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海的激情谱写华丽诗篇:海大园里的海药人

作者:孙杨 赵奚赟来源:中国海洋大学报观海听涛发布时间:2023-03-23

管华诗(1939-),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他是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著名海洋药物学家,中国现代海洋药物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我国“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的首倡者和实践者。在世纪之交的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他殚精竭虑、孜孜以求,带领中国海洋大学成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路径的探索、国家海洋事业的协同创新发展作出了里程碑式贡献。

于广利(后)和管华诗(前)

于广利 , 博士生导师。2004 年在中国海洋大学海洋药物方向获得博士学位。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先后赴美国爱荷华大学、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和法国布雷斯特大学从事糖科学研究。现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专家、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功能实验室副主任、山东省糖科学与糖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青岛市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主任。

跟随先生追逐“蓝色药库”开发伟大梦想

 于广利

我很赞赏《鸣沙石室佚书·太公家教》中“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习其道也,学其言语”这句名言。我自1988 年 7 月从海大化学系本科毕业留校进入管华诗院士建立的“海洋药物与食品研究所”,至今已有 30 多年了。我很幸运地被选中并跟随先生从事海洋药物研究,学习他宽厚待人的胸怀、充满激情的工作态度、执着追求事业的精神,尤其是他的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先生是指引我前进的灯塔,我点滴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先生悉心的指导。

先生是一位勇于创新、奋力开拓的人。我国海洋药物研究起始于 1970 年代末,1980 年先生就利用海大学科交叉优势,率先成立了我国高校首个海洋药物研究室,1985 年就开发了国内首个、国际第六个现代海洋新药——藻酸双酯钠(PSS);1988 年成立了海洋药物与食品研究所,我成了首批招聘进入该研究所的 6 个员工之一,参与 PSS 以及 3 个系列海洋保健品的产业化开发;在先生的倡导下,学校与香港获贸达公司联合成立了青岛永海有限公司,开辟了学校产学研合作的先河,先生利用创收的经费支持科学研究、提高教师福利、解决住房困难,并于 1990 年新建了海洋药物大楼等。

先生是一位把握学科前沿、注重培养青年人的人。自从 1988 年成立研究所后,先生按照海洋生物医药研究与开发要求,有目的培养和引进具有药理学、药物化学、海洋药用生物资源学等背景的人才,派出多名年轻老师出国深造。我也于 1999 年被送到国际肝素药物研究顶尖专家 Robert J. Linhardt 院士实验室,学成回国后,先生设立了专项经费让我负责海洋糖库建设。2003 年我参与完成了糖化学与糖生物学领域国内首个 973 项目,2007 年主持完成了国家 863 专项和国内首个糖芯片国际合作专项,本人也是 2008 年成功解决国际“肝素钠污染事件”的核心 4 位成员之一(其中 3 人均是先生的学生),2016 年接受美国 C&EN 新闻采访澄清了我国肝素钠污染事件,维护了我国声誉。感谢先生让我参与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申报工作,并于 2010 年获得了海洋、水产、生物医药领域首个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我本人也成为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负责人。在长期的工作中,我向先生学习了很多做人、做事和做学问的道理,学会了“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精神,先生的自信和超前布局的魄力和远见,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

先生是我国现代海洋药物学科的创始人。新学科的创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一批志同道合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形成。在先生的带领下,医药学院从早期的十几人发展到现在 150 余人,在国内率先建立了以海洋药学为特色、“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完整的药学人才培养体系,在全国药学一级学科评估中成绩优异。为加快海洋药物开发过程中的成果孵化与转化速度,先生组建了我国唯一的“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具有法人资质的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功能实验室以及海洋药物活性筛选与评价平台,主导构建我国全链条海洋药物研发平台。为了拓展海洋中药研究新领域,先生汇聚了国内 300 余名专家主持编著出版了我国首部大型海洋药物典籍——《中华海洋本草》(9 卷,1400万字),并以此倡导科技部设立了我国首个海洋中药研发专项。这些平台的建立汇集了人才,锻炼了团队,推动了我国海洋药物研究和产业化开发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先生始终用大海一样的胸怀关怀他身边的人,用大海一样的激情勤奋工作,用开发“海药”的情怀谱写着华丽的诗篇。基于先生创新的办学理念、领先的学术影响、重大的社会贡献,他荣获了 2017 年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称号,这是海大的骄傲、学院的骄傲、学生们的骄傲!先生是指引鞭策我奋力前进的灯塔。在先生的悉心指导下,科研方面,我专注于海洋糖类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参与构建并不断丰富完善我国第一个海洋糖库,主编了我国首部《糖药物学》和《海洋天然产物与药物研究开发》著作,担任国务院(药学)学科评议组专家等。在此过程中,我认识了一批海洋生物资源、药学和糖科学领域研究的顶尖专家,视野得到了拓展,也使我有更多的机会去为国家和海大师生们服务。

