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生的启智护航人

——“齐鲁最美教师”林洪的为师之道

作者:王淑芳来源:新闻中心观海听涛发布时间:2019-09-15 字号:

  在他者视线里,林洪是我国最早从事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研究的科学家之一,他的团队,承担完成了食品安全领域20余项国家、省部级课题,制订编写国家和农业部标准20余个,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研究成果获得过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过敏原检测芯片的研究方面的成果,已居国际先进水平。他曾任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院长、党委书记,多年把舵学院发展航向。

  可是,从1984年登上大学讲台开始,35年来,无论是学院的本科生、还是研究生,亦或已经毕业的校友,年轻的、不再年轻的教师,在他们心里,林洪,等同于一个代名词:人生导师。

师者,当为燃灯人,护航人

  1980年,林洪考入山东海洋学院水产品加工专业。读书期间,林洪经常去求教几乎天天泡在实验室里的管华诗老师,无论有多忙,管老师都会放下手头工作给这个年轻的求知者传道解惑。过了知天命之年的林洪,曾写下一篇散文《老师是一首关于爱的诗》,深情地写下了管老师对他几十年来温暖的教导和帮助。回忆起学生时代上晚自习时,看到的水产馆管老师办公室窗户透出的灯光,他这样写到:老师就像一盏明灯,照亮着、指引着、激励着我们去前进。

  林洪说,我不是管老师最好的学生,但管老师是影响我一生的最好的老师。一个老师对学生最好的爱就是启迪智慧,给予阳光,为远行的船扬帆护航。

  1984年林洪毕业留校任教,从那时,他就决心做一个像管老师那样,做学生成长路上的燃灯人、护航人。

  为人师者的第一个舞台是讲台。管老师提倡不死读书,经常组织读书报告会互相讨论学习,讲课时旁征博引、引人入胜、严谨治学的教学态度,将科学研究及时补充到讲义中的风格都给了林洪极大的启迪。在自己的课堂,林洪就非常注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将知识生活化、趣味化,使学生能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收获知识,感受到食品科学的魅力,以致每年都会有几个来旁听的其他专业学生受到林洪课堂的感召,转入食品专业就读。他在课中不断提问,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考能力,他常对学生说:“没有问题不见得是懂了,要学着提出高层次问题,只有这样才会主动学习,不断提高学习的能力”。

  林洪的博士生郑洪伟还记得大学入学的第一节食品科学概论课,林老师开篇就是几个设问:你们知道什么是食品?食品是如何生产出来的?为什么风味性食品各有地方特色?为什么青岛啤酒一厂二厂的口感不一样?……对食品科学尚很懵懂的郑洪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对食品科学的热爱由此而产生,直到现在读了博士也未动摇过。

  随着担任越来越重要的管理职务,林洪认识到,传道授业解惑,固然定格师者使命的崇高,却也只是以师者为主体,而现代教育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渐渐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现代教育的根本问题,成为林洪不断深入思考的重心。

  尊重学生个性与特点的因材施教,重视社会价值又重视人的价值的全人教育,是林洪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初步回答。

  做大学老师多年,林洪有个深刻的感受,以升学率为追求目标的中学教育,分数是对学生评价的唯一标准,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喜欢什么专业,将来想要从事什么职业,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些在中学就应该形成的“自我认知”,到了大学尚是茫然。以至常常有不少人因不喜欢专业而苦恼、不知道未来能做什么而迷茫。林洪说,大学的首要责任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成为最好的自己”这一课,大学就必须得补,补得好坏,决定着向社会输出人才的优秀与否。

  林洪将全人教育的目标称为“四有人”,即有家国情怀、有道德修养、有优秀的学业、有生活的情趣。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节点和人才输出的起点站,大学应让学生得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他深信只有做到了这点,为之扬帆的行船才具有在大海风浪中航行的资格,作为师者也才算拿到护航人的资格。

