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怀恋的四年学习生活

作者:朱璟赪来源:中国海洋大学报观海听涛发布时间:2023-05-10

2013年,海大图书馆

大学四年最常去的地方当属图书馆了,这儿丰富的资源是本科教育给我的第一印象。

当年,我们还享受不到选座系统这种高大上的东西,要想和你心仪的座位长相厮守,办法只有一个:抢!现在的学弟学妹很难想象当年图书馆抢座的盛况:即使是冬天,大家也会一大早爬起来,排队等开门。考试周期间,队伍甚至可以从大门口一直排到孔子像再绕三圈,这奇观还上了新闻。

那一年,我还保留着高中日出而起、日落不息的精神,天天上早朝一样虔诚地恭候门卫大叔开门,经常第一个踏进图书馆。

这里对我来说是个小世界,意味着不断有新发现的可能性:占好座位后,先去A201转一圈,看看新书展架的新秀,我接触到的文学、哲学大多来自这里。中文自科书库在三楼的角落里,那儿一排的西哲丛书是我系统接触卢梭的开始。往里走,商务出版社的美国史奠定了我和丹尼尔的《美国历史文化》课的缘分。角落里有一整套各国风土人情志,在我参加模联会议时都快被翻烂了。也有袖珍一点的,杜兰特的《历史的教训》在之后几年成为我的枕边书。

外文书库是待得最久的地方,007座位将在接下来的两年里被我牢牢霸占。在这儿通读了原版《哈利波特》后,英语才向我展现出工具之用以外的语言之美。一楼是开会的好地方,部门的人围坐一圈,搞打嬉闹,那两年,多少策划就是在这儿诞生的。

后来,就有了图书馆选座系统,把我从早起排队的苦修中解放出来。再后来,又有了新东方学习库、小公交……对于我们要做的事,无论是学习还是社团、社会实践,学校都尽己所能供给资源。在本科教育阶段,这种有力的支持,及其激发出的求索热情,奠定了我不断尝试的信心,告诉自己:一切皆有可能。

2014年,海工实验室

造波机隆隆开动,水槽里,搭建好的模型布满传感器,源源不断地产生数据。虽是经院人,却是在工院做实验。像我这样转专业的本科生在海大为数不少,虽然面临不少困难,但至少有了第二次选择的机会。

眼前的物理模型实验,是SRDP项目的核心。通过参加本科生研究发展计划,我有机会将课堂所学应用于科研实践,以项目为平台,系统地梳理了专业知识,还锻炼了学术研究的能力。

也就是在这一年,我与几位同学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成为我们起步的平台,不同专业的同学汇聚在一起,将想法付诸于实践。有成功和收获,也有艰辛和汗水。

在海大,本科教育于我而言不是一个模子,而是众多的机会。每次机会都代表不同的选择,不同的可能性。越来越多的可能性,不仅勾勒出更丰富更真实的社会,也更清晰地透射出自己的内心。一次次机会,一次次选择,一次次成长。

2015年,文新学院102教室

“文理兼备,自我定位,估算两三倍”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知识分子以人为核心”

“If you are not part of the solution,you will be part of the problem.”

……

进入大三后,我的生活发生了重大转折:加入行远书院。第一眼看到书院的招生公告,心中一团火便被它燃起:

“行远书院是中国海洋大学通识教育的实验区和本科教学改革的‘特区’,组织开展核心通识课程教学……让“博雅”推动终身学习,以应对瞬息万变的未来。书院的学生将通过课程学习、反思讨论、生活训练、书院活动,调动求知欲望,拓宽认知视野,强化问题意识,增强以宏观的思维分析问题、以微观的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打造“厚基础”的自学根基,提升“宽口径”的从业能力,养成“深识见”的思维自省。”

大学之道、宇宙大历史、数学天文与物理、全球化与人类社会……两年的时间里,我们学籍在原学院,集中住宿在书院宿舍。本科教育向我展现出它迷人的另一面:踏出专业的限制,涉足文理融通的领域。

我们在行远书院这个更大的平台探索更广阔的外部世界,更细微的内心世界。“我疑惑的,我恐惧的,我思考的,原来都有人疑惑过,恐惧过,思考过。”在我看来,本科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掌握一项谋生赚钱的技能,更在于在教育中启发心智,对自己的认识更为彻底。跳脱出专业的藩篱,思考更多和“人”有关的问题,并在思考、交流、学习的过程中,与思想上的同行者、先行者建立联系,在精神上,摆脱茫茫宇宙中,这一粒须弥芥子的孤单。

“这才是我想要的本科生活!”回首书院两年,虽在专业与通识的夹缝中几度心力交瘁而几乎放弃,但最终仍初心不改,原因便在于这句话。能够在海大本科教育改革的特区,体验海大最新的教学理念与方式,不仅让本科生活更精彩,也至今令我感受到与海大的亲近。

2016年,第七教学区

都说学有所获,而我却是学有所惑。同一个问题,不同的课程,不同的老师,课程讨论上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一位老师说,讨论会(seminar)来自于拉丁语semen(种子),作用是在心底播下一颗种子,引发长久的思考。

