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粮仓”
中国海洋大学引领支撑了我国海洋科技创新发展,构建了我国海洋大型藻类、贝类等育种技术体系,引领或主要参与了海水养殖业的“五次浪潮”,推动我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一水产大国。此间涌现出方宗熙、王克行、包振民、麦康森、李琪、董双林等大批海洋水产养殖领域的科学家。
早在199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就明确了渔业和粮食安全的关系,认为发展渔业,增加水产品供给是保障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2014年,中国海洋大学韩立民团队申请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海洋事业发展中的‘蓝色粮仓’战略研究”。2018年,由董双林教授科研团队与湖北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联合设计,青岛武船重工有限公司建造的世界最大的深远海养殖重器——全潜式网箱“深蓝1号”在黄海冷水团正式启用,30万尾鱼苗集体乔迁入驻“深海新居”,此举不仅开启了我国批量养殖深海冷水鱼的新时代,也标志着“蓝色粮仓”建设已然迈出坚实的步伐。
1978年,山东海洋学院海洋生物系教授方宗熙在实验室进行海带育种研究。
2004年7月,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授麦康森(右)在养殖基地从事贝类育种研究。
1994年,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授王克行(右二)在指导学生检查虾苗及对虾幼体发育情况。
2005年6月,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授包振民在扇贝育苗厂查看“蓬莱红”新品种生长情况。
2014年9月,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授董双林(左一)从事海水池塘高效清洁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
2018年5月4日,由中国海洋大学与湖北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联合设计,青岛武船重工有限公司建造的世界最大的深远海养殖重器——全潜式网箱“深蓝1号”在青岛建成、下水。
2018年10月,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授李琪(右三)与师生在荣成牡蛎养殖场查看牡蛎新品种生长情况。
整理:刘邦华 赵奚赟 曾洁
编辑:赵奚赟
责任编辑:李华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