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藻毒素资源挖掘与药物开发”第十八期山东省青年科学家沙龙举行

作者:李敏 闫文慧 来源: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观海听涛发布时间:2021-11-30 字号:

本站讯 由山东省青年科学家协会和山东省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共同主办、中国海洋大学承办的第十八期山东省青年科学家沙龙于11月27日上午在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举行。本次沙龙主题为“海洋藻毒素资源挖掘与药物开发”,根据疫情防控需要,此次论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上线下合计100余人参加了此次学术沙龙。

线下沙龙会场

山东省科协人才联络部副部长、山东省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副主任杨西博,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江文胜线上出席本次沙龙活动。海洋藻毒素与海洋药物专业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宋立荣研究员、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王大志教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于仁成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王晓雪研究员、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顾海峰研究员、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李德海教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于华华研究员和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于日磊教授,受邀在线上参加此次沙龙,就所从事研究领域的相关研究背景、科研成果、前沿问题、研究趋势等与参会代表一起交流分享。

线上参加沙龙的部分专家和代表

会议开幕式上,此次活动召集人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近海环境污染与生态健康研究所所长李爱峰介绍了此次活动的筹备情况和会议主题。然后杨西博主任和江文胜院长分别代表沙龙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致辞。杨西博主任向线下线上的各位专家以及承办方工作人员表示衷心感谢,介绍了山东省青年科学家协会的基本情况,并对青年科技工作者提出殷切期望,鼓励青年科学家利用各种学术活动平台积极交流。江文胜院长对省科协和省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的信任表示感谢,介绍了学院学科的发展现状和研究方向,希望和大家共同合作,努力推动海洋藻毒素资源挖掘与药物开发领域的快速发展。

沙龙开幕式

随后,宋立荣研究员以“水华蓝藻的生理和生态适应性及其防控”为题,重点介绍了国内外蓝藻水华的研究现状与水华蓝藻为适应环境并获得竞争优势的生理策略;王大志教授以“海洋甲藻麻痹性贝毒合成的分子机制”为题,详细介绍了研究团队长期开展的海洋甲藻中麻痹性贝毒合成机制的研究工作,并对该毒素合成机制的研究指出了努力方向;于仁成研究员以“海洋中的常见藻毒素类型、危害及应用潜力”为题,系统回顾了海洋藻毒素的常见种类及其危害,并分析了具有药物开发潜力的主要毒素类型;王晓雪研究员以“海洋微生物中新型毒素-抗毒素系统的发现”为题,系统介绍了海洋细菌中毒素-抗毒素作用系统的发现过程及其作用机制,并在蓝藻中也发现了类似的作用系统;顾海峰研究员以“中国沿海主要的产毒甲藻及其产毒特征”为题,详细介绍了我国沿海分离并鉴定的产毒甲藻种类及其毒素成分;李德海教授以“海洋来源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发现及其生物学作用研究”为题,介绍了近年以海洋微生物为生物活性物质来源,寻找药物先导化合物的进展情况;于华华研究员以“水母毒素及蜇伤防治研究”为题,介绍了水母毒素研究的国内外进展及研究团队在防治药物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于日磊教授以“计算模拟驱动的α芋螺毒素作用机制研究与结构优化”为题,介绍了计算模拟方法在毒素作用机制和药效关系研究领域的应用。

专题报告后,各位专家就研究领域、学科交叉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并结合自身的科研经历对参加沙龙的青年学者和研究生同学提出了衷心建议和殷切期望,勉励大家在自己的科研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不负韶华,不负这个伟大时代。

专家们对青年学者提出衷心建议与殷切期望

本次沙龙的举办为广大的青年学者和研究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和拓宽视野的机会,也为培养学术思想、阐述理论观点、激发创新灵感提供了一个宽松、自由、平等的交流环境。

通讯员:李敏 闫文慧 图:杨永猛


编辑:张心雨

责任编辑:赵奚赟

回澜阁

>

要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