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未来科学家”全国研究生“海洋与气候”学术论坛举办

作者:许卓弈 吴舒雁 苑诗敏许卓弈 吴舒雁 苑诗敏来源:海洋与大气学院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院 海洋与大气学院 未来海洋学院发布时间:2021-11-23 字号:

本站讯 11月20日至21日,中国海洋大学第二届“未来科学家”全国研究生学术论坛在青岛国际院士港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以“海洋与气候”为主题,采取现场参会及线上直播两种方式,为校内外海洋与气候领域的同学们提供了增进学科交流、展示科研成果的渠道与平台。

本次论坛由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院、海洋与大气学院和未来海洋学院主办,海洋与大气学院研究生会承办。出席论坛的有: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春在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所长王凡研究员,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长乔方利研究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罗京佳教授,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田纪伟教授,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张猛教授,中国海洋大学未来海洋学院院长李建平教授、副院长甘波澜教授、副院长马崑老师,海洋与大气学院副院长吴克俭教授、党委副书记孙婧老师,以及来自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和中国海洋大学的160余名研究生。

20日上午举办了开幕式,李建平为本届论坛致欢迎辞。李建平对参会师生表示了热烈欢迎,向与会学生提出三点建议:第一,要学习,不仅要向老师学习,也要向优秀的同学们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成长和进步;第二,要切磋,学生应多与老师同学们交流比试,才能发现不足,及时改进;第三,要勇毅,大家遇到困难不要害怕,唯有迎难而上方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随特邀专家王春在、罗京佳、乔方利、王凡、田纪伟先后发表了题为《Climate is beyond ocean-atmosphere interactions: Three-oceaninteractions》《Over-projected Pacific warming and extreme El Niñofrequency due to CMIP5 common biases》《新型海洋与气候模式发展》《印太交汇区物质能量汇聚中心——海洋系统科学新前沿》《大洋环流与湍流混合》的精彩报告。同学们在聆听专家报告的同时积极思考,向老师们提出自己的问题。交流探讨的过程中不同思想碰撞出火花,同学们的疑惑得到点拨,视野进一步开阔,思维进一步拓展,感受到了海洋与气象相关学科的魅力。

专家报告

部分研究生报告

20日下午与21日上午,在海洋与大气学院刘福凯和张亚洲老师的主持下,21位校内外研究生就各自的研究课题做了报告。老师与同学们针对报告内容,或说明自己的疑问,或提出独到的见解,或给出诚恳的建议,现场学术气氛十分热烈。

罗京佳、李建平、甘波澜、吴克俭以及海洋与大气学院黄菲教授、李春教授担任本次论坛的评审专家。与会专家根据参会同学研究内容及报告表现评选出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1名。孙婧主持颁奖仪式,与会专家为获奖同学颁发证书并合影留念。李建平结合自身经验,引经据典地为大家今后的报告演讲提出了宝贵的指导和建议。

孙婧为本届“未来科学家”全国研究生学术论坛致闭幕词,表达了对同学们的殷切期待,希望大家继续秉持创新的科研意识和严谨的学术作风,为将来成为海洋与气候领域的领军人物和骨干力量而奋斗,为建设海洋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本次论坛秉承了往届优良传统,为受邀参会的专家和同学提供共同交流学习的平台,加强领域内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海洋与气候方面的学术成果融合,帮助同学们树立独立思考意识,开拓创新性思维,助力人才培养。同时展示领域内最新成果,助力学科建设,为国家建设海洋强国的事业添砖加瓦。

通讯员:许卓弈 吴舒雁 苑诗敏

参会人员合影




编辑:张雪贝

责任编辑:赵奚赟

回澜阁

>

要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