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奋进之笔

从初心到使命:一流大学建设的几点思考

各位领导、同学,大家好!

  来中央党校学习的这一周,我感觉收获很大,通过不同的形式,包括听课、交流和思考,对过去不求甚解的一些问题,能够入心入脑地思索,集中学习、集体学习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进新时代”。下面我就三个方面的思考与大家共同交流,请大家批评指正。

  第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两句话,但是仔细想想,初心是什么?使命又是什么?初心和使命是什么关系?我过去对这个问题缺乏深入思考。通过这段时间的集中学习,个人有了一些深入的体会和认识。

  所谓的初心,我理解就是共产党人的赤子之心和本色,那就是写在中央党校校训石上的“为人民服务”,就是为人民谋幸福。这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初心,也是我们党事业发展的基石。建党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秉持着这颗不变初心,带领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一路走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如果没有了这颗初心,我们的党就会变质、变性、蜕化,就会丧失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也就走不到今天。苏共瓦解的历史原因很多,但是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脱离了人民群众,忘记了初心,丧失了基石。殷鉴不远,来者可追。因此,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一周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嘉兴南湖,在我们党梦想最初起航的地方,沿着中国共产党人早期的足迹,翻开风云激荡的红色篇章,回顾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的光辉历程,在历史中汲取力量,为的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

  何为使命? 使命就是责任与担当,是党的初心的具体化和形象化,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带领人民努力奋斗的宏伟目标。我们党的使命在不同历史阶段是随着国内外形势发生变化的。在抗日战争阶段,党的使命就是作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带领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解放战争时期,党的使命就是团结各族人民群众,推翻国民党政府、打到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使命就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努力奋斗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因此,不忘初心代表了我们党的纯洁性,而在不同历史阶段勇于担当使命,则代表了党的先进性和战斗性。初心是我们党永恒的出发点,使命则是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宏伟的战略目标。因此,从不变的初心到历史使命,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道路。在九十多年不忘初心、不辱使命的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党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将实事求是作为始终坚持的思想方法,逐步发展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一脉相承的科学思想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我们完成不同阶段历史使命的重要思想武器。

  第二,一流大学建设的初心与使命

  纵观世界历史的发展,大国的崛起,必须要有一流大学提供智力和人才的支撑。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成社会主义强国,同样离不开一流大学的支撑。一流大学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那么,究竟达到什么样的指标就算一流大学?达到哪些指标可以成为二流大学?迄今为止尚没有明确的定义和说法。

  一流大学没有明确定义,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看看一流大学到底是什么样子?通常认可的一流大学一般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流的师资队伍(Faculty)、一流的生源和优秀的毕业生(Alumni)、一流的课程体系、一流的硬件设施、高竞争力的科研能力、优异的学校综合声誉(Reputation)。这是丁学良教授(丁学良,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2004,北京大学出版社)在论述一流大学提到的几个方面,大家可以去读读他的书。我们能不能建成一流大学?或者我们怎么样才能建成一流大学?这是我们大家长期思考的问题。

  周二北师大刘保存教授给我们讲课,论述了世界大学的演进历史,从早期的柏拉图学院(公元前385年),到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1088年),再到英国的牛津(1167年)剑桥(1209年)、美国的哈佛(1636年)耶鲁(1638年),最后到现代大学之母-德国的洪堡大学(1810年)等,发展到今天大学承担了培养人才、创新知识和服务社会的综合功能,这也是大国兴起与大学兴盛密切关联的重要原因。

  作为中国海洋大学前身的私立青岛大学,在1924年成立伊始就确立了“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才,应国家之需要”的办学宗旨,这三点与今天国家对大学的期望是一致的,也可以理解为这就是我们中国海洋大学创办伊始的初心。建校九十五年以来,中国海洋大学历经多个历史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担负了不同的历史使命,成就了辉煌的事业。

  进入新时代,国家实施“双一流”战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项重大国家战略,将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双一流战略的实施为中国海洋大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建成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成为海大人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和宏伟目标。

  第三,一流大学建设的几点思考

  在坚守大学初心、完成新时期历史使命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正确理解双一流战略的内涵,坚持实事求是,深刻认识一流大学的内涵,遵循大学建设和学科发展的规律,坚持久久为功的理念,杜绝空谈、崇尚实干,方能完成我们的历史使命。我个人认为有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思考。

