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上,总有人愿意用自己的一丝光,照亮别人的路。
“哎,你们怎么查的考试安排,我怎么查不到啊?”
“你用虾米小匠查。”
“啊?用什么?虾——米?”
这,便是我与虾米小匠的第一次遇见。
发现一个好用的公众号
虾米小匠是一个面向海大学子主推成绩查询的微信公众号,很多人与它的相识来源于偶然,却终归于必然。
每到期末,回家便成了游子们心中最美好的渴望。而在人潮汹涌的春节假期里,越早知道考试安排,便可越早规划回程。所以当虾米小匠预先挂出模拟考试安排的时候,学子们便怀着感激的心情默默点赞。基于实用的目的,很多人保存了这个公众号,却后知后觉的发现,它能给我们的帮助不只如此。
在如今的大学校园,网络早已渗透于我们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事务的处理和解决都要依赖于网络。所以当部分学生对着自己瘫痪的OUC-WiFi一筹莫展时,虾米小匠的推送就如及时雨一般安抚了本有些烦躁的心。图文并茂的解说,准确详细的步骤,帮助很多人轻松地解决了网络问题。
寒假回家,享受假期时光的同时,另外一件重要的事就是等成绩了。相比于反复登录教务处的麻烦,通过虾米小匠的教务处绑定,发送“成绩”二字即可查询的方式就显得更为便捷。虽然海大官微也可进行成绩查询,但虾米小匠却似乎略胜一筹,不仅可以更频繁地与教务处进行同步更新,还可以邮件通知,手动更新。这其中最得人心的功能是绩点的自动换算,点击链接查询,为很多同学省了不少麻烦事。
虾米小匠,确有匠人之心。不禁感到好奇,这样良心的公众号,又是怎样的一群人在背后默默运营呢?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虾米的背后,只有一个人。
“学长好。”
“你好。”
我认识了虾米的作者——罗梁。
一切便利的背后
罗梁是中国海洋大学2013级信息与工程学院的本科生,主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一切为我们提供便利的程序,皆出自他的键盘之下。
“虾米小匠的机制就是提供接口,程序模拟人的操作去登陆教务处,然后模拟查询数据。”听起来似乎颇简单易懂,但实际操作起来却要耗费很多的精力。
因为公众号主做成绩查询,所以每到期末查成绩的时候罗梁就会高度紧绷,害怕程序运行出现问题,还要保证及时通知的效率。在那十几天里,他大半的时间都用在了维护程序上。即使查成绩结束后,也不能就此放松,他还要根据情况重新调整技术和方案,这又是一项耗费时间的工程。而平时无事的时候,除却做推送,他也在后台回答一些问题,帮别人找资源或者修电脑,“有时觉得疲惫,有时又觉得幸福。”
虾米小匠不只提供成绩查询这样的功能,还经常推一些复习资料和实用的电脑技能。往往是粉丝在评论底下一句话,罗梁就记在了心中。考研用的复习资料、c盘瘦身的小技巧、关于教务的解答、偶尔的心灵鸡汤,每一件他都做的很用心。整理完去年39所985院校的招生信息,他的眼睛有些受不住了,“疼”是他唯一想到的形容。
在虾米小匠的每一个推送的评论下,几乎都会有这么一句话,“求戳广告,支持虾米一毛钱。”以前是罗梁自己发,现在是粉丝主动地评论。人们往往对广告感到厌烦,而虾米的粉丝却真心实意地为它戳广告。
尽管罗梁从没想过有所收益,公众号的运营却是需要资金的。尤其是期末查成绩的时候,用的人多,服务器压力就很大,维护是必须的。“数据库里接近两万条记录,连续开了三台服务器,钱包要吃不消了。”“域名到期,服务器到期,一个下午开销1000+。”罗梁在朋友圈里写到。所以,在没有广告收入之前,这一切的开销都是他自己先行垫付的。
“公众号一开始就做成绩查询吗?”
