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全面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在这一开发海洋空间、获取海洋资源的潮流中,人们修建了大量海堤、码头、采油平台等海洋结构物,这些结构物不仅所处的海底地形与地质条件复杂多变,而且还时常受到波浪、狂风的冲刷、拍打,在茫茫大海中,结构物一旦失稳破坏,就会造成巨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
面对这些问题,如何消除隐患使海中结构物巍然立于海面,如何为人类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海洋权益维护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了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三十余年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李华军在海洋工程领域劈波斩浪,攻关了一项项技术难题,为中国海洋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在12月22日召开的青岛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李华军获得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
15年,三获国家奖,依然奋勇向前
“获此殊荣,深感荣幸之至。”12月22日,在青岛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李华军发出获奖感言,他说,同时自己也深感责任重大,在海洋科技领域,我们国家省市取得了诸多成就,但放眼全球,我们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需努力,未来将坚持不懈,求索不止。李华军院士谦虚严谨的科研风格一如往昔。
近日,为了采访李华军,记者来到中国海洋大学,李华军百忙之中与记者会面。面对记者的采访,作为学者的李华军有些不适应,“我们只是取得了一点点成就,将这个奖项颁给我,是政府对我们做出成绩给予的褒奖和鼓励,也是青岛良好科研氛围的体现,但我们的努力还远远不够。”李华军说。正如李华军团队成员所说,低调谦逊、踏实拼搏是他们的导师最大的特点。
李华军年近六旬,虽然头上已经有些许白发,但常年的科研经历,让他显得儒雅而且有精气神。
李华军三十余年来一直躬身海洋科研,取得突出成绩,分别于2019年、2010年、2004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何梁何利科技创新奖、光华工程科技奖、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等。15年,三获国家奖,其在海洋工程领域的贡献不言而喻。
但李华军说,“目前国际形势严峻,我国正处于关键历史时期,我们对科技自主创新的需求更加强烈,也激发了我们科技工作者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定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这也说明我们国家对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视的,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深感重任在肩、任重道远。”李华军说。
攻坚克难,用实力让别人认可
回顾过往的科研之路,李华军一直践行着他秉承的“科学家精神”,脚踏实地、攻坚克难,即使在不被认可的情况下。
在众多科研攻关项目中,让李华军印象深刻的是第一次让他在海洋工程领域崭露头角的那个项目。
位于渤海南部的埕岛油田是中国浅海区域投入开发的第一个年产量超过200万吨的大油田。
1999年10月,李华军在南京开会与同行交流时,意外得知埕岛油田中心二号平台存在过度振动现象,但却迟迟找不到原因,以致在平台上工作生活的人员每天提心吊胆、人心惶惶,这一问题被列为“中石化十大安全隐患”之一。回校后,李华军马上与埕岛油田取得了联系,希望承担该平台的诊断和治理工作。
李华军教授在海洋石油平台开展工作
“一开始他们对我们半信半疑,因为他们以前委托专业公司治理过,但没找到原因。”几经周折,李华军要来了当时的检测报告,经过研究分析,认为前期检测时传感器布设的点数过少,不能涵盖和反映整个平台的振动状况,而这个结果与他们原来的断定完全不同。
最终,经过多番周折,李华军说服了埕岛油田的负责人,允许他们登台检测。为了获得真实的数据,李华军特地选在风大浪高的冬天进行检测,就这样,李华军和团队成员顶着寒风、迎着波浪在平台上架设备、布仪器。
“由于他们并不相信我们能解决问题,所以最开始并不认可我们。睡觉、研讨、制定方案都是在工人临时腾出的储藏室里,每次检测都要在上面待十几天,天气的严寒和食宿条件差不算啥,最大的压力是平台上的人不相信我们能解决问题。作为负责人,李老师不断给我们鼓劲、打气,说我们要用事实和实力说话。”团队成员王树青说。
半岛全媒体记者:王丽平
编辑:葛伟鹏
责任编辑:葛伟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