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海洋科研水平稳步提升,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涉海人才事业蓬勃发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进入新时代,如何培养更多高水平涉海人才、推动海洋科技自立自强,已成为一项全新课题。《光明日报》特推出“人才强国新征程·建设海洋强国”系列报道,关注众多涉海人才如何立足国家需求接续奋斗,做真科研、出真成果,为建设海洋强国作出自身贡献。
3月17日专栏开篇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工程团队:矢志创新 逐梦蔚蓝”为题,重点报道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华军领衔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工程团队30余年矢志创新、以工兴海、逐梦蔚蓝的先进事迹。在“创新者说”一并刊发李华军院士谈创新文章“创新有三个关键词:兴趣、韧劲、责任感”,现将两篇文章转发如下。
李华军院士(左三)与海洋工程团队成员在工程一线(摄影:刘莅)
当前,人类已进入海洋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新时代。在开发海洋空间、获取海洋资源与能源的过程中,人们建造了大量的海堤、码头、人工岛、采油平台以及施工作业装备等,这些设施与装备不仅时常受到波浪、狂风、洋流的拍打和冲刷,而且所处的海底地形与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结构物一旦失稳破坏,就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
如何消除隐患,使海中设施与装备不惧风吹浪打?如何为人类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海洋权益维护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30余年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李华军领衔的海洋工程团队紧密围绕海洋强国重大战略与产业需求,解决了海洋工程设计理论、安全施工与运行中的系列技术难题,为海洋强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力量。
奋斗不辍:在蔚蓝大海持续创新攻坚
1992年,刚刚步入而立之年的李华军从部队转业到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任教。“既然到海大来,肯定要研究海洋。既然在工程学院,肯定要走海洋特色的工科发展之路。”李华军说。
1999年,李华军在南京开会时,得知渤海南部的埕岛油田中心二号平台存在过度振动现象,但迟迟找不到原因。于是,李华军与埕岛油田取得联系,希望承担该平台的诊断和治理工作。
为了获得真实的数据,检测选在风大浪高的冬天进行,团队成员顶着寒风、迎着波浪在平台上架设备、布仪器。“每次检测都要在上面待十几天,天气严寒和食宿条件差不算啥,更大的压力是平台上的工作者不相信我们能解决问题。作为负责人,李老师不断给我们鼓劲,说我们要用事实和实力说话。”团队成员、中国海洋大学教授王树青说。
经过不懈努力,团队利用自己创新的检测技术找到了平台过度振动的原因,并给出了治理方案。1年后,团队重返埕岛油田,受到热情接待。管理方说,原本打算拆除的平台保住了,避免了数亿元损失。在此基础上,团队形成的系列相关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致力攻克海洋工程关键技术难题,取得累累硕果……”在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建置40周年发展大会上,团队成员、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院长梁丙臣如数家珍般列举了学院的十大代表性成果,其中的“海洋工程泥沙输移与河口海岸演变”创新技术便凝结着他的智慧和汗水。
2016年开工的山东港口日照港石臼港区整治工程是我国首例港口工业岸线退港还海、修复整治生态岸线项目。如何有效应对整治修复前的浪大、流急、乱石堆砌等问题?如何保障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人工沙滩能够稳定?经过多家单位联合开展方案研究,梁丙臣研发的“区域尺度的浪—流—沙耦合机理及岸滩演变精细化模拟预测技术模型”成功应用,达到了兼顾安全、环保、经济的工程效果。
30余年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工程团队以蔚蓝海洋为主战场,解决了海洋工程设计理论、安全施工与运行中的系列技术难题,发展了海洋工程安全与防护技术体系。开展系列海上施工作业技术与装备研发,推动海工装备产业向高端迈进。团队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海洋领域首个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牵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0余项。
谋海济国: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己任
“服务国家战略,以工兴海强起来”是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工程团队开展研究的动力之源。
面对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团队勇担使命,积极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相关海洋工程建设出谋划策,提供技术支撑。
“从福建厦门跨海三通道,到马尔代夫的中马友谊大桥,再到以色列的阿什多德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一些海洋工程建设我有幸参与其中。”团队成员、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方辉说,李华军院士时常叮嘱团队成员要牢记“为什么而战”——为我国海洋工程事业的发展而勇攀科技高峰。
带着这份使命感,方辉先后形成了“海上结构物跨尺度耦合分析方法及应用”等代表性成果,荣获自然资源青年科技奖、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荣誉。
团队成员、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陈旭光之前主要从事水利方向的岩土问题研究,在李华军院士指导下,他跳出舒适区,转向海洋岩土力学与海底工程研究领域。“跳出舒适区是痛苦的,但搞科研就是要勇于创新。”陈旭光说,深海大洋中蕴含着丰富的清洁能源和稀有矿藏,深海采矿在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中大有可为,自己愿意通过努力为建设海洋强国贡献力量。