三十多年来,先生坚韧不拔的精神、满怀激情的工作状态、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师恩如山,崇敬无边,我的点滴成绩归功于先生多年来的培养、教诲和无私的帮助。

范慧红(右一)和管华诗(左一)、冯士筰(左二)等

范慧红,1985 年至 1995 年在青岛海洋大学先后获得食品工程专业学士学位、水产品贮藏与加工硕士和博士学位,硕士、博士期间从事海洋药物方向研究。现为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生化药品室主任。

上下求索做学问,桃李满天育精英

范慧红

黑发积霜织日月 , 粉笔无言写春秋。时光荏苒 , 管华诗老师从教已近六十载 , 可谓桃李满天下 ,春晖遍四方 , 他的谆谆教诲以及优秀品格令人铭记于心。

标新立异 , 匠心独运。管老师倡导开设了食品营养与卫生这门课。我于 1987 年下半年有幸上过管老师为食品工程专业三、四年级讲授的这门课程。他在课上详细地讲解了这门学科的成立背景和食物纤维是第六营养素、药食同源等观点并强调了其重要性 , 在当时对学习食品工程专业的学子来说 , 这些观点都是非常新颖的。他用生动风趣的授课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 并循循善诱 , 启发学生思考令人印象深刻 , 受益匪浅。据说这门课至今仍然是食品学科的主干课 , 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学子。

勤勤恳恳 , 诲人不倦。管老师多次悉心指导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完成。在指导过程中 , 他亲自为我演示如何进行海藻酸钠水解分级、磺化和酯化 , 以及对磺化后的海藻酸钠进行搅拌醇沉 , 并传授如何判断醇沉除盐完成等经验,至今对我从事糖类药物质控仍有帮助。管老师也根据当时的科研工作需要 ,合理安排其学生的学业任务 , 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在他的指导下 , 我在硕士和博士期间掌握了相关多糖类药物分子修饰、质量控制及体内内源性多糖和外源性海藻多糖的分离检测技术 , 为我日后从事多糖类药物质控相关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 2008 年初的“肝素钠事件”应急检验中 , 药监局成立的全国的肝素研究理化合作组的四位成员中的三位都是管老师的学生 , 分别是山东大学的姬胜利、中国海洋大学的于广利及本人 , 作为他的学生都引以为豪。

孜孜求索 , 一丝不苟。多年来管老师以推动我国海藻业持续健康发展及糖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开展为目的 , 在利用褐藻胶、琼胶、卡拉胶及壳聚糖制取海洋特征寡糖的关键技术问题上 , 克服了许多糖类研究的相关技术难题 , 取得了多方面的重要突破 , 系统建立了海洋特征寡糖规模化制备技术体系 , 并构建了国内外第一个海洋糖库。

管老师用其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对科研的执着追求和忘我的工作精神 , 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众多学子。他严于律已、宽以待人、胸怀坦荡、平易近人的可贵品格亦是大家的行动指南。他在学习、生活与做人上给予其学生的关心与指导更是指引远方道路的灯塔。如今 , 管老师作为中国海洋药物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 仍然根据国家发展需求和国际海洋药物研究发展的趋势 , 忘我钻研 , 为中国海洋药物事业的兴起与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 在此领域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

玉壶存冰心 , 朱笔写师魂。谆谆如父语 , 殷殷似友亲。

轻盈数行字 , 浓抹一生人。寄望后来者 , 成功报师尊。

迟连利(右一)和学生

迟连利,博士生导师。2002 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和海洋药物与食品研究所,获硕士学位;2006 年毕业于美国伦斯勒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2007 年进入美国雅培医药公司,任研发科学家。现为山东大学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

