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深耕海洋:跟跑,并跑,领跑!

作者:薄克国 冯文波来源:大众日报人员机构发布时间:2019-05-27 字号:

  【编者按】近日,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了获得“齐鲁杰出人才奖”(2人)“齐鲁杰出人才提名奖”(9人)的人员名单,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立新获“齐鲁杰出人才提名奖”,以表彰他在海洋科技创新和服务海洋强省建设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5月26日出版的大众日报在第二版(要闻版)以“深耕海洋:跟跑,并跑,领跑!”为题对吴立新院士的科研事迹进行了重点报道,现转发该文如下。

吴立新院士在2018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发言

  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时强调,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科研是推动我们强国战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一定要抓好。关键的技术要靠我们自主来研发,海洋经济的发展前途无量。

  作为向总书记汇报的报告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主任、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吴立新备受鼓舞,这更加坚定了他眺望深蓝、向海图强的信念。今年4月4日,2018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济南召开,吴立新获科学技术最高奖。

信念永恒 铸就高地

  “建设国际一流的综合性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和开放式协同创新平台,打造中国海洋科技的战略科技力量。”2015年10月30日,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甫一启用,吴立新便定下了目标。

  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拥有目前全球海洋科研领域运算速度最快的P级超级计算机,但吴立新并不满足,他的目光又聚焦到了下一代超算上。

  今年春节前,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创新药物筛选与评价中心收获了一个惊喜:计算机自动生成并“推荐”的一个全新分子,在动物模型实测中具有良好的靶向抗肿瘤作用,有望开发成为新的海洋创新药物。

  海洋药物研发难度极大,迄今为止全球只上市了13种海洋药物。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能获突破,是因为采用了“超算”的新方法。吴立新介绍,这种方法将3万余个海洋化合物与近千个药物靶点逐一“配对”,目前已筛选出200多个有成药潜力的分子。如此大规模的海洋药物筛选与验证工作用人工方式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如今只用两年就完成了。

  水下智能装备向来是我国深海探测的短板,发达国家更是禁售禁运。“‘海燕-10000’水下滑翔机下潜深度8213米,刷新世界纪录。”在一次报告会上,吴立新自豪地向学生介绍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研发的新一代探海神器。此外,“观澜号”海洋科学卫星、“蓝色药库”“问海计划”……诸多海洋重器和系列海洋科学计划与项目皆诞生于此。

  “运行3年多来,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努力使我国海洋科研从过去的‘跟跑者’成为现在的‘并跑者’,并且在某些科研领域已‘领跑’世界。”吴立新说。

透明海洋 筑梦深蓝

  “中欧海洋领域合作前景广阔,大家理应携手构建全球透明海洋。”4月9日,第四次中欧创新合作对话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发言中,吴立新盛邀欧洲学者加盟“透明海洋”大科学计划。

  “透明海洋就是从海洋是什么到海洋的观测、模拟、预测都要掌握,做到看得清、查得明、报得准。”2014年,吴立新率先提出了“透明海洋”大科学计划。“科学家在实验室就能知道全球海洋正在发生的事情以及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如海洋的温度变化、水声通道的变化、鱼群的变化等,并能作出预测。”

  Argo浮标是人类观测认识海洋的重要工具,万余个Argo浮标组成的全球海洋监测网,首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对全球海洋上层温度、盐度和洋流的实时观测。“目前人类对海洋的认识仅停留在2000米以上,2000米以下基本是未知的。”吴立新说。

  为补齐这一短板,他正带领科研团队加紧研发面向全球深海大洋的智能浮标,力争实现4000米深海大洋的“状态透明”。“希望在第二轮国际Argo计划当中,把我们自主研发的智能浮标布放到全球深海大洋,在国际海洋观测探测计划中赢得主导权。”

  “海洋变暖,有可能导致大洋热量传送带断裂,引发一系列问题,甚至对社会发展带来变革性影响。”针对此,吴立新与团队成员一起围绕大洋能量传递过程、机制及其气候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其中规律,在“全球变暖停滞之争”中贡献了中国智慧。团队相关成果获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国家的海洋利益拓展到哪里,我们的‘透明海洋’就建到哪里。”吴立新说。

协同创新 揽才育才

  “海洋科学是超级学科,海洋问题是全球性问题。”谈起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吴立新认为应该走协同创新之路。

  科考船是海洋科研的利器,因分散隶属不同涉海单位,时常出现船舶调配和航次安排不科学的问题。吴立新积极创新海洋科考船管理模式,倡导资源共享、科学调配,统筹“蛟龙号”“科学号”“东方红2号”等一批世界领先的海洋科考装置与船舶,建立了国家级深远海大型科考船队与基础条件共享平台。“平台提前征集船时需求,统筹协调船舶、人员、设备等相关事宜,船舶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吴立新表示。

  在引进人才方面,吴立新有清晰的认识。他表示,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正按照任务需求主导,瞄准“高精尖缺”,深入实施“鳌山人才”计划,大力引进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

  截至目前,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已形成一支2200余人的人才队伍,其中包括30位院士、75位“杰青”、23位长江学者和近70位“鳌山人才”。“力争经过5-10年努力,打造拥有5000-8000人的研究队伍和重大科研平台,成为国家海洋科技发展的战略力量。”吴立新又树立了新的目标。

  迄今为止,吴立新招收了近50名研究生。“一要对科学研究有热情,二要勤奋,三要耐得住寂寞。”选拔研究生方面,他有自己的标准。吴立新坚持研究生从本科生带起,相中的“好苗子”会亲自指导本科毕业论文。“本科生在科研上是‘一张白纸’,头几笔一定要画好,这样才能凸显‘师傅领进门’的作用。”

  2018年,我省立足海洋资源优势,全面启动实施海洋强省建设,吹响加速向海洋进军的号角。“作为一名海洋科技工作者,我深深体会到,现在是我们海洋科技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几代海洋人梦寐以求的时代,建设海洋强省,我们责无旁贷。”吴立新表示。

  春潮澎湃起,正是扬帆时。“深耕中国海,拓展深海大洋,进军南北两极。”着眼未来的海洋探究之路,吴立新说,青岛海洋科技发展将为世界海洋事业贡献更多“中国力量”,越来越多地造福世界人民。

记者:薄克国 通讯员:冯文波

5月26日出版的大众日报要闻版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

要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