海大本科的课精彩,是因为上课的老师精彩且多元。感性与理性,孰轻孰重?出身自然科学的老师强调理性的地位,出身人文科学的老师则强调感受的重要。探索未知的好奇心与趋利避害的本能,哪个才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老师认为好奇心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我不以为然,坚持“趋利避害”论,并在作业里详细论证。

这些自由表达、互相冲突的思想,飞絮一样时刻浮游在我身边,平日看不见,但是特定的场景,一道思想的光照进来,它们立刻熠熠闪光,在脑海中激起涟漪。

离开海大后,我见过顽固的理性阻碍了内心的表达,也见过传统的束缚剥夺了人在思想上、境遇上提升自我的能力。我见过瞻前顾后思来想去的犹犹豫豫,也见过扛着大旗横冲直撞的莽撞国民。内心世界、个人交往、社会生活,无时无刻没有理性感性之辩,屡屡让我回顾、完善自己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毕业后,我看到趋利避害的机制推动集体的不断发展,似乎并不需要好奇心的参与,但我也见过在更复杂的领域,趋利避害由于缺乏制度的约束而肆无忌惮,演变为弄虚作假、劣币驱逐良币,而好奇心与荣辱心取代制度的底线控制,成为主动的拉升力量。

四年本科教育种下的种子,在经历的浇灌下不断生根发芽:自由表达、多元争论,带来的是思想发展的多样可能性。

2017年,东海苑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我要离开海大了,最舍不得的还是这儿带不走的人。这群人各有各的风格,聚在一起群魔乱舞,分开后却甚是怀念。

我的下铺,是个开公众号、写小说的理科男,这是我见过的活得最奔放的人;我的对床,一个严肃得近乎严苛的学霸,我多少次都想在半夜拿枕头捂死他,却还是对他又爱又恨;格格,新闻系大佬,有知识懂逻辑的真正的女权主义者,带点理想主义,我们的观点时而共鸣时而针锋相对,吵吵闹闹后我对她更理解也更敬佩,索性拜把子做了闺蜜;豆豆、晓宇,和我组成江浙沪三巨头,难受的时候可以倾诉的人是很珍贵的;奶虫,他总是很温和又很有原则;苏将军,他乡遇故知的时候尤其开心……还有很多很多的人。错失了如愿以偿,却在阴差阳错间认识了他们。

大学生活是否精彩,取决于聚在一起的这群人是否精彩。本科教育留给我最弥足珍贵的,莫过于在这里遇到的值得珍惜的人。我走的时候说过,能在这儿度过本科四年,只有感恩没有后悔。这群各不相同的人,没有被本科教育格式化,天性得到了自由的发展。之所以爱海大,是因为在海大遇到的人、发生的事。他们让我在离开后的时光里期盼可能,未来重逢再叙当年事的可能。

2018年,南京

我想了很久:我从本科教育里得到了什么?我又最需要得到什么?不只是优越的硬件设施,也不只是严格的专业训练,也不只是一系列高大上的活动来为履历加持。

我最需要的,是可能性,是在一个宽松氛围里自由选择的可能性,有可能成为自己现阶段愿意成为的样子。海大的资源,支撑我追求可能性;海大的机会,鼓励我追求可能性;行远书院,引导我追求可能性;海大的自由与多样化,发展了我的可能性;海大这群可爱的人,让我期盼未来的可能性。

毕业一年有余,可我还时常回想起海大的风景、人物。毕竟。无论是专业教育,还是通识教育,无论是本科教育,还是研究生教育、高中教育,说到底都是人的教育。对人来说,最宝贵最难忘的,莫过于“一切皆有可能”。

再成功的模子,也有僵化过时的一天。而流动的可能性,如水流,源远流长。每一种可能性,都是生活中的一个点,本科四年走过很多点后再回头看,才发现它们早已点连成线,线连成面,塑造了现在的我,铺就了未来的路。

我在中国海洋大学接受了四年的本科教育,虽然以后相聚时日不会太多,但是海大给予我的可能性,是最宝贵的情谊。相信,即使十年江湖后,夜雨灯下白发生,回到海大,回到这个给了我无数可能性又让这些可能性变为现实的地方,依然能够一杯桃李酒,樱花树下话当年。

文章作者:海洋工程系2013级朱璟赪

文章来源:第2032期《中国海洋大学报》(2018年10月18日)

编辑:赵奚赟

责任编辑:赵奚赟

开栏词

八关山下,汇泉湾畔,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材,应国家需要”为创校宗旨的中国海洋大学已走过90多个的春夏秋冬,即将于2024年10月25日迎来她的百岁华诞!

经百年沧桑砺洗,学校积淀了丰富而厚重的校史资源,是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师生校友津津乐道的话题。

为了系统梳理和生动展示校史资源,方便师生校友查阅了解相关内容,在距百年校庆千日之际,特创办【八关山下】专栏,下设“史海钩沉”“信息动态”“红色印记”“校史漫话”四个栏目,分别展示深度挖掘校史资源的专题作品、校史工作及相关文化活动信息、反映学校与党和国家历史紧密相关的作品,以及师生校友创作的校史随笔散文等文化作品。

欢迎广大师生、校友踊跃投稿,并对专栏建设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联系邮箱:news@ouc.edu.cn,邮件主题请标注“校史”二字。

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2022年1月29日

最新发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