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文化建设”研讨会在中国海洋大学举办

作者:吴倩来源: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观海听涛发布时间:2024-06-16 字号:

  本站讯 2024年6月15日,在即将迎来中国海洋大学百年华诞之际,“数字时代的文化建设”研讨会在学校崂山校区举办。研讨会由中国海洋大学主办,文科处、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国家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联合承办,青岛臻艺贝雕工艺品有限公司协办。

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张静致开幕辞。她指出,本次会议围绕“数字时代的文化建设”进行研讨,可谓恰逢其时。学校在发展海洋科学、水产等特色优势学科的同时,高度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积淀了悠久的人文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国家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在各级文旅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始终围绕国家文化和旅游建设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学术优势、智库功能、海洋特色,培养了大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优秀人才,在海洋文化理论与海洋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文旅融合发展、文物与博物馆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希望本次研讨会能够进一步开拓新视野、启发新思想,为服务文化强国、海洋强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刘洋在致辞中指出,新一代数字技术已经全面融入了我国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催生了一系列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数字技术和博物馆的深度融合,为社会提供了高质量的文化服务、文化体验、文化产品,为博物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了技术支撑。我们将以科技为动力,持续推进智慧博物馆的建设,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设计推出符合公众需求、富有时代特色、充满朝气活力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以创新为引领,打造博物馆技术驱动和内容创新的生态环境,推动文物与各行业的融合发展,为文化繁荣助力,为经济发展赋能。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副司长张金宁在致辞中指出,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是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内在要求,事关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大局。当前,加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既是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也是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有效途径。把握好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新机遇,守正创新、主动作为,继续认真做好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和公共文化云建设等项目,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和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加强优质数字文化内容供给,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研讨会主题报告共分为三场。来自国家、省、市政府文旅部门领导,中国出版协会、中国版权协会、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专业组织、高校和出版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数字时代的文化建设”主题,各抒己见、充分交流。

  会上,文化和旅游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杨志今指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应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数字技术对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和转型的要求,以质的提升和量的增长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原副署长邬书林指出,应当坚持出版强国,推动出版数字化、平台化、智能化,实现中国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原副署长阎晓宏指出,应当加强对数据量的整合工作,强化人工智能在数据、算力、算法等方面的能力,充分利用我国在人工智能运用中的场景优势,推动文化领域中人工智能的高质量发展。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局原党组书记刘玉珠指出,需要加强数字技术与文物创新的融合发展,推动社会力量更多地参与文物保护,充分发挥文物的资源优势,借助数字技术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

  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蒋秋飚出席会议。学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修斌主持开幕式。

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纷纷表示,此次研讨会以鲜明的主题、丰富的内容、精彩的报告令人印象深刻。

通讯员:吴倩

合影留念

编辑:左伟

责任编辑:李华昌

回澜阁

>

要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