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坐着一艘不靠站不返航的小船驶向未来。当大学生涯第一个关口呲牙裂嘴地向我走来,我明白军训是无论如何也躲不掉的。这个被我逃过了12年的词汇最终还是工工整整地出现在我的日记本里。
无法按下的暂停键
有没有一首歌在你还没有听完前奏时就忍不住捂着耳朵按下暂停键?军训对于我来说就是这样一首大合唱——炽热的阳光烤得空气滋滋作响,树丛中蟋蟀自在得意地叫唤,当然,还和着教官陌生而严厉的训教声。可惜这是我无法按下的暂停键。脑海里无法停止教官喊着“一二一”的变奏单曲,无法停止他们无止境的“军姿拔一拔”的提醒,无法停止短暂休息后“三二一停”的长长尾音……更让我无法停止的是一次次地重整内务。
教官以严苛的眼光对待我们的内务,似乎要把我们每个人变成强迫症患者,似乎要把寝室里每一样东西都变成数学课上的几何道具。被子叠成豆腐块;毛巾放在脸盆檐上露出四指长度,捏出棱角;窗帘叠成长方形再小心翼翼挂上窗户……每每我们以十二万分的信心做好准备等待检查,却总是换来教官不留情面的重整命令。所以被整理过千百次的被子安静地躺在床脚后,我再也没有打开过。教官的善意提醒“晚上盖好被子,不要着凉”也总是飘逝而过。
时光印记里的痛与乐
军训的乐章自那个闷热的下午开始如火如荼地演奏,我也逐渐适应了军训的节奏:等待着“课间休息”、等待着“讲评带回”。在漫长等待中,乐曲开始变奏。检查内务时凶神恶煞的史教官不经意间也会笑容满面,挥打棍术气势恢弘的杨教官跟着同学们跳起《小苹果》。不苟言笑的呼教官原来也幽默可爱,“看这蓝天、白云都不属于你们,你们是属于我的!”他总在我们身心疲惫时让我们忍俊不禁,在我们意志涣散时鼓励我们“再坚持一下,就会收获不一样的自己”。一个细微的改变让我倍感温暖,喝水时本应拿在左手的水杯因一个同学左手受伤而集体换到了右手,教官不动声色作出这一改变,无论出于什么考虑,小小的关照都让我觉得这夏日的阳光少了一分毒辣,多了一分和煦。摆在白线上整整齐齐的水杯,纠正完动作总少不了的那句“不舒服的打报告,别硬撑着”,嗓音嘶哑仍拼命呐喊的声声口令,饭点一到奔向狭小门口的匆匆步伐……这些都变成夏日里温暖的回忆。
始终印落脑海的还有每次训练做的第一件事——站军姿。“两脚跟并拢,两脚尖分开约六十度,两腿挺直,膝盖向后压,上体保持正直……”这些动作要领无论听多少次我都没能熟练掌握,最后总是站得头昏眼花、双脚麻木。但后来,在这看似漫长实则短暂的过程,在这万籁俱静的时刻,我遇到了青岛最美的天空、海大最美的风景。清晨第一缕阳光,傍晚最后一抹余晖,都一秒不漏地印入记忆;各种千奇百怪的天空都尽收眼底:一朵飞机云从出现到消失,一片天空由云朵斑斓到晴空万里。有时恍恍惚惚,听着周围风吹动树林沙沙作响,闻着塑胶操场独有的味道,忽觉岁月静好。正如顾城的那首小诗中写道:“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记忆似乎自带滤镜功能,站军姿的记忆已被镀上一层暖暖的柔光。
星辉斑斓里的歌声
夜幕降临,我们踏着露水再次回到操场,迎接我们的是褪去白天严肃面孔、释放天性的教官。我们席地而坐,在“来一个,来一个”的热情呼唤中,期待着教官教我们唱军中的歌谣。虽然在后面的歌唱比赛中,我们连惨败,有的教官愧疚得无以复加,觉得对不起我们这么多天辛苦训练。但我们每个人都明白,在这场追逐荣誉的比赛中,最珍贵的是那些月色柔和的夜晚里,我们沾满露水与温情的回忆。
初来大学的恐惧也都在军训的高强度训练及这些单纯的笑声中被掩埋。十四天匆匆而过,最后一天晚上,大家为所有军训期间过生日的人举办了一场生日会。当蛋糕被烛光点亮,大家唱起《生日歌》,一直故作老成的教官此时也同我们一起说笑,歌声和笑声似乎可以震落漫天的繁星。
离别不诉离殇
阅兵那天,每次彩排都合不上节奏的正步终于紧跟节奏。然而,大家心中的欣喜却随着操场上回荡的《驼铃》渐渐冷却,当教官齐步走过我们面前,同学们忍着眼泪向他们敬军礼致敬。有教官已在队伍里泣不成声,他说:“军训三年,唯独今年哭了,因为唯独今年回了头。”
军训结束得猝不及防,我们还来不及说声再见,它已消失在时间的洪流里。我只有凭借残存余温的回忆用我单薄的笔触来记录这段独一无二的时光。我们是刻舟求剑之人,坐着一艘不靠站不返航的小船驶向未来,明知已逝去的时光抓不住、留不下,却仍妄图刻下一些痕迹以供自己他日能在此处捞起缅怀。
请不要笑话我的愚蠢,只因我不舍那和因缘际会的朋友在烈日下的步履铿锵;不舍那曾经可望而不可即的长枪端在手上;不舍那时穿着军装淋过雨流过汗,抱怨沮丧后仍笑得灿烂疯狂;不舍那时月色溶溶军歌嘹亮;不舍那段由短暂苦涩包裹着的美好军训时光。
止住不舍,每个人都应该明白,军训带来的不仅是一场美好的遇见,它给予我们太多力量,让我们奔跑在大学这片自由广袤的天地时,仍能用力扯着那只名为“梦想”的风筝。
文:陈香悦(实习) 图:观海听涛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