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学校要闻

中国海洋大学在I型干扰素促进急性肝损伤修复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本站讯 近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杨金波教授团队在Nature旗下子刊《细胞与分子免疫》(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杂志,发表了题为“I型干扰素信号途径通过引发巨噬细胞极化促进急性肝损伤修复”(Type I Interferon Signaling Facilitates Resolution of Acute Liver Injury by Priming Macrophage Polarization)的最新研究成果。

  对乙酰氨基酚(APAP),又名扑热息痛、醋氨酚,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成人和儿童的感冒发热、头痛以及其他疾病所致的发热和疼痛,也是多种抗病毒感冒药(如999感冒灵、VC银翘片、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等)的重要成分之一。过量使用APAP可以触发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s)和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的释放和暴露,引起严重的急性肝损伤(APAP-ALI)。肝脏内的组织驻留巨噬细胞(Kupffer细胞),通过招募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并产生包括I型干扰素(IFN-I)在内的炎症因子,进而调控肝脏炎症状态并启动肝脏的修复功能。

  IFN-I在宿主对病毒和细菌的反应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杨金波教授团队利用TRIF、IRF3、IFNR基因敲除小鼠与骨髓移植研究,发现髓系细胞中IFN-I的产生及其信号传导在APAP-ALI修复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利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对APAP-ALI后的CD11b+细胞群体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了一个在早期修复阶段可以表达IFN-I的单核浸润巨噬细胞群体,其产生的IFN-I可以促进前期浸润的中性粒细胞凋亡,也可进一步促进单核来源的巨噬细胞向具有吞噬功能的修复巨噬细胞群体转化。同时,该团队还鉴定了一群表达M-CSF的衰老中性粒细胞(CSF1+)。CSF1(M-CSF)是IFN-I刺激表达的基因(ISG),分泌的M-CSF进一步帮助浸润的单核巨噬细胞向起修复功能的M2型巨噬细胞转化。该研究揭示了APAP-ALI发生后早期恢复阶段肝脏髓系细胞间的通讯机制,并发现了IFN-I在协调肝脏修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示IFN-I在APAP-ALI治疗中的潜在临床用途。

APAP-ALI浸润的髓系细胞间通讯(左)和 IFN-I信号通路串扰(右)示意图

  本文第一作者宋巧玲博士是中国海洋大学博士后,文章共同通讯作者为中国海洋大学杨金波教授、赵晨阳教授和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Tom Hamilton教授。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和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平台项目基金等资助。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华大基因、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烟台毓璜顶医院等单位参与了此项研究工作。

  杨金波教授是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中国海洋大学“‘蓝色药库’高层次人才计划”项目首席、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海洋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崂山实验室海洋创新药物筛选与评价平台主任。近年来,团队聚焦于干扰素信号转导的基础研究并专注于抗肿瘤、抗脂肪肝及肝纤维化海洋创新药物研发,以通讯作者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2022)、Cell Research(2021)、Journal of Hepatology(2020)、Proc Natl Acad Sci USA(2020)等顶尖期刊发表系列研究成果,在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产生重要影响。

References: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23-022-00966-y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92-022-01119-3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22-020-0386-6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168827820304694

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191027811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