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青岛8月13日电 7月25日至8月5日,中国海洋大学“墨柳新腔”调研团在山东和四川分别展开了为期12天的调研活动。团队成员经过充分的讨论,形成了表演者-受众-政策推动者与博物馆三点一面的文化调研策略。调研组积极开展青岛非遗博物馆、即墨柳腔艺术中心的线下参观调研和演员、戏迷专访,并以创意文创产品和新媒体运营策划为突破口,探索即墨柳腔的创新性传播之路。
初闻柳腔戏,一曲醉人心
为近距离感受柳腔文化,实践团来到即墨柳腔艺术中心,领略了一场戏曲文化盛宴。听柳腔、观排练,小组成员在调研过程中切实感受到了即墨柳腔的艺术之美;谈发展、盼未来,小组成员与剧团工作人员对话,深挖阻碍即墨柳腔表演地域扩大化、受众层次广泛化的内在原因。
小组成员到达的时候,剧团的演员正在艺术中心的演播室舞台上排练。“五,六,七,走”的压腿口号,使得他们胸口中也澎湃起来一股热潮。此时的袁玲老师,正在台上一个步伐、一个眼神的纠正着柳腔剧团的青年演员们,很是细致。
图为实践队员进入剧团看台采访正在化妆的女演员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王江珹摄
休息间隙,小组成员在后台争取到了采访机会,并与袁玲老师一起探寻了即墨柳腔的“出圈”之路。袁玲老师告诉小组成员,她并不是当地人,祖籍是安徽。由于从小学习的缘故,十几岁时,她考入了京剧团。后来由于变革发展,京剧团撤销了,她成为柳腔的第一批学员。“从一开始的不喜欢到慢慢的爱上,一直到现在,这个过程经历了也不少”,袁老师笑道。
二探博物馆,实践出真知
经过多方协商和推荐,调研团准备申请青岛胶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作为实践基地。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邵勇热情招待了调研组,并对即墨柳腔的现状发展给予了细致详实的讲解和展示。观柳腔剧服,赏表演舞台,整个调研过程中,即墨柳强的发展源流和现状图景如画卷般在眼前铺开。工作人员带领团队细细品味即墨柳腔的精彩剧照,并进行了剧目内容的故事讲解。
“在贫苦的旧时代,它是即墨人民的主要精神食粮。它的产生体现出即墨地区人民的艺术创造力,也为中国的戏曲历史增添了闪光的一页。”博物馆工作人员讲解到。
在与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交流中,调研团成员了解到博物馆对于文创产品设计的需要。调研组成员以“戏韵正当时”为主题,提取柳腔的代表性元素,并为文创注入多元艺术属性。此次柳腔文创艺术系列共推出两款产品,分别是柳腔字融画水杯和柳腔水墨画折扇。希望调研团的设计能够获得大众的喜爱,为传承柳腔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助力柳腔乘风“出圈”。
图为实践队员的柳腔水墨画折扇设计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陈功摄
访川剧小镇,品文化交融
为更好地了解柳腔处境,借鉴其他地方戏剧的优秀传播经验,调研团成员在成都进行了“川剧发展成果经验”的调查,进一步明确了柳腔创新性传播的发展方向。调研团四川分组成员来到彭州海窝子川剧文化小镇,与古镇里表演的真人川剧玩偶们进行了互动。了解到海窝子作为4A级景区,将川剧作为自己的一张鲜明名片对外宣传,吸引了许多游客慕名而来。而踩着高跷、头戴面具的川剧玩偶们,每天在此演出,为游客们了解川剧、爱上川剧,提供了一个窗口。
图为实践队员与海窝子川剧小镇的人偶互动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夏雪摄
成都市“走基层”文化惠民活动优秀舞台剧目展演在成都彭州进行演出,新编历史剧《落下闳》的演员们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演出。调研团观看了此次表演,并争取到参观川剧团后台和拍摄剧团工作日常的机会,近距离领略了新时代川剧的魅力。新编历史剧无论是台词还是剧情上都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生活,惠民演出的形式也吸引了男女老少众多观众。戏虽落幕,但川剧的韵味仍将留在观众的心中。
通过这一系列的调研,调研团总结出川剧作为蓬勃发展的地方戏剧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措施,对照即墨柳腔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柳腔与川剧一样,作为融合戏种,开放和包容才是不变的旋律。放下身段,去与现代人、年轻人的习惯做融合,将科技的力量和现代人的喜好纳入考量,随时代而变,为群众而生,才是真正不变的信条。
历时12天,调研团队聆听了令人惊羡的柳腔桥段,感受到地方戏剧的活态传承,更积极投身实践,为柳腔的创新性传播建言献策。朝着柳腔文化“出圈”的目标更近一步,调研成员们正在以线上调研的形式完善调研成果。留住声音,留住戏韵,“墨柳新腔”调研团仍在探索的路上。
图为剧团调研组部分队员与柳腔传承人袁玲老师的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王水宁摄
编辑:王琴
责任编辑:王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