“胆大心细”做研究

迟连利

1999 年夏,我考入青岛海洋大学海洋药物与食品研究所,非常幸运地成为于广利老师的第一个硕士研究生。恰逢于老师刚刚结束两年的访问学者经历,从美国归来。那个时候,有海外经历的人非常稀缺,所以在我眼里于老师很自然地带上了令人崇拜的海归光环。我跟随于老师研究海洋多糖的结构与活性,当时国内的实验条件还都比较落后,我之前对分析实验室的理解就是各种瓶瓶罐罐、试管烧杯等等,然而于老师回国时的两个大行李箱没有装紧俏的进口商品,反而塞满了五花八门的仪器设备配件、液相色谱柱和试剂药品。凭着这两大箱宝贝,已经趴窝的进口设备又活起来了,于老师从美国学习到的新方法和脑子里酝酿的新思路马上有了实施落地的条件,我也仿佛直接穿越到了美国最先进的糖分析实验室。于老师接人待物非常的随和,尤其对待科学实验,是一种朴素的喜爱之情和好奇之心。记得有一次,我苦恼于微量糖样品和盐难以分离,没想到于老师直接取了一滴样品用舌头尝,然后欣喜地告诉我分离已经成功了,还告诉我人的舌头就是最灵敏的检测器。有了于老师提供的先进实验条件和悉心指导,我顺利完成了硕士论文,并在于老师的大力推荐下也到了美国 Linhardt 教授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在糖科学领域继续深造。

2006年博士毕业后,我进入了国际著名医药公司雅培医药从事研发工作,离实现美国梦越来越近。然而当时中国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期,我的内心无比纠结。听取于老师的意见,我做了人生最重大的决定,2010 年回国发展。于老师又把我引荐到山东大学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像于老师一样,我也成为一名大学教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我常常回想于老师当年是如何指导我的。“胆大心细”,应该是我最值得从于老师那里传承给我的学生的。我还记得二十多年前价值几十万元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属于高端仪器,但是于老师鼓励我用螺丝刀和扳手拆开它,搞清楚它的构造和维护方法。如果失手搞坏了昂贵的配件也有于老师在后面担着。同样的,如果我有了新的实验想法,于老师也总鼓励我勇敢尝试,而不去担心浪费了试剂耗材。由于我们研究的都是药用糖,于老师又要求我们在实验中必须保持心思缜密、操作严密、记录详尽,为未来的病人负责,也不放过任何可能带来新突破的细节。

2018 年,我的实验室搬到了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我迫不及待地邀请于老师作为答辩专家参加我指导的研究生毕业答辩。当于老师听取他学生的学生进行博士答辩时,是我回国从教以来最为自豪的时刻。如今我也培养了多名博士和硕士,他们有的在美国哈佛医学院继续深造,有的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等单位从事科学研究,有的在齐鲁制药、恒瑞医药等药企参与一线的新药研发工作,我相信他们也会把于老师的治学和科研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蔡超(左)与于广利

蔡超,2007 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并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2011年,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获博士学位;2011 年至 2014 年在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 Linhardt 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4年底,经中国海洋大学“青年英才工程”计划引进在医药学院工作,现为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教授。

不计辛勤一砚寒,师恩似海蓝梦缘

蔡超

依然清晰记得刚从美国回到青岛时,飞机落地后我直接赶到了于广利老师办公室,到达时是晚上十点半左右,于老师还在实验室里与学生交流。最初以为于老师在等我,后来发现这其实是他工作的常态,每天都很早到实验室,中午几乎不休息,晚上十点多了,办公室的灯还亮着,几十年如一日。只要不出差或者上课,晚上都能在办公室找到他,学生和老师有任何问题也可以随时去敲门,于老师总是热情地与大家交流讨论。学生们都被于老师循循善诱、春风化雨的师者风范所折服,在学生们主导和参与下,于老师获评中国海洋大学首届“最美教师”称号。“想做好科研,要先学会做人,人品与科研同样重要。”这是于老师经常教导学生的一句话。在团队成员的引进方面,于老师先后布局了糖分析化学与糖合成、糖生物学和医用材料等糖药物研发的关键技术领域,让合适的人做适合的事,同时成员之间能很好地形成合力,这是于老师一贯坚持的团队建设原则。

