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可以用“数据中台”做些什么?
发布时间:
2020-09-22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人:
孙珊珊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0-09-22文章来源:网络与信息中心作者: 发布人:孙珊珊 浏览次数:2570

      “数据中台”是近期IT圈最火的概念之一。数据中台为什么这么火?具有哪些作用?又是如何为高校解“燃眉之急”的?高校在数据治理、管理方面,该如何创新实践?……一起来看看。

  数据中台核心与本质

  中台概念在中国科技界最早萌芽于阿里,其灵感来源于芬兰游戏公司Supercell。这家看似很小的公司,却拥有一个强大的技术平台来支持众多小团队进行游戏研发。各团队由此可以专注创新,不用担心基础却又至关重要的技术支撑问题。而将这种类似的思维应用到企业中,就是需要构建一个资源整合和能力沉淀的平台,对不同的部门进行总协调和支持,“中台”也就应运而生。

  由此可见,介于前台和后台之间的中台,相当于公共服务平台,其核心思想是“共享”。顾名思义,数据中台可以看作是数据的“公共服务平台”,即通过数据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采集、计算、存储、加工,同时统一标准和口径,形成标准数据,再进行存储,形成大数据资产层,进而为客户提供高效服务。形象地讲,数据中台构建的服务考虑到“可复用性”,每个服务就像一块积木,可以随意组合,灵活并高效地解决前台的个性化需求。

  从涵义范围角度来看,狭义地讲,数据中台是一套实现企业数据资产化的工具集;广义地讲,数据中台是一整套将数据用起来的机制和方法论,进而帮助机构实现数字化转型。

  从技术角度来看,数据中台是一种新型的IT架构;从管理角度看,数据中台是一种新型的组织管理模式和理念;从战略角度来看,数据中台是为了应付日益复杂的环境而构建的一种新型战略工具和竞争壁垒。

  总之,数据中台的核心理念在于“数据取之于业务,用之于业务”,相比于传统数据平台,数据中台更注重对业务的积累和沉淀,构建了从数据生产到消费,消费后产生的数据再回流到生产流程的闭环过程。

  “让一切业务数据化,一切数据业务化”是对数据中台系统功能的精要概括。

  数据中台为什么这么火

  现阶段,如何唤醒沉睡的数据资产,把数据真正地用起来,以支持自身业务的智能化升级,是摆在所有传统企业面前的“数字化转型焦虑”。2019年,数据中台爆火的背后,既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焦虑的市场东风,又有阿里、腾讯等中台战略示范效应的推波助澜。

  “在企业中,中台是为了更好地整合后端的计算、业务、数据资源,更敏捷、高效地为前台服务而生,在高校中同样如此。”东北财经大学网络信息管理中心副主任陈伟表示。数据中台建设,不仅在企业中轰轰烈烈展开,也走进想要通过数据治理来进一步推动智慧校园建设的高校视野里。

  总的来说,数据中台主要发挥了以下三方面作用,可为高校解“燃眉之急”。

  打破数据孤岛。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部署很多管理和业务系统,这些系统来自于不同的厂商,数据无法共享和跨业务调用,也就无从谈起数字化转型。而数据中台在分散的底层数据库和上层应用中间建立起一套数据架构,用于屏蔽掉底层的差异化,并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推动数据自由流动,以支撑上层业务的创新迭代。通过打通多源异构数据,统一治理、管理数据,数据中台可以让数据高效可用。

  提高效率。随着业务拓展,组织和机构的膨胀往往造成效率下降问题。具体业务的开展需要技术、产品、市场等各个方面的支持,而这些基础支持工作会有很大程度上的重复。部门内部、部门间的协调颇为耗费精力,不仅信息无法共享,资源也会被浪费。一个数据全面、技术能力过硬、可以统一调用的数据中台,能够为业务线提供统一支持,实现“扁平化”。

