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近日,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深蓝科普宣讲团的青年志愿者们走进青岛天山小学,面向四年级小学生开展了一系列水产特色科普宣讲,内容涵盖中国渔文化、鱼类知识、藻类知识等。其中一堂“趣味潮间带”课程带领孩子们来到海边开展潮间带生物采集和多样性调查,探索海洋生物的奥秘。
为保证潮间带生物采集活动顺利开展,5月23日,水产学院硕士研究生刘剑锋面向小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宣讲,介绍潮间带以及如何识别各种潮间带生物,知识覆盖贝类、甲壳类和藻类各种生物,帮助小学生理解潮间带生物的多样性。同时进行安全教育,讲解赶海时的注意事项,强调小学生要注意保护自身安全和保护潮间带生物。
5月26日中午,20余名青年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在青岛海之风公园开展潮间带生物采集和多样性调查,共有50余名小学生及家长参与其中。通过分组的形式,在充分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志愿者们边讲解边带领孩子们进行赶海活动。孩子们实地考察、亲身实践,学习潮间带生物的外形外貌和生命活动特点,用眼睛观察、用双手感受海洋生物的多样魅力。活动最后,志愿者为孩子们系统地讲解了本次所采集到的潮间带生物知识,包括纹缟虾虎鱼、短滨螺、平背蜞、葛氏长臂虾等鱼虾蟹贝藻类生物知识,孩子们认真聆听、用心记录。
这是一场在潮声中行进的旅程,海大水产学子以自身专业特长和科普服务精神唤醒了青少年对海洋奥秘进行发现和探索的好奇心。孩子们纷纷表示,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大海的广博,也体会到了水产研究的无穷魅力,坚定了未来探索海洋的决心。
编辑:刘柱
责任编辑:邵江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