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报》两会之声

作者:记者 吴秀霞来源:中国船舶报人员机构发布时间:2019-03-05 字号:

  “我国近岸海水养殖技术比较成熟,但真正涉足深远海养殖的经验几乎没有,除了渔船、养殖装备较其他先进国家落后外,深远海养殖还面临自然海况更加复杂、产业链资金和政策扶持缺乏、产业链配套服务系统建设不健全等诸多挑战。”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期间,全国政协委员、 民 革 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麦康森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建议,开拓深远海养殖新空间是保障我国人民食物蛋白质供应的战略需求,应给予深远海养殖产业链政策与资金扶持,完善产业链配套服务体系建设,探索深远海养殖新模式,攻克关键工程技术,推动我国水产养殖业走向“深蓝”。

吴秀霞 摄

加大政策资金扶持 构建产业链配套体系

  近年来的发展,我国深远海养殖逐步引起相关政府部门、科技界和企业界等相关人士的重视,但是,深远海海水养殖面临诸多挑战。

  自然高海况成为影响深远海养殖的一大客观因素。麦康森表示,深海大洋存在风高浪大等破坏性的自然灾害天气,我国沿海海况较很多国家更为复杂,全球60%台风都集中在我国东南沿海,对我国进行对深远海水产养殖极其不利。除此之外,我国深远海养殖起步晚,缺乏经验和技术储备,产业链缺乏国家政策和资金扶持,支持体系尚未建立,海上冷链物流技术未能实现由海洋到陆地到餐桌的无缝连接,深远海养殖人员生活保障系统还没完善(如淡水和新鲜蔬菜)。

  此外,产业链不配套问题也成为深远海养殖“走出去”的重大牵绊。我国水产养殖还是以家庭式、小规模的生产方式为主,且没有形成规模效应,难以支撑深远海养殖的规模化生产方式。比如:一个数万立方米体积的深远海养殖网箱需要与之匹配的大量大规格苗种一次性放养;一个大网箱收获时,又需要具有一次性处理数千吨渔获物的能力和物流运输及市场容纳能力。他建议,政府应积极引导,支持培养深远海养殖大型企业,推动海水养殖向规模化、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转变。

  为此,麦康森认为深远海养殖要根据我国近岸浅、污染重、台风多、避风港湾少、海况恶劣等海况特点进行思考。而且,深远海养殖要实现从探索到产业化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无论从政府和企业,要耐住性子,通过不同养殖领域、工程装备领域的通力合作,攻克关键技术,补齐工程技术短板。他建议我国开展关键技术与重大装备研发,加大深海大型养殖平台、大型养殖工船、深潜观测、鱼体大小自动测量与分级、鱼的行为观察与计数、自动投饲、死鱼拣出、养成鱼收获与现场加工等渔业装备研制。引导关联性和共通性领域企业的互联互通,加快军民融合跨行业、多领域深度发展,构建“养—捕—加”相结合、“海—岛—陆”相连接的全产业链深远海养殖体系,加大政策、资金等国家战略性投入,从产业政策、科研经费上给予倾斜,引入多方资本,建立企业平台,形成全新的产业链模式。

给“鱼子鱼孙”留条活路 探索深远海养殖新模式

  我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实行了休渔制度,但是,休渔期间未能严格进行执法管理,滥捕现象时有发生,而且休渔期一结束,压抑已久的捕捞需求集中爆发,千舟竞发,将鱼子鱼孙一网打尽,未能从根本上改善渔业资源日益萎缩的现状。

  当前,我国传统的水产养殖,尤其是沿海内陆海水养殖至今还采用传统的以廉价下杂鱼养经济鱼类的做法,大约需要5~10斤下杂鱼才能养出1斤鱼,投入高于产出,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每年大约300多万吨鲜杂鱼直接用于水产养殖这种养殖模式为“鱼子鱼孙一网打尽”强捕滥捕提供了市场,加快了海洋渔业资源的枯竭,这也成为西方国家诟病我国水产养殖模式的痛点。

  麦康森建议,立法禁止“以小鱼养大鱼”的水产养殖模式。同时,他指出,使用鲜杂鱼为饵料的氮磷排放量比人工配合饲料高4~5倍。而且,鲜杂鱼在运输储藏过程中容易腐败,是许多病原生物的来源,导致养殖病害频发,进而导致药物的滥用,威胁到国家水产品食品安全。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就立法禁止用鲜杂鱼养鱼的方式。麦康森建议,我国尽快立法禁止用鲜杂鱼养鱼的养殖模式,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法律法规保护渔业资源,保护养殖环境,保障我国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蛋白质供给。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

要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