  资源共享和决策支持。高校中海量高维度、准确的数据资源,都极具价值。如何充分发挥好学校高质量、多维度的用户数据,为教学、管理、社会服务助力?以数据中台形式呈现的统一用户中心可以通过API形式提供服务,获得更广泛的业务场景。如学生成绩等级服务,以绩点形式提供,既保护学生隐私,又满足社会需要;学生画像服务,可经过学生授权后使用……由此可以多元化、全景化了解学生,消除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巨大鸿沟,真正把学生多维度数据资源释放出来。

  高校数据中台应用实践

  加强数据研究和数据治理,是高校找准自身定位、提升治理水平,确立发展策略的重要举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信息化建设处处长郝志杰表示,数据治理可以推动流程再造,让师生办事从“山重水复疑无路”变成“从此天堑变通途”。通过数据治理打通学校数据大动脉,梳理数据的产生、加工、使用和终止的整体流向,支撑跨系统、跨业务和跨部门的流程再造。以“信息化+”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打破部门壁垒,融合条块分割,实现资源整合和目标协同,把之前的“以部门为中心”转变为“以师生需求为中心”。

  在高校信息化管理部门的IT服务、IT设备及资产管理、流程与决策支持三大业务逐渐分离的趋势下,一套强大的数据中台系统成为高校信息化业务开展的基础。上海外国语大学信息技术中心主任赵衍表示,在“数据服务2.0”时代,高校必须建设一套强大的数据中台系统,对各类数据进行及时和实时的采集、清洗、加工,并按照业务类别、服务对象、数据属性、时间跨度等多个维度对数据进行整理、整合和存储,并提供有效的数据传输、数据导出、报表生成、数据可视化等工具,这样才能为各类需求快速地提供数据服务。

  目前,高校在数据治理、管理方面展开很多创新实践。有不少高校已开始或计划搭建数据中台,为学校数据服务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中有不少思路和亮点值得借鉴。

  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其数据中台系统由校方大数据项目团队自主进行整体架构设计,在综合权衡学校的数据规模和应用需求后,采用开源和自主开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建设。这样的设计,既考虑到系统功能的持续扩展性,又防止了系统由于过分依赖厂商或太过封闭造成今后的持续开发风险。

  南京理工大学设计了集“发布、申请、管控、监测”为一体的数据中台。其中,“统一发布中心”面向各平台和系统提供统一的数据出口方式,可快速实现数据共享接口的发布;“统一申请中心”开放校内数据资源目录;“统一管控中心”将数据申请做可视化处理,保障学校对数据的自主可控;“统一监测中心”对于数据运行情况实现全链路监测,改变以往数据交换的“黑盒状态”。

  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数据一个库”指的是确定数据产生唯一源,全面完善数据完整性和更新及时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数据中台建设,通过全域数据采集与引入、数据治理实施体系、数据质量运营保障体系、统一数据资产管理体系、统一主题式服务体系、赋能业务并闭环迭代等六大核心内容,解决西电“数据一个库”难题。

  北京建筑大学从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两条线做强“数据中台”。在结构化数据上,建设真正完全交换、可用的全量数据管理中心,实现数据为流程服务,用流程促进数据价值;在非结构化数据上,缩小对非结构化数据、大数据分析的差距,深入分析大数据,采集学校各类大数据,寻找大数据的价值。

  西北民族大学作为西北民大智慧校园的核心中枢,校园数据中台通过数据集成、数据标准、数据治理等环节,实现学校全量数据沉淀和数据资产可视化,构建起包括主数据管理平台、数据治理中心、数据共享开放平台、统一身份认证鉴权平台在内的校园大数据资产中心。

  可以看到,“数据中台”的引入,为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数据中台为高校降低了数据服务的门槛,成为高校新型核心竞争力的来源;但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新的思维理念与体系架构,数据中台也要求高校站在全局高度来考虑数据服务工作,转变工作思路,提高数据整合和数据治理能力。

  (本文刊载于《中国教育网络》杂志20201月刊,原标题为《2019,数据中台元年》,作者为本刊记者项阳)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Copyright 2013 中国海洋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
电话:0532-66782160
邮箱:wlzx@ouc.edu.cn
地址:青岛市松岭路238号,中国海洋大学 图书馆B楼
邮编:26600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