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咏当时新月光 纪念诗人徐志摩辞世90周年诗诵会举办

作者:王海榕来源: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观海听涛发布时间:2021-11-26 字号:

本站讯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乘坐的飞机失事,这位杰出的新月派诗人不幸罹难。整整90年后的2021年11月19日,寒风呼啸,雾霾沉沉,“一多诗诵会:‘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纪念诗人徐志摩辞世90周年”在文新楼乐海堂举行。

本次诗诵会由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一多诗歌中心主办,通识教育中心、语言文字工作办公室、博雅文学社、海音社协办。这是一多诗歌中心本学期举办的第二场大型活动,参加活动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各占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整个诗诵会现场济济一堂,热闹非凡。

中国海洋大学名师工程讲座教授、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一多诗歌中心主任于慈江老师致辞。于慈江介绍了诗人徐志摩的生平及其创作情况,鼓励同学们通过诵读和聆听诗歌,向徐志摩、向新月派诗人、向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先贤致敬,并在诵读过程中体验诗歌中蕴含的家国情怀、爱国精神、人文传统与人文关怀。在讲话中,于慈江重点谈及诗歌精神,他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修习经典诗歌,以追求真善美和诗歌精神为旨归与精神质地,在生活与学习中抖擞精神,奋发向上。

诗诵会的节目陆续登台亮相。开场的是徐志摩的诗《偶然》,由林对玲、高乙菁两位同学使用中英双语分别诵读,她们将诗歌中的那份单纯、轻盈以及一抹淡淡的悲伤细腻地呈现了出来。外国语学院赵韬然、张怡宁同学用中英法三种语言诵读徐志摩尽人皆知的《再别康桥》一诗。不同语言间的碰撞令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焕发出别样的光彩,让现场听众深切感受到了徐志摩当年作别母校时,内心涌动的那份依依不舍的真挚情感。林徽因于1936年发表《别丢掉》一诗,表达对英年早逝的故友徐志摩的缅怀之情。苗竞予、刘禹男二同学使用中英双语诵读这首清冷孤绝的小诗,情致饱满,极具浪漫的美感。

此次诗诵会虽以徐志摩的诗为主,但也有同学诵读了新月派其他一些诗人的诗。英年早逝的诗人朱湘的作品《采莲曲》清婉灵动,极具古典韵味与音乐美。白昕媛同学从扮相到声音塑形都颇为用心,活脱脱地还原了采莲女乘轻舟采莲的欢快场景,为现场的同学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董明星、王贵丽二同学匠心独运,以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一段诗为引子,将林徽因的《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一诗与徐志摩的诗作《月下待杜鹃不来》有机地配搭起来,再伴以徐写给林的信和林为徐写的悼词各一段,以类乎微诗剧的巧妙构思,将两位诗人的情思娓娓诵出,柔婉动人,哀而不伤。

研究生们尽管有着不同的学习关注与侧重,也积极地参与了本次诗诵会:宋洁诵读陈梦家的小诗《一朵野花》,王丹仪、张欣然、刘威、刘宏伟两男两女配搭,诵读刘梦苇的作品《最后的坚决》,都各极其妍。

作为诗诵会的发起人和灵魂人物,于慈江还特意和范宣、陈民强、景宗学、王佳雨几位同学一起,登台演出了全本微诗剧《一多与“二家”》。该诗剧由于慈江创作,演绎了诗人闻一多同弟子陈梦家、臧克家的老海大园故事。闻一多的《奇迹》《口供》、陈梦家的《小诗》《往日·陆离》、臧克家的《老马》《忧患》……以历史现场为经纬,被两两串联在一起,每一首诗都是诗人复杂心曲的真情流露。

研究生徐君岭同学现场用小提琴为大家演奏了一曲《月半小夜曲》,乐声如涓涓细流,将听众带入如梦如幻的境地。她又献唱歌曲Cries in A Distance,一曲终了,余音绕梁,赢得阵阵掌声。

诗诵会尾声,于慈江特意现场点赞了本次活动的创新精神:《再别康桥》的中英法对诵、《偶然》的唱诵结合和回声处理、董明星和王贵丽二同学把徐志摩、林徽因诗歌同泰戈尔诗歌融在一起,又与二人的书信和悼词配搭,形成美妙幽深的反差与戏剧效果……自然都堪称别有新意的创新;另一方面,创新还体现在同学们良好的团队精神与互动上——几乎所有的节目都是两两或两人以上的对诵、配诵或合诵……台上和台下、戏里和戏外的互动也十分出色。

通讯员:王海榕

编辑:张雨梦

责任编辑:赵奚赟

回澜阁

>

要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