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些人,舍弃了自己的闲暇时光,在兼职里,找寻着充实自己的意义。兼职对于他们,是宛如生活味道一般的酸甜苦辣咸。他们携伴着自己曾流下的汗与泪,在兼职路的终点,微笑着赴约属于自我的成长与收获。
遇见——最真挚别样的情谊
“那一刻我的心仿佛被触动,这是一个孩子对你完整的信任”,2015级电子商务张婧嫄捧着学生送给她的日记本如是说。
炎炎夏日,一间不大不小的教室里,一位年轻的女教师正站在讲台,细心地为台下的孩子们讲解着黑板上的汉字。
站在讲台上的临时教师就是2015级电子商务张婧嫄,她暑假期间在一家培训机构做着教师兼职,教导孩子们的语文与数学。小孩子的顽皮是无需说的,捣乱、打架、哭闹,几乎每天都会在教室中上演,更不用说有八个小学生了。而当被问及是什么力量在背后支持着自己承受这些时,张婧嫄笑着说:“一开始带八个小学生的确挺让人头疼的,但自己接触久了也会习惯,另外,孩子们也有可爱的一面,这是令人十分心暖的”。与孩子们相互熟稔之后,每次下课,张婧嫄都会被可爱的孩子们拉着一起做游戏,不大不小的教室里,总会响过一片片清脆的欢声笑语......
很快,不长不短的兼职时光无声地流逝。在最后一堂课结课之际,张婧嫄拿出了自己送给孩子们的一份特殊的小礼物,每一名孩子都收到了一本书。结果出乎意料,一个小男孩将他自己的日记本作为礼物送给了张婧嫄。“这份工作的工资很低,给他们买了书之后我根本没剩下多少钱。但我真的觉得很开心,因为他们的假期因为我,至少多了一点点快乐 。”张婧嫄回忆起这段兼职经历说道。
二十天的工作日,每天四小时的工作时。大孩子与小孩子之间的情谊在加减乘除,玩耍嬉戏中渐渐生长。在张婧嫄眼里,这份情谊便是对她在兼职中付出的汗水与努力的最令她满足的回礼。
张婧嫄看着小男孩送她的笔记本
恋上——最简单朴素的音乐
2015年,15级化学魏逾杰在青岛市某琴行找到了一项古筝教师兼职。“我的兼职让我很幸福很满足,与我最爱的音乐打交道,还有工资拿。”她这样评价这段兼职经历。
作为一个音乐老师,魏逾杰接触的学生多种多样。“我的学生中,年龄最小的才五岁,年龄最大的都已经五十多岁了,但音乐却使不同年龄的人走到了一起。”她回忆道。在这段经历中,最困难的就是怎样去把自己的音乐知识详尽清晰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当被问及自己最大的收获时,魏逾杰说道:“学会和不同年龄段的人沟通,去有条不紊地阐述一件事情,这或许就是做音乐教师给我最大的收获吧。”
在多次教学实践中,魏逾杰摸索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有些小孩子学习乐器,一开始只是好奇与兴趣,家长也很支持自己孩子的决定。可是,伴随着热情的逐渐减淡,孩子们便觉得学习乐器枯燥无聊,甚至会想要退出。每每遇到这种情况,魏逾杰就会放慢进度,上课的时候尽可能多的给这些孩子们鼓励,并且和家长做好沟通,让孩子们坚持下去。与此同时,魏逾杰会带着孩子们回顾他们的学习成果,并给予他们适当的表扬。孩子们有了成就感和荣誉感,再次学习也就变得更感兴趣。
“与热爱音乐的人接触多了,就更加容易被音乐打动。”在魏逾杰的学生里,有一位显得格外特殊,她是一个年过半百的癌症患者。虽然病痛时刻折磨着她的身体,但是音乐却给了她的精神极大的支撑。她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古筝上,每周的进步让魏逾杰也感到十分惊讶。“这份对音乐的热爱令我惊讶,她给我带来了一种震撼。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音乐的力量,音乐是真的可以给一个人的生命注入活力的。”
如今,为了更好地适应海洋化学基地班的学习生活,魏逾杰选择了放弃这份兼职。追忆起过往兼职的种种,最先涌上魏逾杰心头的,是那时自己所接触的人们,因为他们都和自己一样,有着对音乐最朴素的依恋。
感触——玫瑰花株上的锐刺
“需要付押金的工作百分之百是骗人的,无一例外。”小陶(化名)无不感慨地说道。有些兼职虽然薪资诱人,但诱惑的背后,潜藏的是未知的陷阱和风险。
