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以前运动的圣火初次在古希腊的赛场上点燃,运动会的图景似乎就已经被历史刻画。对于中国海洋大学的学生,第七十届运动会的前奏曲早在一个月以前悄然奏响,早晨伴着晨光赶往操场,午休时间被看台练习占得满满当当。运动会的故事像是可以预知,运动梦想和激情似乎在平日琐碎的生活里逐渐淡去。每年运动会都是一次轮回,熟悉的场景不曾改变,留下的只有属于每个人的专属记忆。我们熟知跑道、看台、阳光......一切被提前预知。
轮回重复并不意味着寡淡无味。晨起的故事、运动场上的人与事最终会成为海大学生青春里的一段小记忆,它不那么耀眼,却不可或缺。这轮回里有汗水与泪水、青春与狂热,正在初次经历的你我,现在还无法觉出其中意味,但时光总是善意,轮回中留下的爱和梦想,正在炽热的运动场上书写一年又一年,轮回反复的故事。
这是家,这是健美操
“医药健美操就是一个家,我们就是医药family”2013级药学闫瑜如是说
4月16日,早起,吃饭,化妆,上场展示,退场。这样的场景闫瑜经历了三年。每年都是这短短的一个月,一个没有太多舞蹈基础的团队,经过高强度训练,在十几分钟里,完成托举、交流等各种健美操动作,在期待和压力中,跳完一支歌。即使经历三次,汗水和泪水还是猝不及防地落下。无关名次,无关成绩,更像是为自己的心灵招兵买马,欢笑泪水中,一个月,一年零一个月,两年零一个月,一晃而过。运动会的这支歌,对于大三的他们来说他们足足跳了三年,而且准备继续跳下去。
三年的故事历历在目,“大一带队的学姐比较保守,专注基本功,大二的时候团队的风格转变,挑最大胆的队形以《踏浪》为主题。今年,我依然留在舞台和学弟学妹们一起跳《风车》”。蓝白相间的运动衣里面,有燃烧三年的大三激情,有跳动两年的大二青春,也有刚注入的大一活力。他们踏着“樱桃小丸子”的旋律,把童年和梦想托举起来。“我们没有替补,不会放过任何一个队员,即使身上有伤也会坚强的留在舞台上”2013级牛伟笑着说到。
关于医药健美操的故事,像是在反反复复的轮回里染上别样的光彩,有些珍贵的感情在轮回里沉淀下来,有些说不出的爱与温暖在时光里反反复复的上演着,安静而美好。
一曲《风车》跳出童年的梦想
这是执,这是运动场
“女子100米决赛第一名朱小真,成绩14.10 ”
没有人比2013级海洋资源与环境朱小真更希望听到这句普通的广播词,没有人比她自己更明白心中对于这个成绩的渴望。“大一误判,大二错过”,关于前两届运动会,她的故事里留有遗憾。
这便造就她心中的执念,“我本将心向明月,怎奈明月照沟渠”,像是暗指着她的梦想。她并不是专业的运动员,“我一直相信我可以”,那时她还不是学生会主席,不被叫做学姐,还是一个大一新生,会在比赛前睡不着,在运动会前一夜的梦里紧张。为什么会有人执着于跑步?看见朱小真,看见她对于这个项目的热爱,或许旁人才可略知一二。
“我也曾失望过”,那种失望成为她继续参加这一届运动会的动力。她卯足劲,在大多数同级的学生都离开赛场的这一年,她报名参加女子100米、200米、4x100米接力.时过境迁,已经第三次参加运动会的朱小真心中少了些不安和紧张。面对这轮回的跑道,有些答案显得明确起来。“我等了很久!”跑完一百米,她显得兴奋且激动。有人把等待描述得太美好,泛泛而谈煎熬后的彩虹,忘了这其中的苦楚。对于朱小真,这不长不短的等待或许谈不上苦楚,但鲜有人在背离一些人和事后,念念不忘当初的渴望。
