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向海洋求索碳中和新路径

作者:李英菁来源:中国报道观海听涛发布时间:2024-03-04 字号: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世界气象组织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开幕当天发布暂定版《2023全球气候状况报告》,宣布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人类历史上最热的一年。2023年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的基线高出约1.4℃,极有可能在未来5年内突破《巴黎协定》中提出的1.5℃阈值。过去一年,温室气体水平创历史新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平比工业化前时代高出50%;两极冰川、冰盖融化加剧,海洋表面温度、海平面上升速度达到历史新高;极端天气现象频发,气候变化正前所未有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如果不采取积极措施,预计到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3℃。

  在此背景下,COP28首次就逐步淘汰化石燃料达成共识,即“阿联酋共识”,呼吁以公正、有序和公平的方式在能源系统中摆脱化石燃料,提出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能力和能源效率各提高一倍,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闭幕式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发表演说,指出和急剧恶化的全球气候危机相比,全球气候行动进展仍过于缓慢,敦促所有国家和企业立即采取行动,履行承诺。

  COP28敲响了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的警钟,催促各国加快减碳步伐。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碳库”,海洋碳储量是陆地碳库的20倍、大气碳库的50倍,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随着碳研究的深入,以海洋碳汇(蓝碳)为代表的海洋碳中和途径日益受到重视。拥抱广阔的海洋,寻求可持续发展新路径,推动海洋可再生能源、绿色养殖等新兴产业发展,保护海洋生态,充分开发、利用蓝碳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

  海洋碳中和潜力巨大

  200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粮农组织和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联合发布《蓝色碳汇:健康海洋固碳作用的评估报告》,首次提出蓝碳概念,即由海洋生物捕获的碳。 和陆地碳汇(绿碳)相比,蓝碳拥有固碳量大、效率高、储存时间长等特点。

  能固碳、储碳的滨海生态系统即为“滨海蓝碳生态系统”,其中,红树林、海草床和滨海盐沼并称“三大滨海蓝碳生态系统”。以红树林为例,全球红树林总面积只占全球近海面积的0.5%,但储藏在沉积物中的碳却占海洋总储碳量10%至15%。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储存周期最长只有几十年,而蓝碳则可达到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对实现碳中和目标有重要的助力作用。中国是海洋大国,拥有约300万平方公里的主张管辖海域、1.8万公里大陆岸线,滨海湿地面积超过600万公顷,为蓝碳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中国海洋大学未来海洋学院院长、海洋碳中和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李建平表示:“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同时拥有红树林、滨海盐沼、海草床这三大滨海蓝碳生态系统的国家之一,固碳储碳潜能十分巨大。全球海洋每年的新增固碳量可以抵消全年交通排放的三分之一,促进蓝碳发展是国家实现碳中和远景目标不可忽视的中流砥柱。”

  碳中和指的是人类活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吸收量在一定时间内达到平衡,最终实现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除了蓝碳,海洋碳中和还有很多极具开发潜力的领域。

  实践层面,推动碳中和主要分为“减源”和“增汇”两大方向。李建平告诉《中国报道》记者,对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海上风电、海水制氢等海洋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而在增汇方面,除了保护蓝碳生态系统,CCUS(碳的捕捉、利用与封存)技术也受到广泛重视。中国海洋大学已经与中海油、中石化等企业建立合作,共同开展二氧化碳海底封存技术的研究。

  李建平介绍,尽管很多技术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未能大规模投入使用,但其储能量庞大,前景十分可观。除了三大滨海蓝碳生态系统,学界还在积极探索大型海藻等新兴蓝碳生态系统。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有沿海植被生态系统中,大型海藻的面积最大,碳埋藏率很高,是未来海洋碳中和的重要研究方向。

蓝碳交易逐步走上正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蓝碳经济发展,作出了“增加海洋碳汇”“探索建立蓝碳标准体系和交易机制”等一系列部署。然而,由于相关标准尚未完善,蓝碳实际交易量要远低于绿碳,蓝碳交易直到近几年才有所突破。

  2021年7月,厦门产权交易中心设立了全国首个海洋碳汇交易平台,同年9月,红树林生态修复项目2000吨海洋碳汇在该平台顺利成交;2022年初,厦门产权交易中心成功完成我国首宗海洋渔业碳汇交易;2023年2月28日,全国首单蓝碳拍卖交易在宁波市象山县黄避岙乡以每吨106元的价格成交,浙江易段精密器械有限公司拍下西沪港渔业一年约2340.1吨的碳汇量。

  今年年初,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正式开启,为蓝碳交易注入一针强心针剂。目前,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市场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碳价大幅走高,而中国碳配额均价仍远低于其他国际碳市场,有可观的升值空间,蓝碳交易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常态化可以有效激活海洋经济,推进碳中和进程。

  李建平对《中国报道》记者表示,中国的蓝碳交易才刚刚起步,但前景广阔,绿碳与蓝碳的融合将是大势所趋,“蓝碳融入现行的全国碳交易市场,打通与国际碳市场的连接渠道对引领海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国碳交易体系的完善和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的建立,蓝碳交易也将进入高速发展的时代。

  然而,蓝碳资源的开发、利用正面临着严峻考验。由于水体污染、围海垦荒、土壤侵蚀等问题,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遭受了巨大的破坏,成为世界上最濒危的生态系统之一。全球变暖加剧的背景下,要进一步发挥蓝碳在碳中和进程中的作用,首先要做好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司长王磊表示,滨海生态系统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鲜明的自然资源禀赋,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中国为加强滨海生态保护修复,在坚持保护优先、加强统筹规划、强化基础工作、实施重大行动和重视蓝碳工作等五个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我们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携手行动起来,加强滨海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

  2010年以来,中国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等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总计整治修复岸线1500公里、滨海湿地3万公顷,完成海堤生态化建设72公里,修复成效初显。在滨海生态系统破坏情况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中国是近年来为数不多红树林总面积实现显著增长的国家,红树林碳汇在碳交易市场也“奇货可居”,全国首单红树林保护碳汇拍卖起拍价高达每吨183元。

  中国积极推进海洋碳中和

  为应对世界气候危机,自《巴黎协定》以来,中国坚持不懈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大力投入绿色产业,发展清洁能源,促进绿色金融发展,不断提高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扶持和引导下,海洋碳中和相关产业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机遇。

  2024年1月11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实施《蓝碳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项目增汇成效评估技术规程(试行)》,对红树林、滨海盐沼和海草床三类蓝碳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项目增汇成效评估方法作出规范,用于指导项目尺度的全国蓝碳生态系统修复增汇成效评估工作,量化评价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对巩固提升海洋碳汇能力的贡献。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要“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海洋能,推动海洋能发电在近海岛屿供电、深远海开发、海上能源补给等领域应用”,鼓励建设海上风电基地,推进海上风电向深水远岸区域布局,重点建设山东半岛、长三角、闽南、粤东、北部湾五大海上风电基地集群。

  “十四五”期间,全国海上风电规划规模达到8000万千瓦。2023年12 月26 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国家发改委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作出中期评估报告,指出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历史性超过化石能源,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至17.5%。

  海洋能储量巨大,在COP28正式确定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目标后,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将越来越高,海洋可再生能源前景明朗。在生态环境部发布的首批4项CCER方法学中,“并网海上风力发电”和“红树林营造”一同被列入其中,彰显着海洋碳中和的重要地位。

新闻链接:【中国报道】向海洋求索碳中和新路径


编辑:左伟

责任编辑:左伟

回澜阁

>

要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