“不是,开始是修电脑。”
渐渐地,我开始更加了解虾米和罗梁。
以感恩还你初心与守护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似乎优秀的人都对这句话情有独钟。
2016年年初,罗梁从一个社团退下来想给自己找点事做,又恰好发现学校里修电脑很贵,就萌生了做公众号免费帮别人修电脑的想法,所以最初的虾米小匠是修电脑的。然而期末查成绩的时候罗梁误打误撞地写了个程序自己用,渐渐传开后,就有了现在的虾米小匠。
罗梁是个简单的人,就如他的昵称,Double L,两个拼音缩写,一眼便可看出含义。“我就想简简单单地做自己喜欢的事,平平淡淡地生活。”他这样说。做公众号尽自己所能地帮助大家就是这样一件他喜欢的事。
从2016年到2017年,在虾米的一年里,尽管有辛苦和疲惫,罗梁仍然默默坚持着公众号的运营。他始终记得自己最初的心愿,不论是最开始的帮别人修电脑,还是如今的成绩查询,深埋于罗梁心中的,从来都是那小小的、像虾米一样的,想要给予这世界无限善意的冲动。
这份坚持,即使是在最孤独、最忙碌的考研时光里,罗梁也从未放弃。很多人都记得,在考试安排即将出来的那天,他为了想回家的我们,花了整整一个下午,重新编完代码。而那天,同样也是距离考研30天的日子。他说:“请谅解,我尽力了。”有什么需要道歉的呢?提供无偿的帮助本就是应被感激的一方。
“服务大家不是学长的义务,看到你说抱歉就觉得特别不好意思。”
“感谢!能够体会到你辛苦的背后是为我们着想的爱心。”
“虾米哥哥真的好暖。”
“你会有最多海大人的祝福。”
••••••
看着公众号下的这些留言,罗梁的心里升腾出一种情绪叫做感动。
暖心评论
没有做过任何宣传,只是凭着校友间的相互推荐,虾米小匠的粉丝从最初的几百人增长到现在的一点二万人,几乎覆盖了海大全部的本科生。“从来没有想过程序猿也能做好公众号。”虾米小匠能达到现在的发展,让罗梁有些意外。
出乎意料吗?其实是在情理之中。以真心相待,自会收获真心。这样一个贴心又温暖的虾米,怎会不令人喜欢。
2016年的感恩节,虾米登上了海大的表白墙。“虾米哥哥,考研加油 !”这样的表白,应是最真诚的祝愿。
“如果你毕业了,公众号打算怎么传承下去呢?”
“能够做下去的话,就肯定继续往下做吧。”
三年?抑或更远
很多人不能理解罗梁,明明可以工作,为什么选择了读研?明明可以去更好的学校,又为什么选择留在本校?旁人有诸多不解,罗梁心中却自有答案。
于他而言,读研可以磨练心性。而选择海大,除了现实的考虑,也因着对这里的感情。“我想要的,海大都能给我。”于他而言,海大的平台已完全足够,“怎么走,靠自己”。而这个他生活了四年的地方,有他熟悉的人和事,有他的回忆和经历,还有他倾注了太多心力的虾米,让他舍不得离开。“因为想留在海大看你们长大。”明明是文字,却让人感觉到他语气里的温度。
“又可以陪你们三年了。”2017年2月16日,罗梁的考研成绩正式公布,定向排名第二的成绩,已基本确定他在海大的研究生学习生涯。这也意味着,虾米小匠的又一个确定的三年。
那三年之后呢?
“无论我毕不毕业,这个公众号都会在,只要有能力,我就会更好地做好它。”这是虾米曾经的承诺,也是罗梁的一颗赤子之心。
可现实总有些无奈,尽管初心不改,但罗梁的心里也同样有着几分的不确定。“大学的时候还有能力帮你们许多,入了社会,可能就有心无力了。”
对于未来纷繁复杂的变化,谁也无法预料。可无论三年之后是怎样,我们都应感谢现在的虾米,感谢罗梁所有的付出。
这是明媚的四月,悉数有关虾米的一切,有细碎温暖的阳光。在海大,遇见虾米,何其有幸。
记者:高亚楠 2016级生命科学本科生 图:部分来源于信印象
虾米小匠的作者罗梁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