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山校区“花园式单位”石刻溯源

作者:石牧洋 柳溪生来源:《中国海洋大学报》观海听涛发布时间:2024-10-24

从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一校门步入校园,须臾间,便可见一块“花园式单位”石刻嵌在假山石上。石刻在秋阳的映照下,神采奕奕,似在诉说着一段值得铭记的往事。

这事要从“文化大革命”刚结束时谈起。“文革”期间,校园内开凿了五个干道口,再加上缺乏有效管理,造成多处存在沙土流失、树木枯死、杂草丛生、垃圾乱堆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师生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所以“文革”一结束,整治校园环境就成为学校的一项迫切工作之一。

这项工作从1977年就开始了。到1981年底,把几条“主要道路由砂石路面改成沥青路面”,把道路旁的明沟改为700余米暗沟,拆除了五个干道口临时工棚近20间,拆除主要道路旁过去用于饲养试验狗的破旧平房15间,运走碎石脏土320多立方米,运进优质土200多立方米。

还对八关山学生宿舍区周围的环境进行大整治,用三合土打地面2000多平方米,撤销垃圾点,改用垃圾车每天两次收集运走垃圾。

大规模的校园绿化规划与整修则是从1979年开始的。当时学校总务处设有绿化管理组,负责环境规划和绿化管理、环境卫生管理、水电费管理等。1982年时有正式职工4人、临时工和家属工20人。

1979年,主要整修绿化了一校门至胜利楼一段马路旁的花坛,栽种了多种花木,新建了“牡丹园”“月季园”。1980年,整修了校园内主要马路两旁的挡土墙1000余米。

至1981年底,种植各种树木近20000株,铺草皮3600多平方米。

当时的绿化工作有三点值得点赞:一是发动全校师生员工参加整修绿化劳动。

二是因地制宜,主要选择松、柏、冬青等耐旱树木,并按时施肥、浇水、打药、修剪,加强管理,以保证高成活率。

三是坚持自力更生、节约开支的原则,做到了少花钱、多办事。如利用角落空地培育苗木20000余株,节省了购买苗木钱。再如把较大的枯树加工成床板、桌面、方凳料等,配发各单位卖给教职工,既使教职工得实惠,也增加了绿化经费。

由此,1981年12月,总务处绿化管理组被山东省文委、省教育厅授予全省高等学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1982年3月2日,学校召开动员大会,积极开展第一个“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会后,学校及系、部、处、室、馆、所的领导和校直部门干部立即参加了清扫校园卫生和植树的劳动。在“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中,校园环境整治与绿化再结硕果。

一个月的时间里,全校共出动15000余人次,进行清除卫生、义务植树和其他服务活动。

先后进行六次大、中型集中大扫除,清除卫生死角18个,清除垃圾726吨,清挖水沟1400多米,粉刷房屋58间。

共栽插各种树木43000多棵,其中栽冬青、黄杨、蔷薇、枸桔32000棵,植黑松、花柏、桃树等3000多棵,插冬青苗8000棵,另新建苗圃三亩。

且在“胜利楼”前修建了一个2000多平方米的花园。除种植上桂花、耐冬、玉兰等观赏树木,还栽植了几百米的冬青墙。

对于这次活动,1982年3月27日出版的院刊二版以《开展“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以来我院绿化治脏成效显著》为题做了报道。报道概述了活动开展的特点:

“一、各级领导重视,带头行动。……院党委常委都是年过半百的老同志,每次都是和大家一起参加劳动。……水产系系主任尹左芬教授,虽是年近七十的女同志,也和大家一起参加劳动。二、群众发动充分,行动迅速。……除少数病号、年老体弱和必须坚守工作的同志,几乎全部投入了劳动。……杂工组四名同志加班加点,牺牲了不少休息时间,准备发放树苗。有的司机中午、晚上照样拉水浇树……。三、措施比较具体,效果显著。……劳动力安排较合理,劳动工具和树苗的准备较及时。……保证了活动的顺利进行,且取得了显著效果。……(“胜利楼”前花园的)冬青墙,院部机关干部、工人和海洋地质系部分师生,仅用了二个半天,就全部完成栽植任务。”

4月上旬,学校对这次活动进行了总结检查评比和表彰,并研究制定出具体措施,以把文明礼貌活动制度化、经常化。其中,有“实行卫生‘六定’制度”,即“定区域、定标准、定卫生日、定卫生负责人、定检查评比、定奖惩制度”;还有“实行群众活动与专业队相结合”的办法,适当配备了一定的校园整修绿化专业人员。

1982年全年学校共栽插各种树木46000多株,其中有樱花、玉兰、桂花、碧桃、蔷薇等若干观赏树木,成活率达90%以上;铺草皮3000多平方米;栽植冬青墙1000多米。

经过四五年师生员工的实干、苦干,学校的绿化美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已呈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景象。1983年3月15日,在青岛市全民义务植树表彰大会上,市人民政府命名学校为“花园式单位”,并奖给“花园式单位”石刻一块和若干苗木。从石刻的落款时间来看,应该是1982年年底就评出结果,并刻好了石刻。

光阴荏苒,岁月沧桑。昂首站立的“花园式单位”石刻已与这座世纪校园融为一体,与莘莘学子共沐春花秋月、夏风冬雪,陪伴着他们朝乾夕惕、成才报国。

作者:石牧洋 柳溪生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报》第2267期(2024年10月18日)

编辑:李华昌

责任编辑:李华昌

开栏词

八关山下,汇泉湾畔,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材,应国家需要”为创校宗旨的中国海洋大学已走过90多个的春夏秋冬,即将于2024年10月25日迎来她的百岁华诞!

经百年沧桑砺洗,学校积淀了丰富而厚重的校史资源,是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师生校友津津乐道的话题。

为了系统梳理和生动展示校史资源,方便师生校友查阅了解相关内容,在距百年校庆千日之际,特创办【八关山下】专栏,下设“史海钩沉”“信息动态”“红色印记”“校史漫话”四个栏目,分别展示深度挖掘校史资源的专题作品、校史工作及相关文化活动信息、反映学校与党和国家历史紧密相关的作品,以及师生校友创作的校史随笔散文等文化作品。

欢迎广大师生、校友踊跃投稿,并对专栏建设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联系邮箱:news@ouc.edu.cn,邮件主题请标注“校史”二字。

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2022年1月29日

最新发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