  1.正确看待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中的指标化问题。

  目前国内对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评价和评估中存在明显的泛指标化问题,认为达到管理部门指定的几项指标就成了一流大学、一流学科,这是一个误区。我们如果围绕着指标去做文章,那就是舍本逐末的做法。例如,我们通常采用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来评价学科水平,认为进入ESI 前1% 的学科属于国际领先学科,或者国际公认的世界高水平学科。但是实际上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并未采用这样一个指标来衡量学科水平(言十,2019)。一个学科的水平,如果有公认标准,一定是由师资队伍水平、学科作出的科学贡献、培养的人才质量等方面所构成。ESI 指标只是体现了学术论文中的一部分,而且只要在论文中署名作者的单位(不分顺序)都在统计之列。如果过度看重ESI指标,将会陷入论文泡沫之中,形成恶性循环,对学科建设有害无益。

  除了ESI指标,还有国际化指标,反映在教师队伍中有多少比例的外籍教师,多少比例的外籍学生,课程体系与世界接轨的程度。为了快速提升这一指标,可以走的捷径就是吸收大量的国外留学生,通过国家的资助渠道,学校积极配备各种有利条件,这就会快速提升国际化这一指标。国际化是一流大学的一个重要特征,西方国家推行国际化,除了网罗全球高水平师资和优秀学生之外,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通过留学生推行和输出西方的价值观和文化,反观国内大学的国际化,很多时候是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实在是南辕北辙、得不偿失的做法。

  此外,还有很多其他指标,都需要我们客观看待,保持定力,不为追求指标而朝令夕改。通过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调研和房建成校长的报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建设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并没有强调在哪些指标上达到了一流大学的要求,如果一定说有的话,那就是找准了国家和国防安全的痛点,敢于与国际一流竞争,扎扎实实建队伍,安安心心做学问,认认真真育人才,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和蓝天上。这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就是,我们需要汇聚优势力量,重点突破,着力解决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中的痛点、难点,将锦绣论文写在祖国的蔚蓝大海上。

  2.学科建设要避免短期见效的思想。

  一流大学的建设是与一流学科建设密不可分的,但是学科的发展是有其自身规律的,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师资队伍、科研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社会声誉等等,也是个协调发展的过程。因此,不能简单认为在某个方面增加了投入,学科就能快速崛起变成一流学科。

  此外,一流大学有建设周期,但是不等于学科发展也有同样的周期。毛主席说过,今天通知明天要(报告),只能是假报告。因为这明显违反了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一流大学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而不是短期的战术行动,因此,对学科建设、学校事业发展,一旦确立发展规划,就需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去撸起袖子加油干,而不能被隔三差五的检查、评估和汇报所左右。毫无疑问,即使没有双一流,中国海洋大学也是以建成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作为自己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3.管理服务要避免表面化。

  如果将高校比作一列动车,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优质的管理队伍就是动车的两条钢轨,二者同等重要,二者的协调一致尤为重要。高校的管理服务需要沉下去,真正站在学生、教师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做好服务、如何助力学科建设。目前国内高校大多存在“有专门的管理队伍、但缺乏专业的管理服务”的弊端,这往往导致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没法形成最大合力,在共同推动学校发展方面效率较低。

  7月10-12日学校举办大学生夏令营,学院也安排相应的夏令营活动,同时对优秀学生进行面试。我问他们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你们对海大是什么印象?比较一致的答案是,海大校园很美、老师很好,但是学生的住宿环境很差,尤其是卫生间。2018海洋学科国际评估时,国际专家对教学楼的卫生间也提出类似的问题。有一流的卫生间未必就是一流大学,但是进卫生间需要捏着鼻子的大学一定不是一流大学。因此,我们的管理服务不仅要做表面看得到的,更要做表面看不到的。赵磊教授在课上讲到,将“利他做到极致”就是精品,同样地,将管理服务做到极致也是精品,海大需要这样的精品文化。

  以上是我这几天来通过交流学习,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奋斗”的理解和体会,同时结合我们一流大学建设进行的一些思考,请大家批评指正。

  我很高兴能够和大家一起学习共事、一起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而共同努力。

  谢谢大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