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杰:舞台之内,春风之外

作者:程子珊来源:本站原创人员机构发布时间:2017-06-20 字号:

一种感觉
 
  “小学时,老师在课堂上放了一首《双截棍》,当时觉得——音乐真酷。”
 
  13高分子李昌杰,两度代表学校参加央视《五月的鲜花》演出、三届校歌赛、青春风采大赛,以歌手,以创作,伏身于海大校园音乐的鼓点,或激情洋溢、或低回婉转。从《春风十里》到《樱海》,他和他的音乐如风伴雨,如影随形。
 
  李昌杰与音乐结缘,不是世俗印象中子承父业、受家庭熏陶的冥冥注定,而是心中灵机一动,一种偶然,一次相遇,而难舍难分。
 
乐润思绪,深触灵魂
 
  音乐对李昌杰来说是一种认真的爱好。
 
  “一直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声乐或音乐的学习。一定要说就是初三的时候父母给买了架入门级的电子琴,然后自学差不多一年,只学会一首《梦中的婚礼》。父母却帮着报了10节钢琴课,但我上到第七节就上不下去了。”李昌杰回忆到:“当时父母还买了钢琴,但我实在不想把兴趣的东西做得这么功利了。所幸,和父母沟通后他们也没再强迫。”
 
  音乐于寻常人,无非是闲暇的消遣,或是一种情感表达、放松、寻找归属感与共鸣的途径。在李昌杰眼中音乐有着不同的乐趣。在其中学时代,同龄人听歌,跟着词唱,从歌词里找共鸣时他却更乐于欣赏去掉词后的伴奏和弦。
 
  “当时听《富士山下》,我就一遍一遍地听它的伴奏,这也为后来的编曲能力做了个铺垫。”人们对音乐的第一印象是和弦,一般的听众关注更多的是自我感受和与歌词的共鸣,乐于欣赏伴奏和弦甚至沉醉其中的总在少数。这样“跑偏”的兴趣点,是让李昌杰关注更深层面音乐的一个契机。
 
音乐对李昌杰来说是一种认真的爱好
 
  李昌杰认为,理解和演绎歌曲,情绪是最能表达自己且与听众沟通共鸣的关键要素。因此,李昌杰以陈奕迅为其歌手中的谬斯。“陈奕迅演绎音乐的时候感情特别饱满,尽管他的词曲往往都不是他自己创作的,但是他的情感构建很是到位。大悲、大喜、充满戾气,他可以在演唱时体会强烈的情绪,但他日常生活中又是一个十分开朗的人。这种把自己撕开的体验很是不易,我后来原创《樱海》时,构建演唱情感时倍感困难。”  在构建原创歌曲《樱海》的演唱情绪时,李昌杰经历此般的自我刨析,将自己的曾经历过的情绪内化为创作的灵感,让音乐和音乐的情绪浸润自己的心绪,化作一树一树的樱海荡漾。一个创作者、一个演绎者如何构建一首曲子的魂,如何体会这些情绪且又不被这些情绪左右了日常的生活和心态,是一个深触灵魂的事儿。
 
心绪如樱海荡漾
 
  “现在就是希望都学一些音乐方面的理论,一个和弦怎么走,它其实有一个理论在那里的。接触的音乐类型不一样,表达出来的东西也不一样。”
 
  受陈奕迅影响颇多的李昌杰直言自己还没有形成一个固定的音乐风格。“像李荣浩的歌,一听词你就知道是他的;薛之谦的和弦,一听你就知道是他。这样的东西我还没有。其实是这样的,有些和弦它的受众反应好,市场和商业价值高,所以有这么一个套路,在一个期间内不断重复他一定是可以赚钱的。但其实我现在还没接触足够多的音乐知识,古典的一些尚不了解,所以自己也还在摸索自己的风格。”
 
  自称认真音乐人的李昌杰认为在音乐创作中质疑自己,是最好的状态。“创作时,经常陷入一个自我否定的怪圈:你该不该去迎合市场?毕竟希望自己的作品被更多的人听到。但也希望表达自己。所以在创作时,会一直去考虑、平衡迎合和表达自己的这样一对矛盾。不断质疑自己,追求完美,找平衡,这样出来的作品就不会走极端,太阳春白雪或者太市场化。”
 
引吭高歌
 
  李昌杰一直有一个梦想,做一名独立音乐人,并开一个录音棚。独立音乐人是为了表达自己,创作;录音棚是为了赚点钱,吃口饭,也能为自己做音乐提供一些便利。“想要成为像常石磊、金志文一样的独立音乐人。”
 
