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要闻速递

于志刚校长思政课与学子谈职业话理想

  本站讯 12月26日上午,校长于志刚走进课堂,担任马克思主义学院王付欣老师的助教,与修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大学生讨论“职业理想”。

  窗外寒风凛冽,空中飘着零星雪花。崂山校区4402教室里暖意融融,气氛热烈,近200名学子齐聚一堂,聚精会神聆听校长讲课。不少高年级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甚至鱼山校区的博士研究生也前来“蹭课”。

  于志刚首先和同学们一起简要回顾了“明大德 守公德 严私德”一章“遵守公民道德准则”这一节的相关知识点,接着从确定职业理想的几种途径、职业理想与大学学习的关系、职业理想的时代特征和可变化性、职业理想的实现等方面,谈了对职业理想的认识。

  在谈到“确定职业理想的几种途径”时,于志刚讲述了鲁迅弃医从文和钱伟长为了“学造飞机和大炮”弃文从理的故事。他指出,大学生确立职业理想首先要认清时代发展的方向,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要符合自己的实际,要对自己的素质、性格、特长、能力、潜力等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要“择己所爱、择己所长、择己所利、择市所需”。

  讲授“职业理想与大学学习的关系”内容时,于志刚指出,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大学生必备的,是进一步深造或就业的基础,但是其意义主要在于“用”。一流人才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广博的知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逻辑和批判性思维,培养创新创造的能力,养成健全的人格。同学们即使努力学习各种已有的专业知识,拥有千百种专业技能,也无法完全依赖已经掌握的专业技能应对快速变化的未来。大家不能做“千手观音”,必须努力使自己成长为完整的“人”,做有智慧的“人”。他还以“中国海大2019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和初入职岗位胜任力调查”的相关数据为例,阐释了“大学学习专业与毕业后职业相关性很高”这一观点。

  讲到“职业理想的实现”时,于志刚和在场学子分享了自己的求学和工作经历。他指出,要实现个人的职业理想,关键是“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持之以恒地学习与实践,每日读书、持续学习,做少而精的事,以“学习和研究的态度”做好每一件事;要按照个人兴趣变化、自身和外部约束条件变化等适时调整完善自己的职业理想;要“回归主流”,自觉将个人发展和职业理想融入社会发展的主流。

  授课过程中,于志刚向学子推荐了《不完美的世界》《零边际成本社会》《最后的大师》《未来简史》等十余册图书。

  互动环节,现场同学热情高涨,踊跃提问。针对大家提出的专业认识与职业发展、职业理想与个人兴趣、理想追寻与家庭期待的矛盾、大学生活与理想规划、职业规划与未来迷茫等问题,于志刚一一予以解答。解答过程妙语连珠,“未来不可以规划,但是职业一定要规划好”“既要登高望远,也要探幽入微”“阅读是最奢侈也是最廉价的一种方式”“读书不能光读甜的,多样性很重要”等金句频现,引来学子阵阵掌声和会心笑声。

  水产学院水产养殖2019级博士研究生王波听说校长要讲授思政课的消息后,和同学一早从鱼山校区赶到崂山校区来听课。他在课上第一个向校长提问,“校长很亲切,讲授内容接地气,特别贴近学生实际。他叮嘱大家在做职业规划时,一定要立足实际,还要兼顾自己的兴趣爱好,这让我受益匪浅,更加坚定了自己对未来的信心。”王波兴奋地说。

  海洋科学(中外合作办学)2019级扶语萱一直很纠结:自己特别爱好艺术,是不是为了追求在专业方面成才就可以放弃自己的爱好?听了校长解答后,她豁然开朗:“原来两者可以兼顾!校长说,许多理工科大家在文学艺术方面也有很高造诣,而且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样的。这让我以更好的心态投入到以后的学习中去。”

  法学专业2019级林容玉下课后就与同学一路狂奔从教学楼8区赶到4402教室,为了听得仔细、看得真切,她坐到最前排。而她的同班同学、来自新疆的热则耶姆却没有那么幸运,因为稍晚了几分钟,只能坐到最后一排,这让她有些遗憾:“好在我才大一,希望下一次坐得离校长近一些。”

  整整两节课无休,下课后,还有不少同学感觉意犹未尽,围着校长继续提问,或索要签名和赠言。

图/文:金松

于志刚校长与同学们互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