,还绿色水产”为宣言,在水产病害与免疫学实验室这一大平台下,为鱼病防控这一梦想而奋斗。疯狂牡蛎组研究四种壳色长牡蛎黑色素含量差异比较及其合成关键限速酶基因Tyr的调控研究。志愿服务组中的蒲公英志愿者协会和水产学院研究生支教团队,用大量的图片及数据展示自己的成果,均获得评委老师的肯定。创新创业组中的“‘参’情无限,谋海发展”团队、五彩斑斓牡蛎团队也通过自己的演讲充分展示了团队的风采,海隅初晨大学生综合服务团队更是以其极具特色的解说获得评委老师的赞美。校园文化组中,“224追着自己的未来”团队、水产学院健美操队、ISEA工作室暨海大水产之声团队和水产学院辩论队,采用视频、音乐的新形式把自己团队所取得的成就娓娓道来,辩论队更以优秀的前辈从未远离,而新人也在不停的成长为主题阐述对传承、创新的理解。
现场答辩结束后,水产学院副院长温海深发表总结讲话。他首先充分肯定了参与此次答辩的个人及团队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他表示,“希望之星”的评选工作已经走过了十个春秋,“希望之星”已然成为水产学院的一张名片。他指出,本次活动丰富的评选形式、团体奖的首次加入,使得评选对象扩增至全体学生,参与评选的团队涵盖了学习科研、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创新创业等多个方面,为广大优秀水产学子提供了更好的展示机会。之后,他对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希望之星”评选活动的社会各界表示感谢,他们的关心支持是“希望之星”评选表彰活动实现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助力。
水产学院党委副书记王伟莉宣布水产学院第十届“希望之星”获奖名单。她对获奖个人和团队表示祝贺,同时也把感谢和崇敬送给站到台上的每一位同学,感谢他们为到场观众师生带来满满的正能量和感动。
据悉,水产学院“希望之星”作为水产学子的“最高荣誉”,自2008年12月首次评选以来,受到全校院师生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活动开展9年来共评选本科生“希望之星”45人,研究生“学术之星”23人。他们是水产学子中的佼佼者,也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生动展现。2017年,水产学院迎来第十届“希望之星”的评选活动,以“传承·创新”为主题,在“个人奖”的基础上,新增“团队奖”和“提名奖”,旨在激励广大水产学子传承和发扬水产精神,在思想引领、科研学习、社会实践等方面团结协作、努力拼搏、共创佳绩。
出席活动的嘉宾还有2014级水产养殖学二班班主任高凤、2016级水产养殖学一班班主任王旋、2016级水产养殖学二班班主任李昀、2016级海洋资源与环境班班主任李建超、团委副书记吕朋、团委副书记马亚宸、团委辅导员刘甜,以及鱼山校区各学院学生会主席。
获奖名单
个人奖:2016级水产养殖学1班 何晓晴
2015级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班 李晓悦
2014级水产养殖学1班 刘姗姗
团队奖:水产学院研究生支教团队
水产学院辩论队
提名奖:蒲公英志愿者协会
水产学院健美操队
五彩斑斓牡蛎团队
特别奖:疯狂牡蛎团队
文:吕朋张桃芝 图:郭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