暑期的灼热,撞上了清凉的青岛啤酒节,在斗米兼职网上,小陶点击了某某啤酒厂的兼职选项,很快,小陶与其他兼职人来到了工作地点。啤酒商家摆出了十分优厚的待遇,随后提出了押金和连续工作的要求。在诱惑之下,兼职人们陆续签下了合同。
签下合同后不久,啤酒厂便以办理居住证为由,收取了小陶等人的协议和押金条作为给市委会的证明。啤酒厂的真面目,此后也伴随着工作进行逐渐露出。手上拿着众人协议的啤酒厂,事后竟矢口否认自己曾收过众人的合同。小陶等人也一直遭受着啤酒厂无理的克扣与刁难。
工作伊始,小陶一行人就感受到了住宿条件的恶劣,啤酒厂提供的伙食也让小陶十分不适。倘若小陶他们想要更好的住宿条件,便需要向啤酒厂交上另一份押金,而这份押金,同样是有去无回。
“从没有想到兼职也会如此,之前自己对兼职从未有什么特别的防范意识,现在想想,当时的自己还真是天真的可怕。”小陶事后说道。在这次经历中,兼职便如一株带刺的玫瑰,小陶只嗅其香,观其色,却忘记了玫瑰上尖锐的毛刺。尖刺给小陶带来的疼痛,警醒着小陶,也警醒着世人。
奉献——校园里的汗水努力
认真阅览报纸的马鹏
14级汉语言文学马鹏今年申请到了新闻中心“四助”的兼职工作,他的工作是协助新闻中心的老师做一些日常琐碎的工作,例如打扫卫生、整理报纸等。
早晨八点,轮到马鹏值班。将办公室卫生打扫干净后,他拿上袋子,去往行远楼的收藏室取回《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报纸。整理以后,他开始翻阅浏览。他的工作是要把这些报纸上和海大有关的信息筛选出来,裁剪后贴在一张纸上存稿。“这些存稿叠起来有好高的一大摞,但是看到自己的工作成果还是很有成就感。”
“四助”同学们工作中接触最多的便是海大的老师,长期的四助工作也让马鹏收获了师生间别样的情谊。
国庆节的前一周,学校要把一些老旧的设备搬到距离办公室有一定距离的行院楼。“这些东西可沉了,我们几个做四助的同学就和老师一起,把东西从五楼搬到一楼,再用校车把东西带走。来来回回跑了好几趟,搬了两个多小时才搬完。”回忆起那段经历,马鹏说道:“那天真的很累,搬完东西后,整个人腰酸背痛的。可是至始至终,老师都在和我们在一起搬着这么重的东西。”马鹏在四助中收获了一份感动。
马鹏也在校外进行过兼职,比起校外的工作,他还是更喜欢校内四助工作——“校内四助的排班都是按照我们的课表来排的,所以不会影响我们的学习。最重要的一点是,校内四助比校外兼职方便安全。”
另一边,13级政治与行政学孙高龙谈起了他2014年在图书馆3楼的中文自然书库做“四助”经历。“同学们可以方便的按照索书号和书籍类别找到想要的书,都有我们四助同学的功劳”,孙高龙自豪的说道。
孙高龙十分享受图书馆的氛围,他觉得在这种书香馥郁的气氛中,内心会特别平静。“图书馆的工作其实挺好的,四助的同学将活忙完,就会一起到值班的书库里看书学习了。”
图书馆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所以四助同学工作中也不会有太多语言上的交流。同学之间往往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就可以让人心里很暖。“我们之间很有默契。每一次看到这么多书都是靠自己和伙伴们一起归类整理好的,一股暖暖的满足和欣慰会溢上心头。”
夜渐深,学生们陆续地从图书馆中走出,孙高龙作为四助人员留到了最后。一日的奉献,仿佛是向内心交上的一份答卷。望着偌大的图书馆渐渐归于静谧,孙高龙的心灵,平和而满足。
正在整理书籍的孙高龙
兼职人的故事还有许多,其中冗杂,不可细说。但于汗水中收获成长的意义,大抵上便是如此。兼职给予兼职人的百般滋味,苦甜相杂,一如杨桃,皮涩果甜;二如苦瓜,细细品味,终有丝丝甜意涌上舌尖。成长与收获的果实,终将成熟在兼职路上,静待着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兼职路人采摘,俯拾。
文/图:陶征卓 刘文可(实习)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