“我主要致力于新型海上构筑物水动力分析方法与设计理论的研究,在实践中,我从李院士身上学到了很多隐性知识,比如如何过滤选题,如何将选题有效落地。”团队成员、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刘勇表示,这些隐性知识成为他科研创新路上最宝贵的“财富”。2022年9月,刘勇喜获“科学探索奖”,这一公益奖项主要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支持45岁及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开展探索研究,刘勇也成为学校首位获得该奖项的科学家。
交叉协作:厚植人才成长沃土
“百花齐放”“为真理而争辩”“为科技创新打擂台”……长期以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工程团队开放包容、协同发展的氛围环境,成为人才成长的沃土。
“你只管大胆地开展研究,有困难来找我,出了问题我担责。”团队成员、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张其一始终谨记李华军院士给予他的信任与鼓励,激励他在海洋工程领域勇往直前。
怀着“发展海洋土力学,加快海洋资源开发”的梦想,2010年张其一加入了团队。在宽松自由、鼓励创新的氛围中,2013年他自主研制完成首套静动态多自由度土工试验加载装备。不仅如此,在李华军院士带领下,张其一和团队成员乘胜追击,历经3年坚持不懈研发,又成功研制出一整套“挖铺埋一体化管缆作业装备”体系,备受业内瞩目。
“有一段时间,我和刘勇教授经常‘吵架’,他说我理解的不对,我认为他的理解有偏差,‘吵’完了,回去反思,下次接着‘吵’。”方辉笑着说,李院士安排他和刘勇合作,两人专业背景分属于固体力学和流体力学,在研究中经常争论。“在团队开放的沟通氛围中,真理越辩越明,分歧越来越小,合作起来就很融洽了。”
目前,团队已成为院士领衔、层次多样、学科多元的专家教授核心团队,成为以校内外和海内外优秀博士为主体的高水平创新研究队伍,成为国家经略海洋、向海图强的“海工梦之队”。2023年,团队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以团队为依托,2023年11月,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工程装备基础科学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工程及技术创新研究院揭牌成立,这两大机构与山东省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积极瞄准产业链堵点、难点和痛点,构建“基础理论—技术创新—成果孵化”的学术创新链,进而搭建起“育人链—创新链—技术链—产业链”四链融合多学科交叉协作的发展模式。
李华军表示,这一发展模式立足于学校多学科交叉、海洋特色鲜明的综合发展优势,力求打造成为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工程学科的特色亮点,更好服务国家战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记者:刘艳杰 通讯员:冯文波
李华军院士(左三)与海洋工程团队成员在研讨科学问题(摄影:刘玉松)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李华军:
“创新有三个关键词:兴趣、韧劲、责任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我所理解的“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能够产生强大的发展动能。
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就是要勇于打破守旧观念,摆脱固化的思维模式,进行超前谋划,甚至是颠覆性的创新设计,可以“无中生有”,能够先发制人,创造出新的“生态位”,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拥有绝对优势。
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而教育需要与时俱进。进入新时代,我们需要开辟多元化人才培养渠道与方式,做到精准施教、因材施教。教学中既要传授文字、图表、数字、定理等显性知识,也要借鉴师傅带徒弟的模式,传授实践再实践带来的隐性知识。激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索欲,鼓励学科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打下人才基础。
科技创新还需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环境可以改变人,积极营造开放包容、宽松自由的创新环境,建立科学合理的容错机制与激励机制,为青年人才开展研究提供坚强后盾,确保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专注开展科研攻关。
回顾我自身的发展历程,我认为创新有三个关键词:兴趣、韧劲、责任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保持对某一事物和领域的热爱,才会萌生探索的好奇心。但仅有兴趣还不够,要明白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帆风顺,必须有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毅力,相信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创新更要有责任感,胸怀家国,为行业的进步、祖国的富强、民族的复兴而创新争先,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从而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赢得主动权。
把目光聚焦到海洋领域,浩瀚海洋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面对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的时代重任,我们唯有瞄准涉海产业需求以及海洋科技“卡脖子”难题,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在海洋工程基础理论创新和高端海洋装备研发上发力,加快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才能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
(记者刘艳杰、通讯员冯文波采访整理)
2024年3月17日出版的《光明日报》人才版
编辑:冯文波
责任编辑:李华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