因材施教,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我

  本科生 “营养金字塔”、研究生“发酵工程”的培养方案,是林洪在做学院院长和党委书记时期,针对本科生、研究生的不同阶段特点,带领学院教职工酝酿出台的。

  在人类膳食中,“谷类薯类”“果蔬”“蛋白质”“奶豆制品”四类为基础,适量的油、盐、糖为塔尖,构成了一个“金字塔”结构。受此启发,林洪带领学院教职工为本科生设计了四个层面的教育内容,思想品德教育、专业技能与实践教育、综合素质能力提升、人生规划与个性发展四个层面依次叠合,构成了本科人才培养途径的金字塔。在塔尖的是“人生规划与个性发展”,学院以之为切入点进行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2011年食品学院率先在全校开设了本科生专业选修课程职业生涯规划,由林洪主要负责,学院多位教师参与授课。学院还特聘食品行业的知名人士来做讲座,为学生介绍行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又利用多个就业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近距离接触食品行业和企业。这个课程的灵魂就在于,给出平台让学生放眼去看行业、社会、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而正确认识自己,作出对未来的设计。林洪说,只有站位高了,格局大了,才能谈得上追求优秀的自我。如今在各级创新创业大赛的舞台,食品学院学生频频斩获大奖已经是常态。

  食品生产流程中,发酵产物的出现,需要内因素(菌种、营养素)和外因素(氧气、温度、压力)的共同作用。立足研究生教育的重点在科研的现实,学院把研究生的培养视为一个发酵过程,并寻找到“发酵工程”的内因素:菌种(研究生)、营养素(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科研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发展指导等)和外因素:氧气(各种信息)、压力(就业压力)、温度(社会环境),以学术科研为发酵物,添加人际情感引导和职业发展指导等营养物质,最终使“发酵”结束后学生学术有成,并筑基未来广阔事业的平台,实现个人价值。

  两个方案虽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是围绕“以学生为本”的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体系,终极目标都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人”。

  “因材施教”不仅是本科、研究生培养的阶段办法,也具化在个体。2003级的硕士生周翀说自己就是林老师“因材施教”的结果。“或许是看到我比较活跃,林老师对我的培养并没有局限在实验和写文章上,而是提供了很多机会锻炼沟通和组织能力,包括传授谈话和成事的经验,令我受益匪浅。”毕业后周翀任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目前外派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博士生郑洪伟体会到的又是另一种施教方式。林洪建议他选择研究方向要从行业、社会、国家的要求出发,要着眼于解决被“卡脖子”问题,解决学科的前沿问题,告诫他做研究不要以发论文为唯一目标,要以做事为目标,沉下来一两年,在沉潜过程中形成一个有体系的思路,那时成果是一点也不会少的。郑洪伟在博士一年半的时间内都没有发表论文,一年半后,研究文章开始陆续发表。目前,郑洪伟申请到瑞典隆德大学访学。他自己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方向,和隆德大学化学中心的主要方向并不一致。但郑洪伟感受到的却是自己的研究被国际先进认可,去那里学习意味着优势互补,双方必将能找出好的合作点。他的意愿得到了导师林洪的全力支持。至于博士学位论文的完成,郑洪伟说,只要在前沿方向做沉潜,一定会有好成绩的。

  对每一名学生的培养方式都各有侧重,这是林洪超远的眼界,也是一个师者的经验和水平的体现,都是对学生成长的大爱。周翀在自己职业的航线上纵横驰骋,郑洪伟在学术之路上接过了老师相传的薪火。

食安实验室,研究生成长的沃土

  紧张?严肃?活泼?日夜忙碌?

  教授实验室团队的关键词是什么?

  在林洪的食品安全实验室团队,有一条实行了多年的制度,就是实验室各位老师的研究生入学伊始必须在实验室挑选一个岗位任职,每半年轮岗一次,换岗前,要把自己所负责岗位的经验和教训详细写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也详细列出以备接替人参考。研究生必须写周报,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以及实验的记录、计划、思考都可做题材,周报要交给导师审阅,导师读后要根据周报中反映或者表现出来的问题及时和学生沟通。每个研究生要从组织、主持到总结独立全权负责一次Seminar。

  这个制度在2001年林洪创建实验室时就开始实行,饱含了他因材施教和全人教育的理念,体现着他既要启智又要护航的爱心。

  在周报里,学生分享生活、学习上的快乐,甚至有美食和旅行的分享,也坦陈困惑和苦恼。常在旅途的林洪,通过周报感受学生的快乐,更多是对他们的困惑给予及时的交流和指导,不错过学生的每一步成长。

  对于学生尝试实验室不同岗位,林洪说,“研究生阶段是容许试错的,我希望他们除了获得不错的学术能力,还可以拥有熟练的职业能力,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迅速成长、成熟。”

  的确,成长,是林洪实验室的关键词。那实验室的制度对学生究竟效果如何?

