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9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对涉农高校办学方向提出新要求,对广大师生予以勉励和期望。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师生第一时间认真学习了总书记回信精神,组织师生座谈会开展学习讨论,反响热烈。
水产学院党委书记王曙光表示:习总书记的回信立意高远,谋划未来,令人振奋。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科汇聚了农学和海洋两大领域,水产科学在未来科技支撑“三农”建设,推动现代海洋渔业发展方面,承担着更大的责任和使命。习总书记强调,我们要为“三农”事业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和科技工作者,这对于农学学科来说是重大的发展机遇,我们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全院师生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落实总书记在回信中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推动水产学院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水产学院院长李琪表示:习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让我们涉农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倍感鼓舞与使命伟大。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正在积极推进水产一流学科建设,构建资源深度共享、学科交叉互补的现代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创新平台以及水产类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习总书记的回信在战略层面为我们“新农科”建设的探索道路指明了方向。我们将牢记习总书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的殷切期望,一如既往的坚持“牧海唯真,敏学笃行”的价值追求,加速推进“新农科”的发展、强化“新农科人才”的培养,为国家现代化、渔业现代化和“新农科”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水产学院副院长温海深表示:结合一流本科建设,应全面落实习总书记回信的精神,将现行教育教学模式与新农科建设相结合,一是积极推动卓越农林教育人才培养办法2.0版本的申报,在牧海菁英班施行五年的基础上,持续创新改革;二是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修改,应体现新农科建设的精神,在培养方案和模式上全面贯彻落实。
水产学院副院长宋协法表示:研究生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科水平提升和社会服务能力体现。今年是学校的研究生质量年,学校专门成立研究生教学督导,学院应该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为契机,创新工作和机制,努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新农科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水产学院副院长张文兵表示:看了习总书记的回信,充分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一如既往的重视,对新农科建设高度的重视。作为跟水产科学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者,同时也担任部分科研管理相关的工作,看到回信感到非常振奋,自己更应该有使命责任担当,特别是从科研的角度,应以回信精神为指引,把科技创新做得更加出色。
水产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伟莉表示:在新农科建设的大背景下,我们将继续围绕一流学科的建设和一流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立德树人,牢记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么培养人这个核心任务,紧密结合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对人才培养提出的六个结合的要求,进一步把我们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做得更扎实、更细致,为我们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培养又红又专的后备人才。
水产学院养殖系主任、教师代表潘鲁青表示:习总书记的讲话体现了国家和党对农村建设的重视。结合到水产学科,自从环保巡视以来,水产养殖业面临新的挑战,我们作为高校从事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的教师,如何培养符合国家新农村建设的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作为一线的教育教学负责人,应该贯彻学校和学院的部署,努力把人才培养这项工作做好。
水产学院学生代表韩亚楠(2017级博士研究生)表示:海洋孕育生命,农业滋养文明。农业概念与人类发展始终保持一致,从满足温饱到追求品质,从群落聚集到国家维稳,从原料供给到科技促产,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现代化的关键,更加凸显了的高等农学教育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对农业人才提出了要求:要有使命意识和爱农情感,能深入国家需求和农业实际,用科研成果引领未来中国农业发展。作为水产工作者的我们,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扎实学习专业知识,把握学科前沿动态,在“蓝色农业”的阵地上从原料提供、食物保障、生态修复、国土维护等多角度保障水产行业良性发展,为满足国民幸福、国家复兴和民族未来做出贡献。
水产学院学生代表张晓妆(2018级硕士研究生):作为农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产品提供了我国1/3的高品质蛋白,在我国国民膳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水产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看到总书记对涉农高校的关心与支持,我感到十分激动和振奋。在国家坚持对外开放的道路上,水产行业机遇和挑战并存,年轻的我们一定会谨记习总书记的嘱托,同时紧紧依托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背景,矢志不渝,放飞理想,努力学习,艰苦奋斗,把自身所学努力转化各项惠民技术,不忘投身科研的初心,肩负兴农报国的使命,在各位老师和前辈的指导下,把广阔的海洋变成真正的蓝色粮仓,勇做时代的弄潮儿,为我国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水产学院师生们纷纷表示,一定深入学习理解习总书记的回信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总书记对农学学科建设发展的殷切期望,转化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的巨大动力,为“双一流”大学建设贡献新的更大的力量。
通讯员:杨文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