运动会的魅力在于它会定期在这个朝气蓬勃的四月艳阳里,把那些运动本身的渴望轮回播放一遍,赛场就如同一个恼人的可爱的定时小闹钟,反复闹醒每一种执念。
又一次奔跑
这是梦,这是媒体人
“这是我第三年和海大之声在一起为运动会工作”2013级法学裴一霖站在海大之声临时办公室里,身边各式广播器械都亮着红红绿绿的灯。
“这四年我的心态逐渐成熟”2012级新闻学孙艺真笑着指指窗外的赛场,“大一的时候,我还可以抬着三脚架满场跑着拍照,现在我跑一圈就有些累。但那个时候心里很轻松,现在反而会替海之子的学弟学妹紧张。”
运动会如期举行,对于视频海大、海之子、海大之声、观海听涛记者团等校园媒体,关于运动会的故事早在一个月前拉开序幕,每年的这个时候,关于文字专题的攥写、图片专题的拍摄、视频直播的准备等等都是校园媒体的工作重点。对于他们运动会并不意味着大汗淋漓的奔跑,也不意味着跳高、接力、看台,运动会意味着播音稿,意味着在等待中摄影,意味着为了一张图片长时间的蹲守。
一方工作台、一件不大的工作室、一台电脑就在轮回反复里,一代又一代媒体人传承下去。“我依旧紧张担心,但是大一时,我只需要担心自己拍摄的角度,而现在,我为一群大一’孩子’担心,如果他们没有拍出理想的图片,我会比他们更加着急”孙艺真感性的情感很自然而然流露出来。“你还会有激情吗?”“当然!”她一秒也没有迟疑。“抢”是海之子媒体人运动会的真实状态,曾经满场“抢镜头”的小记者如今坐在一间不大的办公室里,成为整个海之子负责人,统筹规划运动会期间的工作。从好奇、新鲜的大一姑娘“熬”成大四负责人,其中关于泪与笑的记忆每到运动会又被再一次翻出来。“熟悉”是孙艺真最真实的感受,她甚至不需要走上前去询问,就可以清楚的知道,哪些是坚守三四年的学生会干部,哪些是初来乍到的小鲜肉,哪些时刻会出现激动人心的拥抱,哪些时刻会有疲劳的泪水。“熟悉”便是热爱,因为热爱才会在轮回的时光里选择在每一年四月坚持。
火热的赛场上,时刻回荡着“加油吧,运动健儿们!”,这是海大之声站员们的呐喊。一场运动会,对于他们意味着早起、扛器械,除时刻回荡在赛场上的音乐和加油稿,他们还需要为开幕式与闭幕式准备话筒、调试音响,审查稿件,“第三年了,”裴一霖不再是那个手忙脚乱的女孩,大一时的懵懵懂懂和慌乱匆忙都已经成为过去式,“我已经习惯这两天忙碌集中的工作,我看见大一的学弟学妹们像当初的我一样,严肃的坐在话筒前,感觉时光又一次在倒流”。
运动会在海大的赛场上不停轮回,褪去青涩,运动会见证着一代又一代的媒体人的成长,运动会的那些事轮回重复着,“学弟学妹们总有比我更灵动的思维”,就像是曾经被精心爱护的种子,渐渐成长为葱绿的树,运动会不一定是一次最终考验,但它注定是海大媒体人一年一度的工作节点,是一次任务集中的小测,它藏满执念、阳光、汗水、青春和有别于运动本身、独属于媒体人的回忆。
工作台前依然忙碌
一切都像是重新来过一遍,相似的地点、相似的场景甚至是相似的人,但其中一代又一代海大学长成长起来。每年四月的这两天,骄阳把每个人的脸都抹上绚烂的红,这是运动的印记,这是青春的颜色。执着于健美操的团队在轮回中感知家的温暖,痴迷于奔跑跳跃的运动员在轮回中体会等待后的激动,奔波于赛场各个角落的媒体人在轮回中保持对新闻报道的态度。
这里的故事反复出现了七十次,这场轮回走过七十个阳光明媚的夏日,这里有爱、有执着、有梦想。
文:张芸芊 图:观海听涛记者团 部分来源于受访者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