  对从食品安全实验室毕业的研究生,包括实验室其他导师的学生,林洪有一个特殊要求,每年在实验室成立纪念日前,当年毕业的学生要写下自己几个月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经历和感受,与在校师弟师妹分享。

  2011级的黄榕芳目前从事文职工作,在汇报里她这样说:“实验室岗位、主持会议、论文答辩绝对是让我受益匪浅。写文案、项目管理、客户培训等,这些事务所需具备的素质,都是在研究生期间锻炼出来的。现在我可以从容应对老板,大方接见客户,给客户讲解公司简介、演示文稿都很顺畅。真心感谢林老师给我的这些锻炼和鼓励。”

  2015级的牛梦宪在一家公司做产品开发,对林洪老师曾经说过的“研究生阶段更多的是学习到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考方式”有了深刻体会。“我特别感激实验室进行的多次答辩(开题、中期、预答辩、毕业答辩等),锻炼了思维、展示能力,而且也锻炼了胆量,让我能够站在台上,自信地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业务能力。”

  2015级吕晓倩非常感谢在实验室不同岗位的历练经历。“工作后你就会发现,像财务报账、借款、购买物品、筹备会议等类似工作会经常遇到,如果你在学校里已经预先进行过这些工作,那么在工作中再进行这些工作的时候很快就会上手,不至于太被动或不知该从何下手。”

  2011级硕士生王秀丹对林老师曾经的教导倍加怀念,“我曾多次翻阅您给我们做新生教育和座谈会时的笔记,每次翻阅都会有新的感受和体会,同时也是对自己一段时间的一个检验和鞭策。还记得刚入学时,您对我们的要求是‘责任、沟通、奉献、积极、感恩’这十个字,虽然是短短十个字,但却会让我们受益终身。很多时候我都在想,像您这样的人生导师我恐怕不会再遇到。”

  这些汇报皆如家书,事无巨细,所得所失所思娓娓道来,令人读来能真切地感受到写者温热的感情,如对家的眷恋,对父母的思念,对手足的爱护。

  在记者读到的数十份“家书”中,学生无一例外地谈到了在实验室得到的锻炼对他们迅速开展工作的巨大帮助,因为实验室的经历,他们面对要开展的工作汇报、组织会务、写文案、办公室管理、项目管理、秘书工作、科研工作,完全没有陌生无措感,展现出的工作能力都得到了所在单位的肯定和赏识。

  实验室的各项制度,是老师用大爱对学生的成长护航。

  说起学生的周报、汇报内容时,林洪带着老师的欣赏和严格,又有父亲般的慈爱和欣慰。让人不由地思索:何为师者。

师者如兰如友

  “师者如兰如友”,这是3年前硕士毕业应聘在学院做实验师的鞠磊对林洪的评价。6年前从合肥工业大学考入我校食品学院,跟从林洪攻读研究生的他,在开学一周后就感受到了来自林老师的人格魅力,至今回忆起来仍念念不忘。鞠磊刚入学时,林老师在给他第一次的周报回复邮件中对他用了“您”的称谓,作为学生,他有点惶恐。在以后的交流中才发现,林老师对待学生就像对待朋友一样,绝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

  在鞠磊心里,林洪将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精神发挥到了极致。“我生活中的困难、思想上的困惑,每次只要跟林老师谈过,林老师都能给予启迪,让我茅塞顿开。在论文的开题、中期汇报、最终答辩等环节不厌其烦地给我指导、为我把握大的研究方向。林老师就像黑夜中的一颗星星,为我指引正确的道路,他不仅是我的学业导师,更是我的人生导师。”

  不仅是林洪自己的研究生将他称作“人生导师”,学院的年轻教师们也都称林洪为“人生导师”。

  对于这个“封号”,林洪微笑着说:“每天占用我时间最多的就是‘谈话’,学生、老师、企业的,每天有各种形式的‘谈话’,我好像是一个思想教育工作者。”即使如此,这位在中国食品安全领域有着盛名的学者,有着一百多个学术和领域兼职的专家,在食品科学的教学和科研领域取得一系列优异成绩的二级教授,对各种谈话谈心多年来乐此不疲,用他的话说是“他们各自的事业和生活都好了,社会才会好”。

  “灯塔”“灯光”,在林洪身上,非抽象的名词,而是一位位学生和老师从内心对他发出的赞美词。

  “林老师当选为‘齐鲁最美教师’,实至名归。”

  当“齐鲁最美教师”入选名单公示后,还在外地出差的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食品学院年轻的博导毛相朝发给了记者这句浸润着深情的话。