于老师治学严谨,在担任医药学院院长、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务期间,虽然行政工作繁忙,他也会抽出时间与大家交流讨论领域进展和课题方向,实验室微信群经常看到于老师分享的最新参考文献和独到见解。于老师教导我们做科研要经常问为什么,在每次文章投稿和项目答辩过程中,于老师都会给出细致建议,同时会抛出大量问题让我们去回答,事实上正是这种不断反思和改进让我们能够快速成长,并把握好自己未来的科研方向。于老师也擅长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在加入于老师团队后,我有幸参与了山东省科技进步奖的申报,这也是于老师领衔的高校和企业联合研发团队在肝素药物领域近二十年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于老师也提醒我们,不能只注重合作企业的财力,还要看企业的发展潜力和能否找到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共同解决行业和产业的实际问题,在于老师的指导下我也学习领悟和开展了一些产学研合作并取得良好进展。

于老师很多时候跟我谈起,“在逆境时要自信坚持,在顺境时要看淡云清,永远不要忘了你是一名人民教师”。于老师就是这样一位治学严谨、宽厚仁爱、充满情怀和学识的老师,对海洋糖科学与糖工程药物事业奋发着无穷的热爱,为莘莘学子的成长成才灌注着毕生的心血,为实现蓝色海洋医药梦而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着。我们也将追随于老师步伐,为了共同梦想而努力拼搏,砥砺前行。

尚庆森(左)和于广利

尚庆森,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 2018 级药物化学博士研究生,2013 年 8 月开始在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学习。博士毕业之后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进行博士后研究。2020 年 9 月经中国海洋大学“青年英才工程”计划引进在医药学院工作,现为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教师。

“要敢于去做前人没有做过的课题”

尚庆森

还记得第一次和于广利老师正式见面的场景。那是 2013 年 8 月 1 日,盛夏时节骄阳似火,刚刚本科毕业的我从老家来到青岛开始研究生求学生活。经过长途跋涉,在海大鱼山校区医药学院药物楼 A301 第一次见到了于老师。由于我主动要求提前进入实验室学习,于老师特意仔细地给我规划了一个颇具挑战性的课题。于老师教导我说:“做海洋糖药物就要深下去,要敢于去做那些前人没有做过的课题。”那时的我对海洋糖药物似懂非懂,但是于老师的教导我谨记在心里。后来每次和于老师讨论课题,总能从他坚定的话语间感受到他对海洋糖药物研究的执着与期待。在于老师科研精神的感染下,两年之后我选择硕博连读继续在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

在读博的第一年,蔡超老师从美国归来加入到于老师团队工作。蔡老师的加入拓展了糖化学酶法合成新方向,为实验室注入了新的活力。蔡老师为人热情,责任心强,在学生中有着极高的威望。有一次,同级师妹的实验遇到困难,蔡老师细心讲解并且亲自上手进行实验,直到把问题全部解决。蔡老师思维活跃,每次和他交流总能启发新的观点。后来,在于老师和蔡老师的鼓励与指导之下,我开始探索性地在实验室进行海洋功能糖与肠道菌群的互作关系研究。五年之后,也非常幸运地能够在这个领域有所收获。

在海大学习的五年,于老师执着的科研精神和蔡老师敬业的工作态度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两位导师就像我人生中的两盏明灯,不断地指引鞭策我努力前行。

文章作者:孙杨 赵奚赟

文章来源:第2112期《中国海洋大学报》(2020年12月11日)

编辑:赵奚赟

责任编辑:赵奚赟

开栏词

八关山下,汇泉湾畔,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材,应国家需要”为创校宗旨的中国海洋大学已走过90多个的春夏秋冬,即将于2024年10月25日迎来她的百岁华诞!

经百年沧桑砺洗,学校积淀了丰富而厚重的校史资源,是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师生校友津津乐道的话题。

为了系统梳理和生动展示校史资源,方便师生校友查阅了解相关内容,在距百年校庆千日之际,特创办【八关山下】专栏,下设“史海钩沉”“信息动态”“红色印记”“校史漫话”四个栏目,分别展示深度挖掘校史资源的专题作品、校史工作及相关文化活动信息、反映学校与党和国家历史紧密相关的作品,以及师生校友创作的校史随笔散文等文化作品。

欢迎广大师生、校友踊跃投稿,并对专栏建设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联系邮箱:news@ouc.edu.cn,邮件主题请标注“校史”二字。

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2022年1月29日

最新发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