  从翻唱、演唱到创作,李昌杰认自己与音乐是水到渠成的关系。与音乐相伴十余年,谁也没特别想捆绑在一起。不会因为喜爱音乐就一定要去接受系统学习,皆凭兴趣,皆是随缘。
 
一次选择
 
  现实生活总会在某一个时刻显得冷酷。高考分数稍低于自己所选专业的提档线,李昌杰不甚走心地选报了海大高分子专业。“刚入学的时候很是挣扎,甚至考虑过复读然后考个艺术,但是又不想浪费时间。”
 
  经过最初的不适应,中国海洋大学大学生艺术团声乐部的音乐环境,为他对音乐热爱提供了一片栖息地。“声乐部的那群人给了我很强的归属感。大一时穿着军训服去面试,觉得特别恐怖。入部后,上完78节的课就去大活一个小屋里排练。当时比现在更忙,但回忆起来还是觉得很值。”
 
  后因各种因素参加了三届“校园歌手大赛”还有各类竞唱赛事,比赛中起起落落,随着经历增长而认识到,唱歌其实是个很主观,需要受众引导且需要包装的事儿。比如你的评委喜欢中音区,而你是唱高音的,他说你不好,他不喜欢,你能表达的东西也就很少了。以前不知所以地参加各种音乐比赛,留不下什么东西。但是创作不同,作品出来它就一直在那儿了,给你更多的表达空间。”
 
2016年青春风采大赛
 
  选择留在大学的李昌杰,对音乐的重心的选择也经过从演唱到创作的变化。“去年《五月的鲜花》,第一次去央视,学到很多东西,觉得自己写音乐很有意思。当时的困难是不会记谱,有灵感时,最需要的是一支录音笔。演出回来七月就出了自己的原创处女作《别猜》。”
 
  如今届临毕业,李昌杰还是选择了音乐。
 
  “本来计划考复旦大学高分子的研究生,但又割舍不下音乐。家人劝说可以边学高分子,毕业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回家买房,也能兼顾音乐。但我看着实验室里的学长学姐每日每夜的做着实验,看不到尽头,我就怕了。”在氛围保守的家乡,李昌杰的亲友总是苦口婆心地劝他走平凡之路。“我知道我选择音乐,可能活都活不下去,一直在寻找自己到底想做什么。但我担心一头扎进实验室,以后就再也出不来了。担心在二十岁的时候就死掉了。” 李昌杰在交了考研报名费后还是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不忍割舍对音乐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现在就是接不少外面的活儿,想给父母证明我能养活自己。”
 
  准备毕业设计的时候,李昌杰还接了些做音乐的活儿。三天里每日每夜地赶着毕业设计,完成后又精神饱满地投入音乐创作与编排。其心切切,迫不及待。“这样的决定挺好的,音乐是慢工细活,很花时间,你很难找一份与音乐无关的工作的同时还能兼顾它。而且创作需要心境和全身心的投入,我的爱好只有音乐,我想多做一会儿音乐。”
 
李昌杰在央视录音棚
 
  毕业后李昌杰准备在全国四处走走,多去几个地方,流浪一阵子。同时,野蛮生长十余年的他,在流浪的同时将备考上海音乐学院的研究生。“不能再走夜路了。”李昌杰说到:“上海音乐学院的研究生导师是戴荃学生时候的老师,很想去寻师问道。现在不是很懂录音艺术,古典和弦理论有很多需要深入了解的地方,想多学些东西来丰富自己,做更好的音乐。”
 
  晚一年却仍坚持考研,李昌杰解释道:“前阵子参加了学长的婚宴,觉得人一从大学毕业变化很大。有时候在校外参加活动,被套路,很不喜欢那样子的人,有一点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感觉。我想要简单的生活,知道一些人情世故,但不自己不想迎合。喜欢大学校园氛围,想多在大学里呆几年,耳濡目染,接触一些有意思的人。”
 
一场远行
 
  “你喜欢的事儿谈不上坚持。”李昌杰如是说。
 
“你喜欢的事儿谈不上坚持”
 
  这个六月,是李昌杰大学四年学制之末,却不是其音乐路的毕业。对自己的后辈,李昌杰寄言“珍惜”二字。李昌杰及他的音乐于此世此间,拟若空游而悠然曳尾,其春水初生,春林初盛。
 
少年时,心怀一个开录音棚的梦至而今欲成为独立音乐人,李昌杰在大学四年中对音乐的理解不断增进、沉淀,是竞唱比赛热闹喧嚣后的怅然若失,是在央视舞台上的意气风发,是进出大学生活动中心的披星戴月,是夜深人静时定乎内外的灵感闪现。
 
  朝花夕拾,细数大学种种,李昌杰是幸运的,以其寻获所好,并执勇气与之共行。
 
文:2015级法学(中外合作)本科生程子珊图:源于受访者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赵奚赟

回澜阁

>

要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