  2010年初,毛相朝刚调入海大时,如何将自己原有的生化工程专业背景与海大的学科特色相结合成为困扰他的最大难题。当他与时任院长林洪谈起自己的困惑时,林洪建议他在职开展博士后研究,并指导他确立了应用生化工程技术开发海洋生物资源的海洋生化工程研究方向,特别是针对应用导向的食品学科,建议他一定要深入企业一线,从产业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探索自己研究方向的用武之地。毛相朝的第一个水产加工领域的课题研究,就是在林洪的帮助下开展起来的。当毛相朝取得优秀的成绩后,林洪就鼓励他建立科研团队,告诉他“团队合作非常重要,你愿意与什么样的人合作,你就自己先做到,肯定会非常受合作者欢迎”。林洪始终能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的格局让毛相朝深为受益,他很快成功地建立了一支有5名青年教师组成的朝气蓬勃、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科研团队。

  如今毛相朝已入选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是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霍英东青年教师奖获得者。但对林洪,他内心充满了感谢之情。“多年来,林老师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各方面都在我身上倾注了大量心血,而且老师对事业只增不减的热情与动力更是深深地影响着我。无论是我个人成长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还是海洋生化工程方向的快速发展,都得益于林老师长期的关怀、指导与帮助。”

  学院年轻教师孔青,2006年从浙江大学博士毕业后来院工作,当时也面临着如何选择研究方向的问题。刚刚毕业,没有经验,压力巨大。他没有想到,时任院长的林洪主动找他谈话,结合学院各位教授的研究方向,分析他的研究基础,介绍了食品学科几个热门的研究方向让他选择。“我受益非常大,最终结合兴趣,选择了食品安全这个方向。在研究过程中,林洪老师不仅帮助我理清实验思路、修改实验方案、申请科研项目,还用他自己的经费帮助我买实验用品、资助我参加学术会议。经过两年后,我积累了一定的研究基础,有了主持的科研项目,慢慢走上了正轨。”回忆起林洪对他的帮助,孔青很是感慨,“林老师的指导和鼓励,对青年教师树立信心、不断成长非常重要。”

  青年教师关系着学院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的未来,对这个群体的成长,林洪也如对待学生那般倾注了关爱。在他任院长、党委书记、现任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任上,学院在本科生“营养金字塔”、研究生“发酵工程”培养方案之外,还形成了一个帮助青年教师成长的“功能食品”方案,建立起了“老中青传帮带”机制,通过举办“青年教师学术方向指导研讨会”,成立教学课程组,来帮助青年教师进步。在林洪的倡导下,每位青年教师都找到了自我发展的空间,有力地促进了教学科研工作,他们已经成长为一个包括国家优青、青年千人、青年泰山学者、青岛市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在内的优秀群体。

  跟从林洪攻读食品安全专业博士学位的巴基斯坦留学生Marteen,硕士毕业于白沙瓦农业大学,经曾是林洪博士生的巴基斯坦学长介绍来到海大。当被问起做林老师的学生有什么感受时,他滔滔不绝地用英语讲了起来,“在我的学术生涯中遇到不少很好的老师,林教授就是其中一个。他非常热情、精力充沛、勤奋、友好,他是一个甘于奉献的人,奉献对于每个人都很需要,林教授对学生的奉献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后来干脆在纸上写下了对林老师的感情。

  Marteen并不是学术上最优秀的留学生,但林洪对留学生的要求往往比国内学生还要严格,Marteen也很刻苦,为了测一个数据,做电泳实验坚持了半年才得到结果,凭这份毅力,他硬是写了一篇论文发表在影响因子为6的刊物上。

  Marteen写下这样一段话:平庸的老师打击学生,好的老师能解惑,优秀的老师可为学生的示范,伟大的老师激励、启发学生思考,林教授不仅给我也给我们实验室的人以思考的启迪。教师在培养人才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常常也像父母、亲人。感谢林教授给我鼓励去做真正伟大的事情。

  已经是食品学院博导的李振兴这样写到:林老师就像黑暗中的一盏长明灯,为我们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指明前行的方向,引导我们实现种种梦想。

  学生、年轻教师写下这些如诗的语句,正如林洪写下的《老师是一首关于爱的诗》,令人感受到师爱传承的温度。

  启智、护航,让生为国之栋梁,让师道传承不绝。在35年的教师生涯中,林洪用大爱诠释着新时代的中国师道。

编辑:李华昌

责任编辑:刘莅

回澜阁

>

要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